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35.020 CCS L70 团体 标准 T/ZGCSC 023—2025 中轴线遗产监测业务规范 Business specification for the central axis heritage monitoring 2025 - 07 - 22发布 2025 - 07 - 23实施 中关村智慧城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GCSC 023—2025 I 目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遗产监测概述 ....................................................................... 1 5 监测内容 ........................................................................... 2 6 监测要求与监测方法 ................................................................. 7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GCSC 023—2025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关村智慧城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中心(北京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北京北投智慧城市科 技有限公司、 国家公共信用和地理空间信息中心、 北京移动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 国信司南(北京)地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金锡彬、刘珊、周子予、王如梅、邢洁、刘春凤、高珊旎、马新辉、盛凌志、 伍秀山、刘冬楠、曹雨傲、张翼然、周佺、尹吉丽、孙勃岩。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GCSC 023—2025 1 中轴线遗产监测业务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中轴线遗产监测的监测内容、监测方法与监测成果。 本文件适用于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 的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中的文化遗产监测; 也适用于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文化遗产监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中轴线遗产总体格局 overall layout of the central axis heritage 指中轴线遗产区、缓冲区范围、房屋建筑格局等,以及遗产构成要素、环境和不同年代中轴线演变 等总体情况。 中轴线遗产本体 central axis heritage ontology 指一系列建筑群、历史地标、历史道路、桥梁及遗址,建筑及构筑物形制和格局等中轴线遗产要素 内容。 中轴线遗产风貌 central axis heritage feature 指中轴线遗产地的空间形态、建筑风格、环境景观及社会文化特征的综合表现,具体通过中轴线遗 产区的道路、水系、建筑风貌等的范围、面积、形态、高度等来体现。 中轴线遗产环境 central axis heritage environment 指中轴线遗产区的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包括遗产所处的气象、温湿度、土壤和河湖水情 等,人文环境包括周边交通车流、人流,中轴线遗产构成要素管理机构和人员等。 世界遗产地监测 world heritage site monitoring 指对世界遗产所在区域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保护对象及其环境变化的长期监测。 4 遗产监测概述 遗产监测业务框架 体系 中轴线遗产监测业务规范、中轴线遗产监测平台数据规范、中轴线遗产监测业务数据流转与管理技 术要求、中轴线遗产监测平台遗产要素编码规则共同构成中轴线遗产监测业务的核心技术体系,各个技 术要求之间相互关联又协同配合,为中轴线遗产监测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高效化运行提供全方位支 撑。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见图1 。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GCSC 023—2025 2 图1 业务规范体系框架图 遗产监测业务目的 遗产监测主要用于以下业务目的: a) 确保中轴线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真实性和完整性得以长久维持,防止其受到各类因素的破 坏与损害。通过持续、系统地监测,及时察觉可能影响遗产价值的变化情况,如遗产本体的 损坏、风貌的改变、周边环境的不良影响等,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 b) 为中轴线遗产的保护、管理、研究以及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且准确的数据支撑与决策依据。监测所获取的数据可用于评估保护措施的实施效果,辅助制定针对性的保护策略,助力规划合 理的利用方案,推动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有机融合。 5 监测内容 一般规定 应按中轴线遗产监测平台业务需求分为遗产总体格局监测、 本体监测、 风貌监测、 环境监测等内容。 总体格局监测 5.2.1 监测范围 遗产总体格局监测包括遗产区和缓冲区选址、建筑群规划格局、环境、功能等内容的监测。 5.2.2 空间完整性监测 遗产空间完整性监测内容应包括 “择中而居 ”的建筑格局、纪念性历史建筑群、中轴线都城规划格局 等。具体应包括下列内容: a) “择中而居”的建筑格局监测。通过建筑格局数据及符号化数据成果展现择中而居的对称格局; b) 纪念性历史建筑群监测。对比不同年份皇宫与历史建筑群的围墙边界,确认是否有变化; c) 中轴线都城规划格局监测。监测分析从中轴线整体到单个遗产要素,再到单个建筑或道路展 示东方文明规划格局;通过历史地图、遥感影像等方式对比展示中轴线与历史格局的相似与 不同。 5.2.3 院落监测 监测内容应包括遗产构成要素的院落空间位置、分布范围、使用性质、高度等内容。 5.2.4 房屋建筑监测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ZGCSC 023—2025 3 房屋建筑监测应按年度监测统计房屋的新增、拆除、改扩建等信息。 遗产本体监测 5.3.1 监测范围 遗产本体监测应对遗产区遗产构成要素监测,应包括建筑及构筑物形制、格局等基本信息,保存状 况、病害情况信息,以及遗产内古树名木的生长和保护信息。 5.3.2 稳定性监测 稳定性监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 沉降监测。内容包括因不均匀沉降导致建筑物发生的倾斜,开裂等影响结构整体安全方面的 监测; b) 水平位移监测。内容包括混合结构墙体,由于砂浆老化或者地基沉降等原因是否发生水平移动变形的监测; c) 裂缝监测。内容包括对建筑墙体、屋顶、柱子等可能发生的裂缝进行监测。 5.3.3 病害监测 病害监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 白蚁监测。内容包括对砖木结构、木结构建筑的白蚁疫情的监测; b) 风化脱落监测。内容包括对建筑物日常风化脱落情况的监测。 5.3.4 古树名木监测 古树名木监测是对遗产区内古树名木的生长和保护信息进行监测,内容包括树种与分布、树龄生长 状况和古树名木保护情况监测。 5.3.5 其他监测 根据遗产本体的特性,还宜对钢筋锈蚀、植物根系、渗漏水、脱落等进行监测。如植物根系对遗产 是否构成影响进行监测。 遗产风貌监测 5.4.1 监测范围 总体内容宜包括遗产区内建筑格局和历史风貌, 历史街区, 以及历史水系、 历史道路的风貌的监测。 5.4.2 老城传统格局监测 老城传统格局监测应包括下列内容: a) 城廓格局监测。城廓格局变化的监测包括城廓、城墙与城门等信息; b) 中轴线演变监测。内容包括不同时间节点中轴线从始建、整体格局基本形成、局部调整与完善、公众转变过程等四个内容的空间分布 情况的监测; c) 历史街巷监测。内容包括东西向历史街道,以及对称布局的南北向历史街道等 的监测,具体 包括每条街巷肌理走向、 两侧建筑高度、街道高宽和附属设施等历史情况和保护情况的监测; d) 重要空间节点监测。内容包括城市标志物或标志性建筑群、牌楼、历史名园等重要空间节点信息。 5.4.3 遗产地遗产区历史风貌监测 遗产地遗产区历史风貌监测应包括下列内容: a) 城市肌理监测。老城区建筑密度、空间形态、老城区肌理变化等信息; b) 老城建筑风貌监测。建筑立面与建筑屋面、屋顶设施、院落格局等信息; c) 历史街道立面风貌监测。历史道路、桥梁和遗址等信息; d) 景观视廊监测。遗产构成要素之间互眺的景观视廊

.pdf文档 T-ZGCSC 023-2025 中轴线遗产监测业务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ZGCSC 023-2025 中轴线遗产监测业务规范 第 1 页 T-ZGCSC 023-2025 中轴线遗产监测业务规范 第 2 页 T-ZGCSC 023-2025 中轴线遗产监测业务规范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01 01:47:4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