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团体标准 T/HBYY0101—2025 河北省道地药材山楂 2025-06-17发布 2025-06-17实施 河北省医药行业协会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由河北省中药材学会、河北省中医药发展中心、河北省中药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共同提出。 本文件由河北省医药行业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河北中医药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郑玉光、裴林、张丹、郭龙、薛紫鲸、何培、张韵琦、欧阳艳飞、靳爱红。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河北省道地药材山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道地药材山楂的来源及形态、历史沿革、道地产区及生境特征、质量特征。 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道地药材山楂的生产、销售、鉴定及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3术语和定义 3.1 山楂Shanzha 蔷薇科植物山里红CrataeguspinnatifidaBge.var.majorN.E.Br.或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Bge.的干燥成熟果实。 4来源及形态 4.1来源 产于兴隆县、清河县及周边地区的山楂。 4.2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达6m,树皮粗糙,暗灰色或灰褐色;刺长约1~2cm,有时无刺;小枝圆柱形,当 年生枝紫褐色,无毛或近于无毛,疏生皮孔,老枝灰褐色;冬芽三角卵形,先端圆钝,无毛,紫色。 叶片宽卵形或三角状卵形,稀菱状卵形,长5~10cm,宽4~7.5cm,先端短渐尖,基部截形至宽楔 形,通常两侧各有3~5羽状深裂片,裂片卵状披针形或带形,先端短渐尖,边缘有尖锐稀疏不规则重 锯齿,上面暗绿色有光泽,下面沿叶脉有疏生短柔毛或在脉腋有髯毛,侧脉6~10对,有的达到裂片 先端,有的达到裂片分裂处;叶柄长2~6cm,无毛;托叶草质,镰形,边缘有锯齿。伞房花序具多 花,直径4~6cm,总花梗和花梗均被柔毛,花后脱落,减少,花梗长4~7mm;苞片膜质,线状披针 形,长约6~8mm,先端渐尖,边缘具腺齿,早落;花直径约1.5cm;萼筒钟状,长4~5mm,外面 密被灰白色柔毛;萼片三角卵形至披针形,先端渐尖,全缘,约与萼筒等长,内外两面均无毛,或在 内面顶端有髯毛;花瓣倒卵形或近圆形,长7~8mm,宽5~6mm,白色;雄蕊20,短于花瓣,花药 粉红色;花柱3~5,基部被柔毛,柱头头状。果实近球形或梨形,直径1~1.5cm,深红色,有浅色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斑点;小核3~5,外面稍具稜,内面两侧平滑;萼片脱落很迟,先端留一圆形深洼。花期5~6月, 果期9~10月。果形较大,直径可达2.5cm,深亮红色;叶片大,分裂较浅;植株生长茂盛。一般用 山楂为砧木嫁接繁殖。 5历史沿革 5.1品种沿革 唐代苏敬于《新修本草》中记载:“赤爪草……小树生高五、六尺,叶似香葇,子似虎掌爪,大 如小林檎,赤色”,按唐代一尺约为30.6cm,可知树木整体高度在153cm~183.6cm,树叶似香薷, 叶边有锯齿,果实如林檎大小的一种蔷薇科小灌木,对比《中国果树志·山楂卷》应为野山楂Crataegus cuneataSieb.etZucc.。宋代苏颂《本草图经》有云:“棠梂子……三月开白花,随便结实。其味 酢而涩,采无时……他处亦有,而不入药”。三月开白花,古时历法为夏历(即今农历),三月即今 四月前后,与今山楂属植物花期接近,花色亦相符。《救荒本草》谓:“枝茎似初生桑条,上多小刺, 叶似菊花叶稍团,又似花桑叶,亦团,开白花,结红果,大如樱桃。”对比《中国果树志·山楂卷》 各山楂的描写特征,此处山楂基原为山楂CrataeguspinnatifidaBge.或山里红Crataegus pinnatifidaBge.var.majorNEBr。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赤爪、棠梂、山楂,一物 也。”李时珍又言世之山楂有两种:“一种小者,山人呼为棠朹子、茅楂、猴楂,可入药。树高数尺, 叶有五尖,桠间有刺。三月开五出小白花。实有赤、黄二色,肥者如小林檎,小者如指头,九月乃熟, 小儿采而卖之……一种大者,山人呼为羊朹子。树高丈余,花叶皆同,但实稍大而色黄绿,皮涩肉虚 为异尔。初甚酸,经霜乃可食。功应相同,而采药者不收。”此处小者用于入药的山楂应为野山楂 CrataeguscuneataSieb.etZucc.;大者可食不入药,或指今之山楂CrataeguspinnatifidaBge. 或山里红CrataeguspinnatifidaBge.var.majorNEBr。民国时期,《中药浅说》记载:“栽培 于庭院,为蔷薇科山楂子CrataeguscuneataSieb.etZucc.