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65.020.01 CCS1310T/ZNZ 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团体标准 T/ZNZ329—2025 耕地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qualitymonitoringofcultivatedland 2025-04-22发布 2025-05-22实施 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NZ329—2025 I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浙江省耕地质量与肥料管理总站、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连正华、孔海民、林宝义、任周桥、盛美玲、何琴玲、吴春艳、袁杭杰、杨东、 黄其颖、黄淼杰、杨梢娜、季天委、金昌东、王天宇、平岳华、张丽君。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NZ329—2025 1耕地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省级耕地质量监测点设置要求、监测内容以及监测报告编制内容、档案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省级耕地质量监测,市、县(市、区)级耕地质量监测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7138土壤质量铜、锌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17139土壤质量镍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17141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17296中国土壤分类与代码 GB/T33469耕地质量等级 NY/T86土壤碳酸盐测定法 NY/T87土壤全钾测定法 NY/T88土壤全磷测定法 NY/T295中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交换性盐基的测定 NY/T889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的测定 NY/T890土壤有效态锌、锰、铁、铜含量的测定 NY/T1121.1土壤检测第1部分: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和储存 NY/T1121.2土壤检测第2部分:土壤pH的测定 NY/T1121.3土壤检测第3部分:土壤机械组成的测定 NY/T1121.4土壤检测第4部分:土壤容重的测定 NY/T1121.5土壤检测第5部分:石灰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 NY/T1121.6土壤检测第6部分: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NY/T1121.7土壤检测第7部分:土壤有效磷的测定 NY/T1121.8土壤检测第8部分:土壤有效硼的测定 NY/T1121.9土壤检测第9部分:土壤有效钼的测定 NY/T1121.10土壤检测第10部分:土壤总汞的测定 NY/T1121.11土壤检测第11部分:土壤总砷的测定 NY/T1121.12土壤检测第12部分:土壤总铬的测定 NY/T1121.16土壤检测第16部分:土壤水溶性盐总量的测定 NY/T1121.24土壤检测第24部分:土壤全氮的测定自动定氮仪法 NY/T2017植物中氮、磷、钾的测定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NZ329—2025 2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监测点设置 4.1设置原则 4.1.1选址 综合考虑土壤类型、种植制度、地力水平、耕地环境状况、管理水平等因素,兼顾有关规划,将监 测点设置在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等有代 表性的地块上,以保持监测点的稳定性和监测数据的连续性。 4.1.2小区设置 根据土地利用类型,分水田和旱地设置不同的试验小区。水田设置长期不施肥区、常规施肥区、测 土配方施肥纯化肥区、测土配方施肥化肥+有机肥区等4个试验小区;旱地设置常规施肥区、测土配方施 肥化肥+有机肥区2个试验小区。每个试验小区面积33.3m2~66.7m2,各试验小区除施肥不同外,其他措 施均保持一致。 4.2小区试验处理 4.2.1长期不施肥区 设1个固定小区,连续多年不施用任何肥料,包括化肥和有机肥(无害化处理过的畜禽粪便、农家 肥、秸秆等),也不种植绿肥。 4.2.2常规施肥区 设1个固定小区,按监测点所代表区域农民普遍采用的肥料品种、施肥量和施肥方式等施用肥料。 4.2.3测土配方施肥纯化肥区 设1个固定小区,根据土壤养分情况和作物需肥量确定最佳化肥施用量和肥料施用方式。 4.2.4测土配方施肥化肥+有机肥区 设1个固定小区,根据土壤养分情况和作物需肥量确定化肥和有机肥配合施用最佳用量和肥料施用 方式。 4.3试验小区建设 4.3.1田间工程建设 水田监测点各试验小区间需用水泥板隔开,防止肥、水互相渗透。水泥板宜高60cm~80cm,厚5 cm,埋深30cm~50cm,露出田面30cm。灌水管可内置在两块水泥板间,水管用直径8cmPV管,每 小区各有一进水口和一出水口,进水口位置高于出水口,并安装阀门。