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03.080.01 CCS A 01 团 体 标 准 T/CSSTJ 0008—2025 科技传播服务分类与编码 Classification and coding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services 发布 2025-08-29实施 2025-08-29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版权保护文件 版权所有归属于该标准的发布机构。除非有其他规定,否则未经许可,此发行物及其章节不得以其 他形式或任何手段进行复制、再版或使用,包括电子版,影印件,或发布在互联网及内部网络等。使用 许可可向发布机构获取。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SSTJ 0008—2025 I 目次 前 言 ................................ ................................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基本原则 ................................ ................................ ................ 2 5 分类方法 ................................ ................................ ................ 2 6 编码规则 ................................ ................................ ................ 2 7 分类代码 ................................ ................................ ................ 3 参考文 献 ................................ ................................ ........... 13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科技新闻学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李朝辉、王子兴、王以芳、石爽爽、张欣亮、王静、梁咏、韩冰、苏宏宇、郑鹰、 张雪飞。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SSTJ 0008—2025 1 科技传播服务分类与编码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科技传播服务分类与编码的基本原则、分类方法、编码方法及表示方式。 本文件适用于科技传播服务工作的开展与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0113 分类与编码通用术语 T/CSSTJ 0001 科技传播标准体系建设 3 术语和定义 GB/T 10113 、T/CSSTJ 0001 界定的以及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科技传播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 ommunication 运用各种传播媒介、渠道及方式,为传播科学技术 的信息、成果、文化、思想及精神,实现科学技 术创新与应用的有效衔接,组织开展的展示、发布、推演、传播转化及交流、报道等应用实践过程。 [来源:T/CSSTJ 0001 —2022,3.1] 3.2 科技传播服务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services 为推进科学技术信息、成果、文化、思想和精神的传播,而提供的科学传播服务、技术传播服务、 文化传播服务以及其他服务。 3.3 分类 classification 按照选定的属性(或特征)区分分类对象,将具有某种共同属性(或特征) 的分类对象集合在一起 的过程。 [来源:GB/T 10113 —2003,2.1.2] 3.4 线分类法 method of linear classification 将分类对象按选定的若干属性(或特征),逐次地分为若干层级,每个层级又分为若干类目,同一 分支的同层级类目之间构成并列关系,不同层级类目之间构成隶属关系。 [来源:GB/T 10113 —2003,2.1.5] 3.5 编码 coding 给事物或概念赋予代码的过程。 [来源:GB/T 10113 —2003,2.2.1] 3.6 代码 code 表示特定事物或概念的一 个或一组字符。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 CSSTJ 0008—2025 2 注:这些字符是阿拉伯数字、拉丁字母或便于人和机器识别与处理的其他符号。 [来源:GB/T 10113 —2003,2.2.5 ,有修改 ] 4 基本原则 4.1 系统性 从整体出发,构建全面、系统的科技传播服务分类体系,涵盖各类科技传播活动、覆盖科技传播服 务全过程。 4.2 唯一性 科技传播服务分类方式应保证类目设置不重复,每一类科技传播服务编码仅对应一个代码,每个代 码唯一标识一类科技传播服务。 4.3 科学性 遵循科技传播服务活动本身的内涵和边界,合理设置分类体系类目和名称。 4.4 适用性 满足科学传播、技术传播、文化传播 等科技传播活动的应用需求,实现科技传播服务的有序管理和 有效利用。 4.5 扩展性 设置预留项,用于为未来新增或发生变化的科技传播服务内容、方式等提供空间。 5 分类方法 本文件采用 GB/T 20001.3 —2015中规定的线分类法, 将科技传播服务分为大类、 中类、 小类和细类, 其中: a) 大类采用线分类法; b) 中类采用线分类法; c) 小类采用线分类法; d) 细类采用线分类法。 6 编码规则 6.1 编码方法 采用层次编码方法,分为四层八位代码。其中: a) 第一层为大类,用 2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b) 第二层为中类,用 4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前 2位为大类代码; c) 第三层为小类,用 6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前 4位为中类代码; d) 第四层为细类,用 8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前 6位为小类代码; e) 大类代码、中类顺序码、小类顺序码、细类顺序码均采用 2位阿拉伯数字表示,从 01~99顺序 编号; f) 预留项采用数字“ 99”表示。 分类代码结构如图 1所示。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SSTJ 0008—2025 3 大类代码 中类顺序码 小类顺序码 中类代码 小类代码 细类顺序码 码吗 ma吗、 码 细类代码 XX XX XX XX 图1 分类代码结构图 6.2 编码扩展方法 科技传播服务分类及编码按照以下方法进行扩展: a) 当科技传播服务分类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时,可对中类、小类、细类进行拓展和细化,并形 成标准修改单,提交给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批准; b) 拓展的科技传播服务分类与编码应符合第 4章和第5章的规定。 7 分类代码 科技传播服务分类与代码见表 1。 表1 科技传播服务分类与代码 代码 类目名称 说明 大类 中类 小类 细类 01 科学传播服务 为促进科技共同体内的专业交流、 科研合 作和知识创新而开展的相关服务 。 包括科 研内容生产服务、 科研成果发布及管理服 务、科研思想交流服务、科研成果应用服 务以及其他科学传播服务 0101 科研内容生产服务 将科研内容转化为可传播、 可利用的知识 形态,包括学术内容生产服务、科研数据 加工服务以及其他科研内容生产服务 010101 学术内容生产服务 将科研人员的研究发现、 理论成果等以规 范的学术载体形式呈现, 包括专业书籍编 撰服务、文献杂志组稿服务、研究报告编 制服务、 智库报告编制服务以及

.pdf文档 T-CSSTJ 0008-2025 科技传播服务分类与编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CSSTJ 0008-2025 科技传播服务分类与编码 第 1 页 T-CSSTJ 0008-2025 科技传播服务分类与编码 第 2 页 T-CSSTJ 0008-2025 科技传播服务分类与编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02 01:35:2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