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团体标准 T/HBYY0092—2025 河北省道地药材祁荆芥 2025-06-17发布 2025-06-17实施 河北省医药行业协会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河北省中药材学会、河北省中医药发展中心、河北省中药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共同提出。 本文件由河北省医药行业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石家庄科农中药材研究所、河北省中医药科 学院、河北博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齐琳琳、温春秀、谢晓亮、裴林、贾东升、谢超、刘灵娣、姜涛、刘铭、田伟、 杨卫宵、靳爱红、何培、欧阳艳飞。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河北省道地药材祁荆芥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河北省道地药材祁荆芥的来源及形态、历史沿革、道地产区及生境特征、质量特征。 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道地药材祁荆芥的生产、销售、鉴定及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3术语和定义 3.1 祁荆芥Qijingjie 主产于河北省安国市及周边地区的荆芥药材。 4来源和形态 4.1来源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荆芥Schizonepetatenuifolia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 4.2形态特征 多年生植物。茎坚强,基部木质化,多分枝,高40cm~150cm,基部近四棱形,上部钝四棱形, 具浅槽,被白色短柔毛。叶卵状至三角状心脏形,长2.5cm~7cm,宽2.1cm~4.7cm,先端钝至锐尖, 基部心形至截形,边缘具粗圆齿或牙齿,草质,上面黄绿色,被极短硬毛,下面略发白,被短柔毛但在 脉上较密,侧脉3~4对,斜上升,在上面微凹陷,下面隆起;叶柄长0.7cm~3cm,细弱。花序为聚伞 状,下部的腋生,上部的组成连续或间断的、较疏松或极密集的顶生分枝圆锥花序,聚伞花序呈二歧状 分枝;苞叶叶状,或上部的变小而呈披针状,苞片、小苞片钻形,细小。花萼花时管状,长约6mm,径 1.2mm,外被白色短柔毛,内面仅萼齿被疏硬毛,齿锥形,长1.5mm~2mm,后齿较长,花后花萼增大 戍瓮状,纵肋十分清晰。花冠白色,下唇有紫点,外被白色柔毛,内面在喉部被短柔毛,长约7.5mm, 冠筒极细,径约0.3mm,自萼筒内骤然扩展成宽喉,冠檐二唇形,上唇短,长约2mm,宽约3mm,先端 具浅凹,下唇3裂,中裂片近圆形,长约3mm,宽约4mm,基部心形,边缘具粗牙齿,侧裂片圆裂片状。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雄蕊内藏,花丝扁平,无毛。花柱线形,先端2等裂。花盘杯状,裂片明显。子房无毛。小坚果卵形, 几三棱状,灰褐色,长约1.7mm,径约1mm。花期7月~9月,果期9月~10月。 5历史沿革 5.1品种沿革 汉代《神农本草经》载:“假苏味辛,温。主治寒热,鼠瘘,瘰疬生疮,结聚气破散之,下瘀血, 除湿痹。一名鼠蓂。”与今之荆芥用于感冒,头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的功能主治有所相同,但《神 农本草经》中并未记载其原植物及药材的形态特征。 魏晋《吴普本草》记载:“假苏,一名鼠蓂;一名鼠实;一名姜芥;一名荆芥。叶似落藜而细。蜀 中生啖之。”首次出现了荆芥植物形态的描述,即叶片与落藜相似但细。宋向文等人多年的调研发现, 河南、安徽等地有栽培的植物罗勒O.basilicumL.并有初夏食其嫩头的传统习惯,当地农民就称其为 “荆芥”,因此认为汉唐时期荆芥基原为唇形科植物罗勒O.basilicumL.。 唐代《新修本草》:“假苏,味辛,温,无毒。主寒热鼠瘘,瘰疬生疮,此药,即菜中荆芥是也,姜、 荆声讹矣。先居草部中,今人食之,录在菜部也。”此书中同样记载“菜中荆芥”,结合《吴普本草》记 载:“蜀中生啖之”,可确定此一时期假苏的基原也为唇形科植物罗勒O.basilicumL.。《本草拾遗》 记载:“按张鼎《食疗本草》云:荆芥一名析蓂。《本草》既有荆芥,又有析蓂,如此二种,定非一物。 析蓂是大荠,大荠是葶苈子,陶、苏大误;与假苏又不同,张鼎亦误尔”。对陶弘景、苏颂及张鼎所记 述的荆芥基原进行了勘误,指出荆芥和析蓂并非一物,据考证析蓂(现作菥蓂)为十字花科植物菥蓂 ThiaspiarvenseL.。 宋代苏颂《本草图经》记载荆芥:“假苏,荆芥也。生汉中川泽,今处处有之。叶似落藜而细,初 生香辛可啖,人取作生菜。”,此处所说的“假苏,荆芥也”应同汉唐时期所认为荆芥的基原唇形科植物 罗勒O.basilicumL.一致。 明代《救荒本草》记载:“茎方窊面,叶似独扫叶而狭小,淡黄绿色,结小穗,有细小黑子锐圆, 多野生,以香气似苏,故名假苏。”