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67.120.20 CCSB45T/ZNZ 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团体标准 T/ZNZ339—2025 黄羽肉鸡沙门氏菌定量风险评估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quantitativeriskassessmentofSalmonellainthe yellowbroiler 2025-05-30发布 2025-06-30实施 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NZ339—2025 I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中国计量大学、华南农业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肖兴宁、汪雯、马洁乐、张建民、肖英平、杨华、瞿孝云。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NZ339—2025 1黄羽肉鸡沙门氏菌定量风险评估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黄羽肉鸡沙门氏菌定量风险评估的原则、流程、数据收集、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 暴露评估、风险特征描述和报告。 本文件适用于黄羽肉鸡屠宰、销售和消费环节肠炎沙门氏菌定量风险评估,其他血清型沙门氏菌可 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Z21235微生物危险性评估的原则和指南 GB/T4789.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黄羽肉鸡yellowbroiler 羽毛以黄色为主的肉鸡。 4评估原则 应按照GB/Z21235的要求。 5评估步骤 黄羽肉鸡沙门氏菌定量风险评估步骤见图1。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NZ339—2025 2 图1风险评估流程图 6评估数据收集 6.1收集方式 通过现场调研和文献调研获取需要的数据信息,包括屠宰加工参数、环境参数、沙门氏菌污染参数 等;必要时抽样检测。 6.2文献调研 通过文献调研获取宰前、浸烫去羽、预冷消毒、储藏和消费环节的细菌污染水平、污染率等信息。 6.3现场调研 每小时抽取水样监测消毒剂浓度;实时监测环境温度、湿度。 6.4抽样检测 必要时抽取宰前粪便、浸烫去羽环节鸡胴体、预冷消毒环节鸡胴体、储藏环节鸡胴体和消费环节鸡 胴体样品通过GB/T4789.4进行沙门氏菌污染率检测。采用美国农业部食品安全检验局(USDA/FSIS) 制定的MPN(MostProbableNumber)试验方法等细菌定量计数标准,定量沙门氏菌污染水平。 7危害识别 包括生物学特征、致病因子、感染途径,见附录A。 8危害特征描述 采用患病概率描述,按式1计算: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NZ339—2025 3 inf=1-1CM P  (1) 式中: P(inf)——患病概率; =0.2274; =57.96; C——日人均鸡肉消费量(g); M——消费环节的平均细菌污染水平(CFU/g)。 9暴露评估 个体暴露于微生物危害的可能性及可能摄入的量的估计,其中消费环节污染率和污染水平分别按 式2和式3计算: 'i-after i-before i-before i-after i-after i-beforei-before i-beforePPPP=P1-P+PP (2) Pi-after——加工后污染率; Pi-before——加工前污染率; P’i-after——消费环节污染率。 M=Cinital-Dscald-Dchill+Dretail-Dcook (3) M——消费环节的平均细菌污染水平(CFU/g); Cinital——初始污染水平(CFU/g); Dscald——浸烫去羽环节的细菌减少量(CFU/g); Dchill——预冷消毒环节的细菌减少量(CFU/g); Dretail——零售环节的细菌增加量(CFU/g); Dcook——烹饪消费环节的细菌减少量(CFU/g)。 具体的黄羽肉鸡沙门氏菌暴露评估环节和模型详见附录B。 10风险特征描述 患病风险按照式4计算。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NZ339—2025 4illinf=coPPP (4) Pill——患病风险; Pco——消费环节的平均细菌污染率(%)。 在MicrosoftExcel工作表中建立模型,利用@risk软件进行参数分布拟合,采用蒙特卡洛模拟计 算患病风险范围。 11风险评估报告 风险评估应包括下列文件: a)危害识别描述文件; b)暴露评估模型文件; c)危害特征描述文件; d)风险特征描述文件。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NZ339—2025 5AA 附录A (资料性) 黄羽肉鸡沙门氏菌危害识别 A.1生物学特征 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革兰氏阴性菌,兼性厌氧。沙门氏菌菌体大小在(0.7~1.5)μm(2~5) μm左右。沙门氏菌能发酵葡萄糖、麦芽糖、甘露醇和山梨醇,不发酵乳糖和蔗糖,在XLT4琼脂平板 上形成粉红色菌落。沙门氏菌的生长温度为10°C~40°C,最适生长温度为35°C~37°C,最适pH为7.2~7.4。 沙门氏菌可以适应多种温度、湿度和酸碱度环境,在水中能存活2周~3周,在粪便中能存活1月~2月, 沙门氏菌对热耐受力较差,100°C立即死亡,70°C经5分钟、65°C经15分钟~20分钟、60°C经1小 时可被杀灭。 A.2致病因子 沙门氏菌的致病性主要由菌型的侵袭力和产生的内毒素、肠毒素决定。沙门氏菌引起宿主组织损伤 的毒力因子主要分为侵袭因子和内毒素,部分血清型通过肠毒素致病。侵袭因子主要有侵袭基因、黏附 因子、Vi抗原等,借助侵袭因子,沙门氏菌通过口摄入进入小肠后,需先透过肠粘液层,随后黏附并侵 入肠末端的黏膜上皮细胞或微皱褶细胞进入生物体内。随后,细菌经血液循环扩散至肝脏、脾脏、胆囊、 骨髓等部位,这时被巨噬细胞摄入,又在其胞内继续增殖,可再次进入血液循环重复造成菌血症,并产 生内毒素。 A.3感染途径 主要通过食物传播。食用了被沙门氏菌污染的禽类、蛋类等食物时进入人体。感染后症状包括恶心、 呕吐、腹痛、腹泻。除了胃肠道症状外,还可能出现发热、寒战、头痛、肌肉疼痛等全身性症状。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NZ339—2025 6附录B (资料性) 黄羽肉鸡沙门氏菌暴露评估模型 B.1宰前 宰前环节的沙门氏菌污染率(Pinitial)及污染水平(Cinital)为暴露评估模型的初始值,通过Pert(a, b,c)分布模型描述细菌的污染程度,其中a、b、c分别表示最小值、平均值和最大值。 B.2浸烫去羽 该环节的细菌减少量(Dscald)通过Logistic(0.95,0.07)或查阅文献来描述。 B.3预冷消毒 该环节的细菌污染率(Pchill)计算见式5。 2 1 2 3 3 18.2815.750.7570.6360.0044chillP XXXX  (5) X1——污染水平(logCFU/g); X2——污染率(%); X3——消毒剂浓度(mg/L)。 该环节细菌减少量(Dchill)通过Pert(a,b,c)分布模型来描述。 B.4零售 细菌变化量(Dretail)模型通过Pert(a,b,c)或查阅文献来描述。 B.5消费 肉鸡在烹饪中的细菌减少量(Dcook)通过查阅文献来描述。 B.6模型参数 肉鸡从出栏至消费中沙门氏菌的暴露评估模型参数见表B.1。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pdf文档 T-ZNZ 339-2025 黄羽肉鸡沙门氏菌定量风险评估技术规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ZNZ 339-2025 黄羽肉鸡沙门氏菌定量风险评估技术规程 第 1 页 T-ZNZ 339-2025 黄羽肉鸡沙门氏菌定量风险评估技术规程 第 2 页 T-ZNZ 339-2025 黄羽肉鸡沙门氏菌定量风险评估技术规程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01 01:49:1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