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2025 ‑07‑31发布 2026 ‑01‑01实施CCS P 15ICS 91.120.25 地震台 网运行规范 地电观测 Specifications for the operation of seismic networks —Geoelectric observation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震行业标准 中国地震局    发  布DB/T 106—2025DB/T 106—2025 前言…………………………………………………………………………………………………………… Ⅲ 引言…………………………………………………………………………………………………………… Ⅳ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工作任务 …………………………………………………………………………………………………… 2 5 观测站运行 ………………………………………………………………………………………………… 2 6 省级业务中心运行 ………………………………………………………………………………………… 5 7 国家级业务中心运行 ……………………………………………………………………………………… 6 附录 A(规范性) 地电观测站巡检内容 ……………………………………………………………………… 9 附录 B(规范性) 直流地电阻率仪和地电场仪校准方法 ………………………………………………… 11 附录 C(规范性) 地电阻率粗差和突变判别方法 ………………………………………………………… 12 附录 D(资料性) 地电观测站年度观测报告编写大纲 …………………………………………………… 13 参考文献 ……………………………………………………………………………………………………… 15目 次 ⅠDB/T 106—2025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 本文件由中国地震局提出 。 本文件由地震监测预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 本文件起草单位 :甘肃省地震局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谭大诚、安张辉、范莹莹、王兰炜、叶青、席继楼、范晔、张宇、王建军、解滔、王晓。 ⅢDB/T 106—2025 引 言 我国地震地电观测主要包括地电阻率观测 、地电场观测和电磁扰动观测 。20世纪 60年代至今 ,我 国已建成由约 90个地电阻率观测站和约 110个地电场观测站组成的地电观测网 ,这些观测站主要分布 在南北地震带 、华北地震带 、西北地震带等地震活动区 。电磁扰动观测站数量虽多 ,但其观测方法和技术 尚处于发展中 ,绝大多数尚未纳入地电观测网正式运行 。因此,本文件的技术内容仅包含地电阻率和地 电场观测站的运行技术要求 。 长期以来 ,我国地电观测站的运行 ,其技术依据主要为 2001年制定的 《地震及前兆数字观测技术规 范(试行)电磁观测 》 ,以及近年制定的地电台网运行管理办法和细则等 。本文件是在总结我国地电台网 多年来运维经验的基础上 ,兼顾地电观测技术发展 ,针对地电观测网各级节点 (地电观测站 、省级业务中 心和国家级业务中心 )运维工作要求而制定 。 ⅣDB/T 106—2025 地震台网运行规范 地电观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地震地电观测网运行的技术要求和方法 。 本文件适用于地电观测站 、省级业务中心和国家级业务中心地电观测网的运行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9531 .2 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技术要求 第 2部分:电磁观测 DB/T 29.1—2008 地震观测仪器进网技术要求 地电观测仪 第 1部分:直流地电阻率仪 DB/T 29.2—2008 地震观测仪器进网技术要求 地电观测仪 第 2部分:地电场仪 DB/T 33.1—2009 地震地电观测方法 地电阻率观测 第 1部分:单极距观测 DB/T 51—2012 地震前兆数据库结构 台站观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 3.1 测量系统 measurement system 测量地电阻率或地电场的仪器 ,以及支持仪器稳定运行的辅助设备的集合 。 3.2 装置系统 configuration system 将地电阻率或地电场信号传递到测量仪器的电极系布局及设施的集合 。 注: 主要包括观测场地中电极的相对位置 ,以及电极 、外线路、断线器和配线盘等设施 。 3.3 校准与检测系统 calibration and detection system 对测量系统 (3.1)进行校准和检测 、对装置系统 (3.2)或场地条件进行检测的仪器设备的集合 。 注: 主要包括直流电位差计 、标准电池 、兆欧表、接地电阻测试仪和示波器等 。 3.4 观测系统 observation system 测量系统 (3.1) 、装置系统 (3.2)和校准与检测系统 (3.3)的集合。 3.5 数据预处理 data preprocessing 对观测原始数据中由仪器故障 、干扰和人为操作等造成的非正常数据进行剔除或修正的操作 。 1DB/T 106—2025 4 工作任务 4.1 观测站 观测站的工作任务应包括下列内容 。 a)维护地电观测站的基础信息 。 b)监控地电观测的测量系统 、装置系统 、公用设备运行状况 ,完成观测系统和公用设备的维护 。 c)汇集观测数据 ,完成数据预处理 、存储、数据产品产出和报送 。 d)监控地电阻率和地电场观测数据变化和资料质量 。 e)检查数据处理软件运行状态 ,维护、升级软件 。 f)监控装置系统布极区及周边环境变化 ,维护观测环境稳定 。 4.2 省级业务中心 省级业务中心的工作任务应包括下列内容 。 a)维护省内地电观测站基础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 b)汇集、存储、报送省内的地电观测数据 ,及时对照检查和响应国家级业务中心对省内地电观测数 据的质量评价结果 。 c)检查省内地电观测站数据质量 ,并进行年度数据质量评价 。 d)监控省内地电观测站的观测系统运行情况 ,编写省地电观测网年度运行报告 。 e)完成省内地电观测系统技术升级和观测站迁移工作 。 f)指导省内地电观测站运维和产品产出 。 4.3 国家级业务中心 国家级业务中心的工作任务应包括下列内容 。 a)汇集、存储全国地电观测站的观测数据和基础信息 。 b)监控全国地电观测站的观测系统运行情况 。 c)评价全国地电观测站的运行质量和观测数据质量 。 d)产出地电观测网的日常数据和图像产品 ,提供地震应急产品和服务 。 e)指导地电观测网运维和产品产出 。 5 观测站运行 5.1 基础信息维护 地电观测站的基础信息应按照 DB/T 51—2012中表 10~表12、表19、表20、表26和表 27的要求 填写,包括台站信息 、观测站信息 、测点信息 、观测场地信息 、测项信息 、仪器信息和仪器运行信息 。基础 信息变更后 ,应及时更新 。 5.2 观测系统运行维护 5.2.1 测量系统的检测 、校准和巡检 对地电阻率和地电场测量仪器的误差进行检测 。测量仪器检测 、校准、巡检应符合下列要求 。 a)每日分别在上午 、下午各巡检或远程查看在运行仪器工作状况及时钟一次 ,并记录巡检结果 ,巡 2

.pdf文档 DB-T 106-2025 地震台网运行规范 地电观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T 106-2025 地震台网运行规范 地电观测 第 1 页 DB-T 106-2025 地震台网运行规范 地电观测 第 2 页 DB-T 106-2025 地震台网运行规范 地电观测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01 21:57:2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