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东环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黑龙江飞鹤乳业有限
公司、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郑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蔡芷荷、吴清平、于畅游、周勇、王琪、谢颖君、刘英涛、陈博、滕昆仑、寇秀颖、甘
少花、张菊梅、王红月。
ⅠT/CIFST
024—2024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快速检测
测试片法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快速检测-测试片法。
本文件适用于食品及加工环境涂抹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快速检验和计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
19489 实验室 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3 设备和材料
3.1 电子天平:感量0.1
g。
3.2 无菌均质袋。
3.3 无菌均质杯。
3.4 拍击式均质器。
3.5 振荡器。
3.6 涡旋混合器。
3.7 恒温培养箱:36
℃±1
℃。
3.8 无菌接种环(10
μL)。
3.9 无菌锥形瓶:容量100
mL、容量500
mL。
3.10 pH计或精密pH试纸:精密度0.1。
3.11 无菌吸管:1
mL(0.01
mL刻度)、10
mL(0.1
mL刻度)或移液器及吸头(0.1
mL~1
mL)。
3.12 无菌试管(18
mm×180
mm)。
3.13 高压蒸汽灭菌器。
4 培养基和试剂
4.1 Handy
Plate金黄色葡萄球菌测试片。
4.2 无菌磷酸盐缓冲液:见附录A.1。
4.3 无菌生理盐水:见附录A.2。
4.4 1
mol/L
NaOH溶液:见附录A.3。
4.5 1
mol/L
HCl溶液:见附录A.4。
4.6 Handy
Plate金黄色葡萄球菌确认反应片。
1T/CIFST
024—2024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4.7 7.5%氯化钠肉汤:见附录A.5。
4.8 EHKHK-N-PBS一次性采样管。
5 检验程序
金黄色葡萄球菌测试片法计数检验程序见图1。
N-FS799)8"A'U
/F=HUN-U N-
/F"
E
2/F
EUE4+E
/F+ "(
"
F0=L
"# F
*'N
FS799)8-@'
FS799)8
@dUIUI
*89 LFS799)8
dUIUI
LFS799)8
图1 金黄色葡萄球菌测试片法计数检验程序
金黄色葡萄球菌测试片法定性检验程序见图2。
HUN-U N-
!I5!UB(
"
F0=L
"# F*'
N-4"N-
!I5!UBN
图2 金黄色葡萄球菌测试片法定性检验程序
2T/CIFST
024—2024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FS799)8"A'dUIUI
FS799)8-@'
FS799)8dUIUI
*89
dUIUILFS799)8
LFS799)8图2 金黄色葡萄球菌测试片法定性检验程序(续)
6 计数操作步骤
6.1 样品的稀释
6.1.1 食品样品:取25
g样品,加入含有225
mL无菌稀释液(无菌生理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的容量
为500
mL的无菌锥形瓶中,盖好瓶塞,放置到振荡器中振荡2
min;或放入无菌均质袋中,加入225
mL
无菌稀释液,用拍击式均质器高速拍打2
min,制成1∶10样品匀液。若样品为液态,吸取25
mL样品
至盛有225
mL无菌稀释液(无菌生理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的容量为500
mL的无菌锥形瓶(瓶内可
预置适当数量的无菌玻璃珠)中,振荡混匀制成1∶10样品匀液。样品匀液的pH应为6.5~7.5,pH
过低或过高时可分别采用1
moL/L
NaOH溶液或1
moL/L
HCl溶液予以调节。含有较高活性酶(如
面粉、香精香料)或较深颜色色素(如酱油、可乐等)的样品,可加大稀释液倍数(如1∶20)。
6.1.2 加工环境涂抹样品:取1支HK-N-PBS一次性采样管,取出拭子在食品加工接触部位沿不锈钢
采样板擦拭采样表面(100
cm2)从两个方向(从左到右,然后从上到下)覆盖整个区域。将拭子放回含
缓冲液的采样管中,涡旋混合以充分释放微生物。
6.1.3 吸取1
mL
1∶10样品稀释液注入含有9
mL无菌稀释液的试管中,用涡旋混合器混匀,即为
1∶100稀释液。
6.1.4 按6.1.1.3操作程序制备10倍系列稀释样品匀液。每递增稀释一次,更换一次无菌吸管或移
液器吸头。
6.2 接种培养
6.2.1 将测试片置于平坦表面处,揭开上膜。根据对样品污染状况的估计,选择2个~3个连续适宜
稀释度的样品匀液(液体样品可包括原液),每个稀释度分别吸取1