之果实;为球形浆果,上端有柱头,直 径四五分许,熟则为黄赤色,内藏黑褐色种子,采集本品干燥,则外部变暗褐色。”结合果实形态特 征及拉丁名,推断此处原植物为今野山楂CrataeguscuneataSieb.etZucc.。《中国北部之药草》 记载此物药材系将C.pinnatifidaBge.之果实圆切干制而成,虽无植物形态说明,但可根据拉丁名确 定该植物即今山楂CrataeguspinnatifidaBge.。 新中国成立至今,1953年版《中国药典》未收载药材山楂。其后1963年版《中国药典》收载山 楂,其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山楂CrataeguspinnatifidaBge.var.majorNEBr.或野山楂Crataegus cuneataSieb.etZucc.。1977年版《中国药典》,将“山楂CrataeguspinnatifidaBge.var.major NEBr.”更正为“山里红CrataeguspinnatifidaBge.var.majorNEBr.”,并增加了“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Bge.”,此时的药用山楂,一共为3种,即来源于蔷薇科植物山里红Crataeguspinnatifida Bge.var.majorNEBr.、山楂CrataeguspinnatifidaBge.或野山楂CrataeguscuneataSieb.et Zucc.。直至1990年版《中国药典》的山楂来源只保留2种,即蔷薇科植物山里红Crataeguspinnatifida Bge.var.majorNEBr.、山楂CrataeguspinnatifidaBge.,沿用至今。 经本草考证,古人所论之山楂与今之所用山楂基原基本一致,河北地区以山里红Crataegus pinnatifidaBge.var.majorNEBr.为中药山楂主流基原。 5.2产地沿革 有关山楂产地的最早记载见于《新修本草》:“出山南、申州、安州、随州。”依照唐代行政建 制,山南即今湖北襄阳;申州即今河南信阳;安州为今湖北安陆;随州为湖北随州。《本草拾遗》云: “梂似小楂而赤,人食之。生高原”,描述其生境。《本草图经》云:“出滁州……他处亦有,而不 入药。”滁州即今安徽。《救荒本草》记载:“生新郑县山野中。”新郑即今之河南新郑县或开封附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近。清代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有云:“北地大者味佳,制为糕;小者唯入药用。”此处为历代本 草中首次以南北产地不同对山楂品种加以区分,以文中所述,北地大者不入药,再结合上文《本草纲 目》可知,北地山楂应指山里红。《中国北部之药草》云:“山查子产地为辽宁、河北、山东,尤以 北方为主要产地。果实大小不一,品种有野生品、半野生品、栽培品等。”《中药材手册》记载:“全 国大部地区均有生产;主产于山东益都、临朐、沂水,东北及河北等地。此外,河南、江苏、浙江、 安徽、广东、广西、云南、四川、贵州等地亦产;南北山楂均以个大、皮红、肉厚、核少者为佳。《兴 隆县志》记载:“兴隆山楂具有400多年的历史……主要分布于长城沿线,其后逐渐向北扩展。”1963 年版《中国药典》将山楂和野山楂定为药材来源,其记载:“山楂主产于山东、河北、河南;野山楂 主产于江苏、浙江、云南、四川等地。”《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山里红生于山坡砂地,河边杂 林,北方常有栽培。在东北、华北、西北和山东、江苏、河南等地时有所见。”《中国药材学》记载: “主产于河北、山东、河南等地。”《500味常用中药材的经验鉴别》记述:“山楂商品来源于野生及 人工栽培均有;山楂主产于河南林县、辉县、新乡,山东临朐、沂水、安邱、潍坊、泰安、莱芜、青 州,河北唐山、沧州、保定,辽宁鞍山、营口等地;北山楂商品以片大、皮红、肉厚色黄白,核小为 佳”。近年来,“兴隆山楂”与“清河山楂”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经本草考证,山楂产地以河北、山东、河南等地为主,生长于山坡及丘陵坡地的林缘或灌丛中。 现以河北道地药材山里红为主流商品,以“个大、皮红、肉厚、核少者”为佳。 表1山楂产地沿革 年代 出处 产地及评价 唐《新修本草》“出山南、申州、安州、随州。”山南即今湖北襄阳;申州即今河南 信阳;安州为今湖北安陆;随州为湖北随州。 《本草拾遗》“梂似小楂而赤,人食之。生高原”描述了其生境。 宋 《本草图经》“出滁州……他处亦有,而不入药。”滁州即今之安徽。 明 《救荒本草》“生新郑县山野中。”新郑即今之河南新郑县或开封附近。 清《植物名实图考》“北地大者味佳,制为糕;小者唯入药用。” 现代《药物出产辨》产山东青州、

.pdf文档 T-HBYY 0101-2025 河北省道地药材 山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HBYY 0101-2025 河北省道地药材 山楂 第 1 页 T-HBYY 0101-2025 河北省道地药材 山楂 第 2 页 T-HBYY 0101-2025 河北省道地药材 山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01 01:25:3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