书中对荆芥叶片描述“叶似独扫”、对种子描述“有细小黑子锐圆” 以及所附图的荆芥植物形态,可以确定此书中荆芥基原为今正品荆芥S.tenuifoliaBriq.。李时珍通 过实地观察,在《本草纲目》中对于荆芥的形态做了增补描述“假苏生汉中川泽。今处处有之荆芥原是 野生,今为世用,遂多栽莳。二月布子生苗,炒食辛香。方茎细叶,似独帚叶而狭小,淡黄绿色。八月 开小花,作穗成房,房如紫苏房,内有细子如葶苈子状,黄赤色,连穗收采用之”。表明荆芥生命力顽 强,分布广泛,并且此时期荆芥开始出现栽培,并对其栽培方式及原植物形态进行了描述,可断定这一 时期所用荆芥的基原为唇形科植物荆芥S.tenuifoliaBriq.。 清代《本草思辨录》、《本草乘雅半谒》、《本草备要》、《本草从新》、《本草三家合注》、《本草述钩元》 中均有记载荆芥原植物形态特征,但多引用前人所言。而《植物名实图考长编》、《本草崇原集说》中同 样引用了前人对于荆芥植物形态的描述。 民国以来本草学家对于荆芥原植物的考证大体一致,但《药物出产辨》中记载一伪品:“荆芥产江 西。红梗者更佳。其次浙江杭州府。再次湖北广城。广东产者名土荆芥。全无辛香,不通用。”这里所 说的“红梗者更佳”应指荆芥,《中国植物志》上记载荆芥“茎下部的节及小枝基部通常微红色”;所记 载的伪品“土荆芥”完全没有辛香之气,可知此广东产的土荆芥并非正品荆芥,同时也不是藜科藜属土 荆芥C.ambrosioidesL.。1959年《药材资料汇编》记载荆芥:“唇形科一年生草本,茎直立,叶作 长披针形,端尖锐,别有五小叶成鳍状,叶腋歧生分枝,初夏间梢端开淡红色唇形花气芳香如樟味,种 籽细小”。该书中描述荆芥形态特征与当代所用正品基原荆芥形态一致。《中药材品种论述》:“荆芥与香 薷,目前市售荆芥的主要品种为荆芥SchizonepetatenuifoliaBriq.,系一年生草本,茎直立,四方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形全国广有分布,可视为荆芥之正品。……并在应用中注意总结疗效”。对比了荆芥和香薷的来源、形 态,讨论了两者相互混用的的情况,通过对于荆芥基原拉丁学名、形态的相关记载,可知当时所用荆芥 为今之荆芥。《全国中草药汇编》和《新编中药志》(第五卷)所收载之荆芥均为唇形科植物荆芥S. tenuifoliaBriq.。 综上所述,古今本草文献中可知荆芥基原发展也在不断变迁中,随着历史的发展,对于荆芥基原的 认识越来越清楚,逐渐订正为荆芥S.tenuifoliaBriq.。 5.2产地沿革 魏晋时期,《吴普本草》记载:“蜀中生啖之”,“蜀中”今之四川,提示荆芥最早产自四川一带,根 据记载当时就有野生品和栽培品之分。南北朝至明清代时期,诸多本草著作有记载“生汉中”,例如《名 医别录》记载:“假苏,无毒,一名姜芥,生汉中”,“汉中”即今之陕西、甘肃、四川等地,可见当时 荆芥的主产区为陕西一带。民国至今,荆芥分布范围广泛,对于荆芥产地的记载很多涉及全国范围内, 分栽培品和野生品。《增订伪药条辨》中记载了当时的道地产区为江苏,即“处处有之,本系野生,今 多栽种。炳章按:荆芥,三月出新。江南孟阿陆宛产者,茎细短,穗多色绿,为最佳。太仓出者,穗多 气香,亦佳。萧山龙山出者,梗粗叶绿,穗少气香,略次。江西、山东产者,梗粗,穗红,不香;南京 出,性硬,皆极次。其他各处皆出,总要梗红穗多,叶绿气香者为道地”。《药物出产辨》记载:“荆芥 产江西。红梗者更佳。其次浙江杭州府。再次湖北广城。广东产者名土荆芥。全无辛香,不通用”。《药 材资料汇编》记载:“主产于江苏太仓,称太仓荆芥,杭州笕桥所产称杭荆芥,苏北海门南通各地所产 称苏北荆芥,江苏丹阳孟河亦有产。以上各地所产荆芥,均为家种。安徽、江西、湖北、四川、河南、 陕西、山东、山西、河北各地都有野生”。此一时期大多书籍记载江苏产的荆芥质量最优,而只是简单 记载荆芥也产自河北。《中国植物志》中记录:“黑龙江、辽宁、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 四川(城口、南川)、贵州诸省均有野生,浙江、江苏、福建、云南等省均有栽培;生于山坡路边或山 谷、林缘,海拔540m~2700m。”。说明荆芥主要分布于东亚地区。 1999年《中华本草》记载了河北为裂叶荆芥的道地产区:“裂叶荆芥主产于河北等地”,河北安国, 古称祁州,药业历史源远流长,素有“药都、天下第一药市”之称,而荆芥为著名的“八大祁药”之一, 被称为“祁荆芥”。《河北省中药资源发展报告》中记载:“河北省是我国荆芥的主产地之一,祁荆芥作 为安国的‘八大祁药’之一,是河北省的道地药材。”在安国地区的祁州药市街道、西佛落乡、西安国 城乡、石佛镇、北段村乡、明官店乡等区域均有大量的祁荆芥栽培。《祁州中药志》对荆芥的记载:“此 品为常

.pdf文档 T-HBYY 0092-2025 河北省道地药材 祁荆芥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HBYY 0092-2025 河北省道地药材 祁荆芥 第 1 页 T-HBYY 0092-2025 河北省道地药材 祁荆芥 第 2 页 T-HBYY 0092-2025 河北省道地药材 祁荆芥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01 01:25:1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