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01 CCS B38 团 体 标 准 T/FJZYC 16—2025 林下茶枝屑菌包栽培灵芝产地初加工技术 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primary processing of Ganoderma (Lingzhi) cultivat ed in tea-tree branch sawdust -bags under the forest 2025 - 08 - 26发布 2025- 09 -01实施 福建省中药材产业协会 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FJZYC 16 —2025 I 目次 前言 ................................ ................................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采收 ................................ ................................ ............... 2 5 场地与设备要求 ................................ ................................ ..... 2 6 人员要求 ................................ ................................ ........... 3 7 产地加工 ................................ ................................ ........... 3 8 产品质量与检测要求 ................................ ................................ . 3 9 包装、标识与储运 ................................ ................................ ... 4 10 档案管理 ................................ ................................ .......... 4 附录A(资料性) 茶枝灵芝(鲜制)感官指标 ................................ ............. 5 附录B(资料性) 茶枝灵芝产地初加工生产记录表 ................................ ......... 6 参考文献 ................................ ................................ .............. 7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FJZYC 16 —2025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福建省中药材产业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福建省种植业技术推广总站、武夷山元生泰生 物科技有限公司 、福建农林大学、 福建省中药材产业协会、 南平市建阳闽芝鑫灵芝专业合作社、 福建省 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武平盛达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厦门大学药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福建省中医药科学院、武夷学院生态与资源工程学院、福建元生泰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体强、毛景华、应正河、徐晓兰、涂建生、张泰顺、吴小平、巫仁高、翁梦 婷、王雄、邱福平、朱铉、范世明、张传海、林燕华、王爱仙、陈其良、黄敏 、王怡暄、连珊 。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FJZYC 16 —2025 1 林下茶枝屑菌包栽培灵芝产地初加工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林下茶枝屑菌包栽培灵芝产地初加工的程序,规定了 灵芝的采收、产地加工 、包装、 储运和档案管理等技术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林下茶枝屑菌包栽培灵芝的产地初加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 4806.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SB/T 11094 中药材仓储管理规范 SB/T 11095 中药材仓库技术规范 SB/T 11182 中药材包装技术规范 SB/T 11183 中药材产地加工技术规范 WM/T 2 —2004 药用植物及制剂外经贸绿色行业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灵芝 ganoderma (Lingzhi) 多孔菌科灵芝属中的赤芝 Ganoderma lucidum (Leyss. ex Fr. )Karst.或紫芝 Ganoderma sinense Zhao, Xu et Zhang 的干燥子实体。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FJZYC 16 —2025 2 茶枝灵芝 tea-tree branch sawdust -cultivated ganoderma (Lingzhi) 利用茶园修剪产生的茶枝、茶厂 挑剔的茶梗 为基质,制成茶枝屑菌包 进行林下栽培获得的灵芝子实 体,是“茶枝屑菌包林下栽培的灵芝”的简称。 产地初加工 primary processing 在产地趁鲜加工,将采收的新鲜灵芝进行分选、剪柄、清洗、切制与干燥定型,所得产品为中药饮 片。 4 采收 采收时间 采收期为当 年6月至9月,按子实体生长发育至成熟的时间通常可分两批次采收。 当子实体菌盖边缘 黄白色生长圈消失,菌盖表面全部同色,或当菌盖开始释放孢子时,即可采收。 采收方法 可使用修剪果树的枝剪, 选择晴天采收 ;采收时, 剔除有虫口、病害的子实体及附在子实体上的异 物,从菌柄的基部剪下 ,装入塑料筐;装灵芝的 塑料筐应符合 GB 4806.7 要求。 采收后管理 头茬采收后,在菌包周围适当喷水并局部遮荫,可重新长出 子实体原基,按出芝管理, 可再次采收 二茬。 5 场地与设备要求 加工场地要求 加工场地应距离工矿企业、医院、垃圾场、畜牧场等区域 500 m以上。 5.1.1 场地条件 应具备满足加工需求的分选、清洗、干燥、包装车间及存放待加工生药材、包装材料和成品仓库, 符合 SB/T 11183 的规定。 5.1.2 场地建设 加工、仓储设计,车间和仓库建造应符合 SB/T 11094 和SB/T 11095 的规定,有足够空间和面积,与 生产规模相适应,符合 GB 14881 的要求。 生产设备 应具备清洗、干燥、分选、包装功能。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FJZYC 16 —2025 3 6 人员要求 技能要求 生产人员上岗前应经培训,掌握净选、切制、烘干等加工技术和操作技能。 卫生要求 应保持个人卫生,进入工作场所应洗手、更衣、换鞋、戴帽。离开车间时应换下工作衣、帽和鞋, 存放在更衣室内;不应在加工、包装场所吸烟,不 随地吐痰,不用餐。生产和包装人员应持有医疗体检 机构出具的健康证。 7 产地加工 拣剔剪柄 进一步拣剔异物,剪去菌柄,留 0.5 cm~1.0 cm柄蒂。 人工清洗 在清洗池内采用流动水,将粘附在灵芝子实体表面的泥沙等杂质快速清洗(抢水洗)干净,不能浸 泡。清洗用水应符合 GB 5749要求。 趁鲜切片 将洗净的灵芝子实体切成厚度为 1.0 mm~1.

.pdf文档 T-FJZYC 16-2025 林下茶枝屑菌包栽培灵芝产地初加工技术规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FJZYC 16-2025 林下茶枝屑菌包栽培灵芝产地初加工技术规程 第 1 页 T-FJZYC 16-2025 林下茶枝屑菌包栽培灵芝产地初加工技术规程 第 2 页 T-FJZYC 16-2025 林下茶枝屑菌包栽培灵芝产地初加工技术规程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02 01:36:5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