旱地监测点各试验小区以排水沟 和水泥板相隔,水泥板厚度5cm,埋深40cm,高出畦面10cm。 4.3.2标识牌和展示牌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NZ329—2025 3每个监测点设置1个标识牌,包含点位编号、地理位置、建点年份、土壤类型、质量等级、设立单 位等信息;设置1个展示牌,包含种植制度、作物类型、主推技术、田间管理等。按照附录A的规定制作。 5监测内容 5.1建点时的调查内容 建立监测点时,应调查监测点的立地条件、自然属性、田间基础设施情况和农业生产概况。同时, 按NY/T1121.1挖掘观测土壤剖面、拍摄剖面照片、采集剖面样品、检测各发生层次土壤理化性状;按 照GB/T33469评定监测地块耕地质量等级,建立监测点档案信息。调查内容参见附录B.1和B.2。 5.2年度监测内容 5.2.1田间观测记载与施肥调查 田间观测记载内容包括每季作物名称、品种、播种期、播种方式、收获期、耕作情况、灌排方式、 病虫害防治、自然灾害出现时间与强度及其他对监测地块有影响的自然、人为因素等;施肥调查内容包 括有机肥和化肥的施用时期、肥料品种、施用次数与施用量等。具体项目参见附录B.3和B.4。 5.2.2土壤理化性状 在每年最后一季作物收获后、下一季施肥前分别采集监测点各试验小区土壤样品,土壤样品采集、 制备要按照NY/T1121.1规定执行。应每年检测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等 指标,每隔5年检测土壤容重、中微量元素和重金属元素等指标。具体检测指标参见附录B.6和B.7。 5.2.3作物产量与养分含量 测定各试验小区每季作物的产量与茎叶生物量,检测每季作物植株样品,取样时间为每季作物成熟 后,大株作物选取5株以上,小株作物选取20株以上,农产品与茎叶样品重量不少于1kg,检测指标包 括全氮、全磷、全钾。调查内容参见附录B.5。 5.3样品检测 5.3.1土壤pH的测定 按NY/T1121.2规定的方法测定。 5.3.2土壤机械组成的测定 按NY/T1121.3规定的方法测定。 5.3.3土壤容重的测定 按NY/T1121.4规定的方法测定。 5.3.4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按NY/T1121.6规定的方法测定。 5.3.5土壤全氮的测定 按NY/T1121.24规定的方法测定。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NZ329—2025 45.3.6土壤全磷的测定 按NY/T88规定的方法测定。 5.3.7土壤有效磷的测定 按NY/T1121.7规定的方法测定。 5.3.8土壤全钾的测定 按NY/T87规定的方法测定。 5.3.9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的测定 按NY/T889规定的方法测定。 5.3.10土壤碳酸钙的测定 按NY/T86规定的方法测定。 5.3.11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 中性土壤和微酸性土壤NY/T295规定的方法测定,石灰性土壤按NY/T1121.5规定的方法测定。 5.3.12土壤含盐量的测定 按NY/T1121.16规定的方法测定。 5.3.13土壤总铬的测定 按NY/T1121.12规定的方法测定。 5.3.14土壤总汞的测定 按NY/T1121.10规定的方法测定。 5.3.15土壤总砷的测定 按NY/T1121.11规定的方法测定。 5.3.16土壤铅、镉的测定 按GB/T17141规定的方法测定。 5.3.17土壤铜、锌的测定 按GB/T17138规定的方法测定。 5.3.18土壤镍的测定 按GB/T17139规定的方法测定。 5.3.19土壤有效铜、锌、铁、锰的测定 按NY/T890规定的方法测定。 5.3.20土壤有效硼的测定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NZ329—2025 5按NY/T1121.8规定的方法测定。 5.3.21土壤有效钼的测定 按NY/T1121.9规定的方法测定。 5.3.22植物中氮、磷、钾测定 按NY/T2017规定的方法测定。 6监测报告编制 监测报告应包括监测点基本情况、耕地质量主要性状现状及养分变化趋势,作物产量现状及变化趋 势、耕地质量变化原因分析及提高耕地质量的对策和建议等内容。 7档案管理 建立严格的档案制度,确定专人负责,长期保存监测点的调查监测资料及年度监测报告。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NZ329—2025 6AA 附录A (规范性) 耕地质量监测标识牌、展示牌 A.1省级耕地质量监测点标识牌(样式) A.1.1规格尺寸说明 在耕地质量监测点设立标识牌(见图A.1)。标牌材质为大理石,最小尺寸限制:标牌高1500mm(其 中500mm埋在地下),宽800mm,厚

.pdf文档 T-ZNZ 329-2025 耕地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ZNZ 329-2025 耕地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第 1 页 T-ZNZ 329-2025 耕地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第 2 页 T-ZNZ 329-2025 耕地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01 01:48:5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