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2 0 2 5 0 4 2 7 发 布 - - 2 0 2 5 0 8 0 1 - - 实 施 农 作 物 秸 秆 捆 ( 包 ) 质 量 技 术 规 范 0 0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农 业 行 业 标 准 备 案 号 : X X X X - X X X X I C S 6 5 . 0 2 0 C C S B 4 7 2 6 — 2 0 2 5 T e c h n i c a l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 b a l e d c r o p s t r a w q u a l i t y N Y / T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农 业 农 村 部 发 布NY/T4726—202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农业农村部科学技术司提出. 本文件由农业农村部农业资源环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四平市顺邦农机制造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姚宗路、霍丽丽、赵立欣、赵亚男、魏德胜、张沛祯、罗娟、余璇、魏卓勋、王雷、 吴鸿欣. ⅠNY/T4726—2025 农作物秸秆捆(包)质量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农作物秸秆捆(包)质量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运输和储存. 本文件适用于农作物收获后的秸秆直接打捆形成秸秆捆(包)产品的生产和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秸秆捆(包) baledcropstraw 采用打(压)捆机等设备将农作物秸秆压缩并制成一定密度的方形或圆形的捆(包). 3􀆰2 异物 othermaterial 秸秆捆(包)中含有的无益于保持或改善秸秆捆(包)品质,甚至对后续利用造成不利影响的物质,如石 块、金属、塑料等. 3􀆰3 收到基 receivedbasis,Ar 以实际收到的样品(含水分、灰分)为基准进行测试或计算. 3􀆰4 风干基 airdriedbasis,Ad 以自然风干后的样品为基准进行测试或计算. 4 技术要求 秸秆捆(包)质量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秸秆捆(包)质量指标要求 项目 要求 感官指标气味  具有秸秆固有味道,无腐烂、烟焦或其他明显异味 色泽  整体色泽均匀,局部无明显霉变或发黑 形态  秸秆捆(包)外形基本一致a 捆层外观  无霉变、无结块、无异物 理化指标含水率(收到基),% ≤30(≤20b) 密度(风干基c),(kg/m3) ≥100 离田带土率(风干基c),% ≤10(≤5d)   a 方捆测量4个长边长度,圆捆测量其均布4个截面的周长,其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不大于平均值的10%. b 秸秆捆(包)如需集中长期存放,秸秆捆(包)堆垛时含水率应不大于20%. c 风干基按含水率15%计. d 土层厚度小于30cm或土壤耕层小于15cm的基本农田,离田带土率应不大于5%. 5 试验方法 5􀆰1 抽样及样品制备 1NY/T4726—2025 5􀆰1􀆰1 秸秆捆(包)抽样应符合下列要求: a) 以同一种类、同一储存场地(或田间)、同一规格为一个检验批次.由于存放条件不同等原因导致 具有明显差异的不同堆垛应单独划批. b)抽样时,密度不大于200kg/m3的低密度秸秆捆(包)应按万分之五抽取;密度大于200kg/m3的 高密度秸秆捆(包)应按万分之三抽取;不足1万捆时,应按1万捆计. 5􀆰1􀆰2 秸秆捆(包)取样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宜用草钻在秸秆捆(包)不同部位取样,方捆(包)宜在捆绳截面所在平面内取样,并在高度方向贯 穿整个截面均匀布点取样,圆捆(包)宜在径向平面内取样,并深入到圆捆中心,均匀布点取样. b) 每捆取样应不少于4􀆰0kg,同捆均匀布点取样的样品应充分混匀,以四分法缩分至1􀆰0kg作为 检测样品,装入清洁干燥密封的容器内备用,并标明取样地点、取样时间及取样人. 5􀆰1􀆰3 感官指标评价及秸秆捆(包)密度测定,宜在抽样现场直接检验;其他指标取样后宜送至实验室 检验. 5􀆰2 感官指标检验 5􀆰2􀆰1 气味可通过嗅觉进行辨别. 5􀆰2􀆰2 色泽评定时,将样品平铺在白色平面上,在自然光下用目测法观察评定. 5􀆰2􀆰3 形态测定时,采用直尺或卷尺进行测量.对于方捆,测量4个长边长度;对于圆捆,测量包含顶面 和底面在内的在长度范围内均布的4个截面的周长;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并与平均值进行比值. 5􀆰2􀆰4 捆层外观评定时,将样捆完全打开暴露,目测秸秆捆(包)是否存在霉变、结块或异物. 