mL样品匀液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测
试片内,每组2个平行。静置至少
1
min
以使培养基凝固。同时分别取1
mL无菌稀释液加入金黄色
葡萄球菌测试片作为空白对照,每组2个平行。
6.2.2 将测试片正面朝上,堆叠不超过20张,放入培养箱中,于36
℃±1
℃培养18
h~24
h。
6.2.3 测试片培养结束后直接观察,金黄色葡萄球菌可疑菌落为品红至紫红色菌落,其他菌为蓝绿
色、无色菌落。将可疑菌落用记号笔标记。
6.2.4 揭开上膜,将确认反应片与培养基贴合,将上膜轻轻盖下,用手轻轻滑动,赶走培养基区域内的
3T/CIFST
024—2024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气泡,使确认反应片与上膜和下层凝胶完全贴合,于36
℃±
1
℃
培养4
h~6
h。
6.2.5 取出带确认反应片的测试片,观察标记菌落的颜色。若标记菌落变为蓝绿色、蓝紫色,则判为
金黄色葡萄球菌。若不变色,则为非金黄色葡萄球菌。
6.2.6 实验室应根据需要设置阳性对照、阴性对照,定期对检验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宜选用金黄色葡
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FSCC(T)22301533或等效标准菌株作为阳性对照菌株,表皮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FSCC(T)22301925和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
FSCC(T)
149034505或等效标准菌株作为阴性对照菌株。
7 结果计算
7.1 选择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数为20
CFU~200
CFU的测试片计数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总数。每
个稀释度取2个测试片的平均值,再乘以稀释倍数,作为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总数的结果。
7.2 若有2个连续稀释度的测试片菌落数在合适范围内,按公式(1)计算:
N=∑C
(n1+0.1n2)d(1) ………………………………………
式中:
N ———样品菌落数;
∑C———两个连续稀释度的所有测试片菌落数之和;
n1———低稀释倍数测试片个数;
n2———高稀释倍数测试片个数;
d———低稀释度稀释因子。
示例:
稀释度 1∶100(低稀释度) 1∶1
000(高稀释度)
菌落数/CFU 132/126 26/28
N=∑C
(n1+0.1n2)d=132+126+26+28
[2+(0.1×2)]×10-2=312
0.022=14
181
数字修约后,表示为1.4×104。
7.3 若所有稀释度测试片上的菌落数均小于20
CFU,则按稀释度最低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
计算。
7.4 若所有稀释度测试片上的菌落数均大于200
CFU,则按稀释度最高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
计算。
7.5 若所有稀释度的测试片菌落数均不在20
CFU~200
CFU,其中一部分小于20
CFU或大于
200
CFU,则以接近20
CFU或200
CFU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相应稀释倍数计算。
7.6 若所有稀释度的测试片均无菌落生长,则以小于1乘以最低稀释倍数计算。
7.7 若所有稀释度的测试片菌落数多不可计,则需重复实验,选取更高稀释度的样品稀释液计数。
8 报告
根据计数结果报告每g(mL)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数,以CFU/g(mL)表示。根据计数结
果报告每100
cm2加工环境涂抹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数,以CFU/100
cm2表示。
4T/CIFST
024—2024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9 定性检验操作步骤
9.1 样品处理
9.1.1 食品样品:若样品为固态或半固态,无菌操作称取25
g样品至盛有225
mL
7.5%氯化钠肉
汤的无菌均质杯内,8
000
r/min~10
000
r/min均质1
min~2
min或放入盛有225
mL
T-CIFST 024-2024 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快速检测 测试片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02 01:24:5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