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CCS B39 团 体 标 准 T/FJZYC 15—2025 2025 - 08 - 26发布 2025 - 09 - 01实施 福建省中药材产业协会 发布 灵芝林下茶枝屑菌包栽培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Ganoderma (Lingzhi) cultivat ed in tea-tree branch sawdust -bags under the forest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FJZYC 15 —2025 I 目次 前言 ................................ ................................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产地环境 ................................ ................................ ........... 2 5 菌包生产 ................................ ................................ ........... 2 6 林下栽培管理 ................................ ................................ ....... 3 7 档案管理 ................................ ................................ ........... 3 附录A(资料性) 茶枝屑菌包配方及原材料出入库记录 ................................ ..... 4 附录B(资料性) 茶枝灵芝生产记录档案 ................................ ................. 5 参考文献 ................................ ................................ .............. 7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FJZYC 15 —2025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福建省中药材产业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福建省种植业技术推广总站、武夷山元生泰生 物科技有限公司 、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中药材产业协会、南平市建阳闽芝鑫灵芝专业合作社、 福建省 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武平盛达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厦门大学药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福建省中医药科学院、武夷学院、福建元生泰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体强、毛景华、应正河、徐晓兰、吴小平、涂建生、张泰顺、巫仁高、翁梦 婷、王雄、邱福平 、朱铉、范世明、张传海、林燕华、王爱仙、陈其良、黄敏 、王怡暄、连珊 。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FJZYC 15 —2025 1 灵芝林下茶枝屑菌包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灵芝林下茶枝屑菌包栽培的程序,规定了产地环境、菌包生产、林下栽培和档案管理 等技术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灵芝的 林下茶枝屑菌包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 1742 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 NY/T 2375 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NY/T 5099 无公害食品 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NY/T 528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WM/T 2—2004 药用植物及制剂外经贸绿色行业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灵芝 ganoderma (Lingzhi) 多孔菌科灵芝属中的赤芝 Ganoderma lucidum (Leyss.ex Fr. )Karst.或紫芝 Ganoderma sinense Zhao , Xu et Zhang 的干燥子实体。 茶枝灵芝 tea-tree branch sawdust -cultivated Ganoderma (Lingzhi) 利用茶园修剪产生的茶枝、茶厂挑剔的茶梗为基质,制成茶枝屑菌包进行林下栽培获得的灵芝子实 体,是“茶枝屑菌包林下栽培的灵芝”的简称。 林下栽培 cultivation in forest 依托森林、林地及其生态环境,将培养好的灵芝菌包定植林下的生态栽培模式。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FJZYC 15 —2025 2 4 产地环境 菌包及菌种生产场地 生产场地应符合 NY/T 2375 的要求,结构和功能上要有隔离的茶枝屑菌加工区、装袋区、灭菌区、 冷却区、接种区、培养区等,生产用水的水质应符合 GB 5749的要求。 林下栽培场地 选择坐西北朝东南,林木生长旺盛,排水良好,土质疏松的山林地,地势坡度不大于 25%,优先选 择靠近水源、地势平缓的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杉木、毛竹等纯林的林地,林地郁闭度以 0.5~0.7为宜 (海拔 600 m以下区域郁闭度为 0.5~0.7,600 m以上区域郁闭度为 0.4~0.6) 。 林地土壤检测应符合 NY/T 5010的要求,接入林地的水质应符合 GB 5084的要求。 5 菌包生产 菌种选择及要求 选择适合茶枝屑栽培的优良菌株,菌种生产应符合 NY/T 5099 和NY/T 528 的要求,菌种质量应符合 NY/T 1742 的规定。 菌包培养基原辅料 按配方(见附录 A表A.1)制备和采购茶枝屑、阔叶树木屑、玉米粉、麦麸、石膏、蔗糖、水等。玉 米粉应符合 GB/T 10463 的要求,麦麸应符合 NY/T 119 的要求,石膏粉应符合 GB/T 5483 的要求,蔗糖应 符合 GB 13104 的要求,水应符合 GB 5749的要求。 菌包制作 选用( 15 cm~17 cm)×(35 cm~50 cm)×(0.005 cm~0.006 cm)聚丙烯塑料袋。 按NY/T 2375 的 要求, 将配好的培养料加水搅拌均匀并控制水分 (含水量参 见附录A表A.1), 装袋, 填料要紧实、 均匀, 料面平整,外壁不皱褶,装袋好的料高 15 cm~18 cm(适合竖放的菌包)或长 25 cm~35 cm(适合横放 的长菌包,也称菌简)。 灭菌冷却 菌包按 NY/T 5099 的要求地行灭菌, 121 ℃下保持 2.5 h~5 h。将灭菌好的菌包移放到预先消毒的冷 却室中,冷却至室温。 接种培养 接种操作按照 NY/T 5099 的要求进行,菌种用量以覆盖料面为宜, 平均每袋原种(菌包) 接种 30袋~ 40袋。接完菌种后的菌包置于周转筐内,及时搬入消毒好的培养室栽培架上进行发菌管理。培养室要求 通风、干燥、黑暗,室温 23 ℃~25 ℃,相对湿度 65%~75%。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FJZYC 15 —2025 3 6 林下栽培管理 定植时间与准备工作 菌包定植安排当年 4月至 5月进行, 定植前需清理林下杂草、 枯枝, 整平地面, 并在四周开好排水沟; 不同海拔地区,根据当地气候条件,提前或推后安排时间。 菌包定植 择长势好、菌丝洁白旺盛、无污染的菌包;定植选择晴天进行,定植前在穴内及四周撒上一层薄薄 的石灰粉;根据菌包长短及其在林地下定植时的摆放方式分为两种。 6.2.1 竖式定植 对于狭小的林地,依据具体地块直接挖穴,宽度略大于菌包直径,深度略小于菌包高度 3 cm,间距 10 cm~15 cm;去掉菌包底部 1/3的菌袋,拔掉棉塞,将菌包底部竖放入穴中,菌包高出地面 3 cm;菌包 定植入穴后若有空隙,可用林地土壤填充,并压实四周,淋重水一次。 6.2.2 横式定植 对于较大的林地,挖宽 50 cm~100 cm的畦,畦长度随地形

.pdf文档 T-FJZYC 15-2025 灵芝林下茶枝屑菌包栽培技术规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FJZYC 15-2025 灵芝林下茶枝屑菌包栽培技术规程 第 1 页 T-FJZYC 15-2025 灵芝林下茶枝屑菌包栽培技术规程 第 2 页 T-FJZYC 15-2025 灵芝林下茶枝屑菌包栽培技术规程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02 01:36:5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