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65.020.40 LY B 61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LY/T22932014 光皮树育苗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of seeding cultivation on cornus wilsoniana 2014-08-21发布 2014-12-01实施 国家林业局 发布 LY/T 2293—2014 前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江西省林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林木种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西省林业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江香梅、肖复明、章挺、徐海宁、周文才、付字新、欧斌、吴晟、杨刚华、梁小明。 LY/T2293—2014 光皮树育苗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光皮树种子采集、种子处理、育苗、病虫害防治、苗木出面、苗木装运和技术档案建立。 本标准适用于长江以南各省(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772林木种子检验规程 GB6000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6001 育苗技术规程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3种子采集 3.1采种母树选择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干型圆满、通直,冠型发育充分,进人结实盛期,果实或种子发育正常的林 木作为采种母树。 3.2采种时间 10月下旬开始,果皮由青绿色变成紫褐色后,即可采种。 3.3采种方法 在总状果柄处折断采果,或自然脱落后捡拾。 4种子处理 4.1种实调制 将采摘回来的果实置阴凉处,捡去枝叶后,每100kg果实中加人100g~150g洗衣粉拌匀装入编 织袋等透气、质地粗糙、摩擦力大的容器袋中堆汹3d~5d,隔袋挤压,反复揉搓后,用清水及时洗去果 皮、果肉和其他杂物,于通风的室内晾干表面水分。 4.2种子质量分级 种子质量分级见表1。 1 LY/T2293—2014 表1光皮树种子质量等级划分 种子级别 分级指标 I级 Ⅱ级 Ⅲ级 纯净度/% >95 S6~06 85~89 发芽率/% >90 80~90 70~79 含水量/% <18 <18 <18 4.3种子储藏 种子自然干燥至含水量10%~12%,低温冷藏。 4.4种子检验 参照GB2772的要求执行。 5育苗 5.1催芽 新鲜种子直接砂藏催芽。储藏后的种子于初冬开始或设施制冷0℃~5℃条件下,播种前2~3个 月砂藏催芽。用清水砂按种子:砂二1:3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室温砂藏。砂床高度25cm~30cm,砂 的湿润度以手捏成团,手松即散为宜,砂床面上覆盖保湿材料。催芽期间,每隔10d~15d将种子翻动 一次,适时适量浇水,保持湿润。 5.2大田育苗 5.2.1苗圃地选择 选择土壤湿润、肥沃,靠近水源,灌、排水方便,交通便利的水稻田或旱地为宜。 5.2.2圃地整理 5.2.2.1整地作床 育苗面地宜在播种前1个月完成翻耕、整杷等工作。在播种前3d~5d做好育苗床,做床时按床宽 1m~1.2m,床高25cm~30cm,步道宽25cm~30cm的规格作床。 5.2.2.2施基肥 结合整地,施枯饼肥50kg/667m²~100kg/667m²+复合肥20kg/667m²~30kg/667m²,或农 家肥2000kg/667m²~3000kg/667m²作为基肥。 5.2.3播种、育苗 播种量:4.5kg/667m²~5.0kg/667m²。 播种时间:2月上旬至3月下旬,待种子露白时播种。 播种方式:将床面整平后,按25cm间隔与床宽平行开成沟深2cm~3cm的小沟进行条播。 播种方法:将贮藏或催芽后开始露白的种子播到播种小沟内,种子之间的间隔1cm~2cm。种子 2 LY/T2293-—2014 播好后用细黄心土覆盖种子,覆土厚度以2.0cm~3cm为宜。 覆盖:覆土后用稻草或其他农作物秸秆覆盖播种床面,并用绳子将覆盖物固定。最后分2次~3次 将播种床浇透水。 5.2.4苗期管理 5.2.4.1撤除覆盖物 苗木出土30%40%后需及时撤除。 