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团体标准 T/HBYY0072—2025 河北省道地药材半夏 2025-06-17发布 2025-06-17实施 河北省医药行业协会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河北省中药材学会、河北省中医药发展中心、河北省中药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共同提出。 本文件由河北省医药行业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河北省种子总站、石 家庄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灵娣、刘铭、姜涛、温春秀、齐琳琳、杨卫宵、田伟、贾东升、欧阳艳飞、 靳爱红、吴楠、李晓东、陈虎、何培、刘明晨、李鑫、张萌、徐亚会、王逸涵、马晓丽、王颖、谢晓亮。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河北省道地药材半夏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道地药材半夏的来源及形态、历史沿革、道地产区及生境特征、质量特征。 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道地药材半夏的生产、销售、鉴定及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3术语和定义 3.1 半夏Banxia 产于河北安国市、定州市及周边地区的半夏。 4来源及形态 4.1来源 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ternata(Thunb.)Breit.的干燥块茎。 4.2形态特征 块茎圆球形,直径1~2厘米,具须根。叶2~5枚,有时1枚。叶柄长15~20厘米,基部具鞘,鞘内、 鞘部以上或叶片基部(叶柄顶头)有直径3-5毫米的珠芽,珠芽在母株上萌发或落地后萌发;幼苗叶片 卵状心形至戟形,为全缘单叶,长2~3厘米,宽2~2.5厘米;老株叶片3全裂,裂片绿色,背淡,长圆 状椭圆形或披针形,两头锐尖,中裂片长3~10厘米,宽1~3厘米;侧裂片稍短;全缘或具不明显的浅 波状圆齿,侧脉8-10对,细弱,细脉网状,密集,集合脉2圈。花序柄长25~30(~35)厘米,长于叶 柄。佛焰苞绿色或绿白色,管部狭圆柱形,长1.5~2厘米;檐部长圆形,绿色,有时边缘青紫色,长4~ 5厘米,宽1.5厘米,钝或锐尖。肉穗花序:雌花序长2厘米,雄花序长5~7毫米,其中间隔3毫米;附属 器绿色变青紫色,长6~10厘米,直立,有时“S”形弯曲。浆果卵圆形,黄绿色,先端渐狭为明显的花 柱。花期5-7月,果8月成熟。 5历史沿革 5.1品种沿革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半夏之名始见于《礼记·月令》:“仲夏之月,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堇荣……五月半夏生。 盖当夏之半也,故名”。郑玄注:“半夏,药草。”《急就篇》卷四:“半夏皂荚艾橐吾,”颜师古注: “半夏,五月苗始生,居夏之半,故为名也。”仲夏一般是指阴历五月份,故半夏是因为生于夏历五月 而得名,此后一直沿用该名。然而此半夏与后世所用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生于二月的生物学特性不符,因 此先秦时药用半夏品种存疑。 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将半夏列为下品,但是该书仅简单记述了半夏的性味功效, 而未见对植物形态和药材性状的描述。 至魏《吴普本草》云:“生微丘,或生野中,叶三三相偶,二月始生,白华圆上。”其描述较为简 单,也未见地下药用部分记载,但是“叶三三相偶,二月始生,白华圆上”。这已经基本符合今用天南 星科半夏Pinelliaternate(Thunb.)Berit.特征。 唐代《本草拾遗》曰:“高一二尺,生泽中熟地。根如小指正圆,所谓羊眼半夏也。”关于“高一 二尺”,《图经本草》注天南星云:“陈藏器云:半夏高一二尺,由跋高一二寸,此正误,相反言也。 今由跋苗高一二尺,半夏高一二寸,亦有盈尺”。据此可见,在当时已出现由跋、半夏混淆的现象, 然而半夏特征及其明显,两者差别较大,所谓羊眼半夏如《图经本草》言:“其生平泽者甚小,名羊眼 半夏。”即是指半夏之小者。 宋代《图经本草》言:“二月生苗一茎,茎端出三叶,浅绿色,颇似竹叶而光,江南者似芍药叶。 根下重生,上大下小,皮黄肉白,五月、八月内采根,……。一云五月采者虚小,八月采者实大。然以 圆白,陈久者为佳”。《图经本草》对半夏的描述较为详细,并且首次提出半夏的叶形有竹叶形和芍药 形两者不同,对于地下药用部位提出“上大下小,皮黄肉白”判断,并且指出“八月采者实大。然以圆 白陈久者为佳”的药用标准。 清代《本草详节》曰:“半夏,一茎三叶,高二三寸,八月采根”。《植物名实图考》曰:“半夏, 所在皆有,有长叶、圆叶二种,同生一处,夏亦开花,如南星而小,其梢上翘似蝎尾。半夏,一茎三叶, 诸书无异词。”吴其浚在《图经本草》上又增加半夏的叶形有长叶形和圆叶形两者,并且指出半夏与天 南星形状大小的差异。