5􀆰3 理化指标检验 5􀆰3􀆰1 含水率 每个样品取不少于3份平行样本,每份样本质量不少于100g,在105℃恒温下烘干到质量恒定,秸秆 捆(包)含水率按公式(1)计算,结果取算数平均值. Hc=mcs-mcg mcs×100 (1) 􀆺􀆺􀆺􀆺􀆺􀆺􀆺􀆺􀆺􀆺􀆺􀆺􀆺􀆺􀆺 式中: Hc———秸秆捆(包)含水率的数值,单位为百分号(%); mcs———样本烘干前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cg———样本烘干后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5􀆰3􀆰2 密度 测量抽样秸秆捆(包)的质量(收到基)和体积,基于风干基的秸秆捆(包)密度按公式(2)计算,结果取 算数平均值. ρd=mk Vk×1-Hc 1-15%(2) 􀆺􀆺􀆺􀆺􀆺􀆺􀆺􀆺􀆺􀆺􀆺􀆺􀆺􀆺􀆺􀆺 式中: ρd———秸秆捆(包)密度(风干基)的数值,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3); mk———被测秸秆捆(包)质量(收到基)的数值,单位为千克(kg); Vk———被测秸秆捆(包)体积的数值,单位为立方米(m3). 5􀆰3􀆰3 离田带土率 每个样品取不少于3份平行样本,每份样本质量不少于220g,采用样品检验分析筛进行筛分,筛孔尺 寸为2mm(9目),通过机械或人工振动一段时间保证土完全分离,分别称取筛上物和筛下物的质量,基于 风干基的秸秆捆(包)的离田带土率按公式(3)计算,结果取算数平均值. T=mt my×1-Hc 1-15%×100 (3) 􀆺􀆺􀆺􀆺􀆺􀆺􀆺􀆺􀆺􀆺􀆺􀆺􀆺􀆺 式中: 2NY/T4726—2025 T ———秸秆捆(包)的离田带土率(风干基)的数值,单位为百分号(%); mt———样本筛下物质量(收到基)的数值,单位为克(g); my———样本筛上物质量(收到基)的数值,单位为克(g). 5􀆰4 判定规则 5􀆰4􀆰1 首先进行感官指标评定,如感官指标不符合要求,则判定为不合格产品;感官指标符合要求后,再 进行理化指标检验. 5􀆰4􀆰2 理化指标经检验有不合格项时,应在原批次产品中加倍抽样对不合格项进行复检,应以复检结果 为准.复检结果全项次合格,判定为合格,否则判定为不合格. 6 运输和储存 6􀆰1 运输 6􀆰1􀆰1 秸秆捆(包)运输应与存储、收集相衔接.运输方案应根据秸秆捆(包)种类、数量、形状、转运要求 等制定,应确定运输车辆、运输路线、人员及应急处理措施等. 6􀆰1􀆰2 秸秆捆(包)运输车辆应符合道路安全管理的规定,运输过程中不应接触火源和易燃易爆物品,应 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 6􀆰2 储存 6􀆰2􀆰1 秸秆捆(包)应采取码垛堆放,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a) 不同种类的秸秆捆(包)或不同用途秸秆捆(包)应分区码放; b)堆垛应做防潮处理,垛底宜抬高垫起,宜高于地面10cm;露天堆垛的,垛顶披檐到顶应有滚水坡 度,并应有防雨雪措施; c)不应接触火源和易燃易爆物品,应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和器材. 6􀆰2􀆰2 储存应建立秸秆捆(包)巡检制度,定期监控秸秆温湿度,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当秸秆捆(包)堆垛内部温度达到40℃~50℃时,应采取预防措施,并做好测温记录; b)当秸秆捆(包)堆垛内部温度达到60℃~70℃时,应立即拆垛散热,并做好消防安全准备; c)储存应采取除湿措施,当秸秆捆(包)堆垛淋雨雪,宜及时拆垛晾晒. 3NY/T4726—2025 参 考 文 献 [1] GB/T33469—2016 耕地质量等级 [2] GB/T14290—2021 圆草捆打捆机 [3] GB/T34390—2017 自走式秸秆收获方捆压捆机 [4] GB/T42118—2022 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规范 [5] JB/T9700—2013 牧草收获机械试验方法通则 [6] NY/T1170—2020 苜蓿干草捆 [7] NY/T2905—2016 方草捆打捆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8] NY/T3614—2020 能源化利用秸秆收储站建设规范 [9] NY/T3883—2021 秸秆收集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10] DB62/T2957—2018 燕麦干草捆质量的要求 4

.pdf文档 NY-T 4726-2025 农作物秸秆捆(包)质量技术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NY-T 4726-2025 农作物秸秆捆(包)质量技术规范 第 1 页 NY-T 4726-2025 农作物秸秆捆(包)质量技术规范 第 2 页 NY-T 4726-2025 农作物秸秆捆(包)质量技术规范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02 01:17:0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