5.2.4.2 灌溉和排水 适时、适基灌溉,保持苗床湿润;雨天防止圃地积水。 5.2.4.3除草 采用人工方法及时除草。 5.2.4.4追肥 宜在5月中旬、6月中旬、8月下旬各追肥1次,以氮肥为主;9月中旬前可加施1次磷钾肥。叶面 喷施或根部喷施,--次施肥量以3kg/667m²~5kg/667m²为宜。 5.2.4.5间苗和定苗 6月中旬~8月中旬应进行1~2次间苗,以株距5cm~6cm的间隔定苗,苗木最后保留株数 2.5万株/667m²~3.0万株/667m。 5.3容器育苗 5.3.1芽苗培育 5.3.1.1芽床建立 在通透性良好的室内或设施育苗棚内,根据种子数量,用砖砌成数量足够的宽约1m、高约10cm~ 15cm的芽床,以清水细砂或泥炭、蛭石、珍珠岩等做催芽基质。 5.3.1.2播种 种子按5.1方法催芽后播种。播种密度以种子不重叠、不见基质为宜。 5.3.2容器育苗建床 容器育苗床可以是架式或地面式。地面式以床面宽120cm,床高15cm~20cm,步道宽20cm~ 25cm为宜。床面如果是泥面,整平后铺一层致密网状覆盖物;床面如果是硬质地面,将床面铺上 10cm15cm厚的清水细砂,变成砂面,将容器袋直接放在砂面上即可。 5.3.3育苗基质的配制 育苗基质根据当地情况选择:一是以黄心土为基质,按黄心土:磷肥:草木灰=100:1:1的质量 比,调配成育苗营养土;二是直接用林地腐殖土;三是以农林废弃物等有机物为基质,经过腐熟后,制成 轻基质。 5.3.4容器袋选择及营养土装填 基质为黄心土和腐殖土的,容器袋以杯状袋为宜;基质为有机物等轻基质的,容器以无纺布为宜。 LY/T2293—2014 容器袋以8cm×8cm或10cm×10cm为宜。将营养土装满容器袋后,依次放置于育苗床。 5.3.5芽苗起床、移栽 5.3.5.13 芽苗截根移栽 将催芽至地上部分高度达到2.0cm~3.0cm的芽苗,截去其根长的1/4~1/3,移裁到容器中。 5.3.5.2水分管理 芽苗移裁的同时,需用雾状喷头及时喷水,每隔30min左右喷1次,连续喷2次~3次,以使水分渗 透到容器底部。芽苗移裁后15d内,每天需适量喷水,保持一定的土壤和空气湿度。 5.3.6施肥 苗木进入速生期后,根据少量多次的原则,适时适量施用4次~5次以氮肥为主的追肥,施用量(浓 度)参照5.2.4.4。但8月后,宜停止施用氮肥,可在9月15日前适当施用磷肥和钾肥。 5.3.7换床 在当年生长季内,宜将泥质和砂质育苗床上的容器袋移换1次2次。容器袋换床的时间可在苗 木生长高峰期结束后的9月上、中旬进行。对主根已扎人苗床的容器苗,需用枝剪齐容器底部剪去伸到 外部的主根部分,再放置苗床继续培育。 6病虫害防治 参照GB6001和GB/T8321的要求执行。 苗木出圃 7.1 苗木分级 苗木检测方法及检验规则参照GB6000的要求执行。1年生苗木分级标准见表2。 表2光皮树1年生苗木质量分级表 苗木等级 I、Ⅱ级 苗木种类 指标 综合控制指标 适用范围 I级 Ⅱ级 苗百分率/% 苗高/cm >60 50~60 色泽正常,顶芽饱 大田直播 地径/mm >6 5~6 满,充分木质化,无 80~85 南方各省区 育苗 根系长度/em >20 15~20 损伤现象 >5cm长I级侧根数/根 5~8 3~6 苗高/cm >45 35~45 色泽正常,顶芽饱 地径/mm >5 4~5 容器育苗 满,充分木质化,无 85~95 南方各省区 根系长度/cm >7 5~7 损伤现象 >5cm长I级侧根数/根 8~10 5~8 LY/T2293—2014 7.2苗木出圃 7.2.1大田苗出圃 起苗前1d~2d,将苗床喷或灌1次透水。起苗时用齿靶将苗木挖起,注意保全根系。ⅡI级以下苗 剔除后,再分别I、Ⅱ级苗按100株扎成捆,再用塑料袋将整捆苗木的根系包扎保湿。其他相关内容参 照GB6001执行。 7.2.2容器苗出圃 出圃时,提前2d浇1次透水,以使容器中的基质紧实,同时将多余的水分滤去。容器苗还可按 50株或100株苗扎成捆,用大小适宜的塑料袋将基部包住后,直接装车。 8 苗木装运 执行GB6001。 9 技术档案建立 应详细记录育苗技术全过程,建立完整、真实的技术档案资料,包括育苗地点,种源来源、种子采集 和处理,整地、作床、苗木管理技术措施、病虫害防治,苗木质量、包装、运输及贮藏,起苗时间、苗木流向。 5

.pdf文档 LY-T 2293-2014 光皮树育苗技术规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LY-T 2293-2014 光皮树育苗技术规程 第 1 页 LY-T 2293-2014 光皮树育苗技术规程 第 2 页 LY-T 2293-2014 光皮树育苗技术规程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02 00:42:4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