现代研究表明半夏基本叶型有桃叶型、竹叶型、柳叶型、芍药叶型,其变化没有 规律,甚至在同一居群中都可看到多种叶形,所以“有长叶、圆叶二种,同生一处”具有科学道理。 自唐代开始,开始出现以天南星科植物虎掌、由跋、天南星冒充半夏的现象。《新修本草(辑复本)》 对半夏、由跋、虎掌混淆现象进行了阐述,曰:“处处有,生平泽中者名羊眼半夏,以圆白为胜,然江 南产者大乃径寸,南人顷来互用,形状功效迥异。”询问南人,曰:“苗为由跋,陶注云虎掌极似半夏, 于此注中似说由跋,事混淆,陶终不识。唐宋以来虽然存在半夏混淆品,但半夏沿袭至今的典型植物特 征较为清晰,如《吴氏本草经》载:“叶三三相偶。”再如《蜀本草》、《本草图经》中云:“茎端三 叶,苗一茎,有二根相重,上小下大,五月采则虚小,八月采实大。”《本草图经》进行了补充,言: “二月生茎端出三叶,浅绿色,颇似竹叶,江南产者似芍药叶,苗一茎。”结合《证类本草》、《御制 本草品汇精要》、《本草纲目》、《植物名实图考》附图,自魏晋以来本草对半夏形态的描述与现时半 夏Pinelliaternate(Thunb.)Berit.品种应该完全一致。 5.2产地沿革 《神农本草经》首次记载:“半夏,生微丘或生野中”,简单介绍了半夏的生长环境,并未记载产 地。 南北朝时期《名医别录》记载半夏产地“生槐里川谷。”《本草经集注》记载:“槐里属扶风,今 第一出青州,吴中亦有,以肉白者为佳,不厌陈久。”槐里为今陕西兴平东南,扶风约为今陕西永寿、 礼县、户县以西、秦岭以北地区;青州在山东中部,约指泰山以东至渤海的一片区域:吴中,泛指春秋 时吴地,即今江苏、上海大部及安徽、浙江两省部分地区。 宋朝《图经本草》曰“半夏生槐里川谷,今在处有之,以齐州者为佳,二月生苗,一茎,茎端出三 叶,浅绿色,颇似竹叶而光,江南者似芍药叶。根下相重生,上大下小……”,齐州指现在山东济南。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明《御制本草品汇精要》记载:“道地:齐州者为佳。” 清《植物名实图考》曰:“半夏,所在皆有,……乃以鹊山为佳”,鹊山位于今山东济南市北。 民国陈仁山《药物出产辨》载,半夏“产湖北荆州为最”。《中国药学大辞典》记载》:“半夏产 湖北荆州为最,其次湖南常德,又其次则云南、四川、安徽”,明确指出半夏的产地在湖北。 《中国中药区划》记载:“半夏野生分布在我国东部湿润、半湿润暖温带以及北、中亚热带地区, 全国野生蕴藏量约1340万公斤……其中蕴藏量10万公斤以上的有河北易县,安徽宁国、阜南,山东莱 阳,湖北襄阳,四川营山,甘肃清水。” 《中国常用中药材》记载:“半夏主要分布于湖北、河南、安徽、山东、四川、甘肃,浙江、湖南、 湖北、江苏、河北、江西、陕西、山西、福建、广西、贵州、云南亦有分布。” 半夏主产于四川、湖北、安徽、河北等地,半夏喜欢温和、湿润的环境,广泛分布于中国长江流域 以及东北、华北等地区。河北、河南等产区由于近年来发展了适宜栽培的柳叶型栽培种,半夏种植面积 不断扩大,目前河北种植面积超过5万亩,已经成为当地优势特色产业的中药材品种。 产地沿革见表1。 表1半夏产地沿革 年代 出处 产地及评价 秦汉 《神农本草经》半夏,生微丘或生野中。 南北朝《名医别录》 生槐里川谷。 《本草经集注》槐里属扶风,今第一出青州,吴中亦有,以肉白者为佳,不厌 陈久。 宋 《图经本草》半夏生槐里川谷,今在处有之,以齐州者为佳,二月生苗,一 茎,茎端出三叶,浅绿色,颇似竹叶而光,江南者似芍药叶。 根下相重生,上大下小。 明《御制本草品汇精要》道地:齐州者为佳。 清 《植物名实图考》半夏,所在皆有,……乃以鹊山为佳。 民国《药物出产辨》产湖北荆州为最。 《中国药学大辞典》半夏产湖北荆州为最,其次湖南常德,又其次则云南、四川、 安徽。 现代《中国中药区划》半夏野生分布在我国东部湿润、半湿润暖温带以及北、中亚热 带地区,全国野生蕴藏量约1340万公斤……其中蕴藏量10万公 斤以上的有河北易县,安徽宁国、阜南,山东莱阳,湖北襄阳, 四川营山,甘肃清水。 《中国常用中药材》半夏主要分布于湖北、河南、安徽、山东、四川、甘肃,浙江、 湖南、湖北、江苏、河北、江西、陕西、山西、福建、广西、 贵州、云南亦有分布。 6道地产区及生境特征 6.1道地产区 河北省安国市、定州市及周边地区。 6.2生境特征 半夏分布在海拔2500m以下,对土壤要求不严,常见于草坡、荒地、玉米地、田边或疏林下,为旱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地中的杂草之一。喜暖温潮湿,耐寒,耐荫蔽。 属温带季风气候区,春季平均气温3.2℃,夏季平均气温32.2℃,秋季平均气温-3.3℃,全年极端 最低气温-23℃,极端最高气温41℃。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雨、热同季

.pdf文档 T-HBYY 0072-2025 河北省道地药材 半夏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HBYY 0072-2025 河北省道地药材 半夏 第 1 页 T-HBYY 0072-2025 河北省道地药材 半夏 第 2 页 T-HBYY 0072-2025 河北省道地药材 半夏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01 01:24:37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