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团体标准 T/HBYY0069—2025 河北省道地药材艾 2025-06-17发布 2025-06-17实施 河北省医药行业协会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河北省中药材学会、河北省中医药发展中心、河北省中药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共同提出。 本文件由河北省医药行业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河北中医药大学、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石家庄药 道科技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郑玉光、郭龙、裴林、张丹、薛紫鲸、何培、常雅晴。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河北省道地药材艾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河北省道地药材艾的来源及形态、历史沿革、道地产区及生境特征、质量特征。 本文件适用于指导河北省道地药材艾的生产、销售、鉴定及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3术语和定义 3.1 艾Ai 产于河北省安国市、馆陶县及周边地区的艾叶,多为栽培品。 4来源及形态 4.1来源 菊科植物艾ArtemisiaargyiLévl.etVant.的干燥叶。 4.2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株有浓烈香气。主根明显,侧根多;有横走的地下根状茎及营养枝。茎常单生, 高90~220cm,直径0.5~1.5cm,有明显纵棱,基部稍木质化,上部草质,并有短的分枝,枝长果期 可达30~50cm;茎、枝均被灰白色蛛丝状柔毛。叶厚纸质,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并有白色腺点与小 凹点,背面密被灰白色蛛丝状密绒毛;基生叶具长柄,花期萎谢;茎下部叶近圆形或宽卵形,1~2回 羽状深裂或第一回全裂,每侧具小裂片2~3枚,小裂片椭圆形,每侧有2~3枚小裂齿,叶柄长3~7cm; 中部叶卵形、三角状卵形或近菱形,长5~8cm,宽4~7cm,一(至二)回羽状深裂至半裂,每侧裂 片2~3枚,第一对裂片深裂明显,裂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5~7cm,宽1.5~3.5cm,不再分裂 或每侧有1~2枚缺齿,叶基部宽楔形渐狭,叶脉明显,在背面凸起,叶柄长2~5cm,基部通常可见明 显假托叶;上部叶与苞片叶羽状半裂、浅裂或3深裂或3浅裂,或不规则裂,或不分裂,而为椭圆形、 长椭圆状披针形、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通常无假托叶或假托叶极小。分枝上叶披针形,全缘。头状 花序椭圆形,直径2.5~3(~3.5)mm,无梗或近无梗,每数枚至10余枚在分枝上排成小型的穗状花序 或复穗状花序,并在茎上通常再组成狭窄、尖塔形的圆锥花序,花后头状花序下倾;总苞片3~4层, 覆瓦状排列,外层总苞片小,草质,卵形或狭卵形,背面密被灰白色蛛丝状绵毛,边缘膜质,中层总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苞片较外层长,长卵形,背面被蛛丝状绵毛,内层总苞片质薄,背面近无毛;花序托小;雌花6~10 朵,花冠狭管状,檐部具2裂齿,紫色,花柱细长,伸出花冠外甚长,先端2叉;两性花8~12朵,花冠 管状或高脚杯状,外面有腺点,檐部紫色,花药狭线形,先端附属物尖,长三角形,基部有不明显的 小尖头,花柱与花冠近等长或略长于花冠,先端2叉,花后向外弯曲,叉端截形,并有睫毛。瘦果长卵 形或长圆形。花果期7~10月。 5历史沿革 5.1品种沿革 艾用于治病始载于战国或战国之前成书的《五十二病方》;《黄帝内经》亦有记载,以“艾叶”之 名入药始载于《名医别录》:“艾叶,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其性味 功效与当今艾叶类似。 唐代《新修本草》记载:“艾叶,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一名 冰台,一名医草。生田野。三月三日采,曝干。作煎勿令见风。”宋代苏颂《本草图经》:“茎类蒿,而 叶背白,以苗短者为佳。三月三日,五月五日采叶暴干,经陈久方可用。”是最早描述艾叶植物形态的 书籍。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对艾叶的植物形态也有详细的描述。时珍曰:“艾叶本草不著土产, 但云生田野。二月宿根生苗成从,其茎直生,白色,高四五尺。其叶四布,状如蒿,分为五尖,桠上 复有小尖,面青背白,有茸而柔厚。七八月叶间出穗如车前穗,细花,结实累累盈枝,中有细子,霜 后始枯。皆以五月五日连茎刈取,暴干收叶。”后《本草乘雅半偈》记载:“生山谷田野间,蕲州者最 贵,四明者亦佳。春时宿根再发,布地生苗,如蒿作丛,茎直上,高四五尺,叶四布,具五尖九尖者 胜,桠上复有小尖,面青背白,八月叶间后出穗,细花结实,累累盈枝,中有细子,霜后始枯,著草 类也。”文中记载的蕲州为今湖北蕲春,四明即今浙江宁波及郸县附近。《祁州中药志》中记载:“祁艾, 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argyiLévl.etVant.的干燥叶,……叶羽状深裂,互生,裂片卵形至披针形, 边缘具粗锯齿,有腺点和稀疏白色软毛。夏秋季开花。头状花序,排成复总状。花冠细弱,中央为两 性花,均为红色的管状花。瘦果长圆形,无毛。”《中国道地药材》记载:“别名:祁艾、艾捲,菊科 (Compositae)植物艾ArtemisiaargyiLévl.etVant.多年生草本。茎中部以上有分枝,全株或多或 少被灰白色软毛。基生叶花期凋谢,茎生叶规则互生;叶片上面深绿色,有腺点和稀疏白色软毛;下 面灰绿色,密被灰白色绒毛。头状花序多数,密集成总状;总苞4~5层,密被白色绵毛,边缘膜质; 两性花与雌花等长,均为红色臂状花。瘦果长圆形,无毛。花期8~9月,果期10~11月。” 综上所述,本草所述艾的植物形态与今之菊科植物艾ArtemisiaargyiLévl.etVant.原植物特征 一致,说明古今药用艾当为同一基原。 5.2产地沿革 宋代《本草图经》记载:“艾叶,旧不著所出州土,但云生田野。今处处有之,以复道(及四明) 者为佳。云此种灸病尤胜,初春布地生苗,茎类蒿,而叶背白,以苗短者为佳。三月三日、五月五日 采叶,暴干,经陈久方可用。”以当时的河南复道(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和浙江四明(今浙江宁波及 郸县附近)所产艾叶为道地药材。 明代《本草纲目》载:“艾叶本草不着土产,但云生田野。宋时以汤阴复道者为佳,四明者图形。…… 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此草多生山原。”其中复道即为今河 南安阳市汤阴县,蕲州为今湖北蕲春,四明为今浙江宁波及郸县附近。《本草蒙筌》记载:“各处田野 有,以复道者为佳;初春布地生,与草蒿状颇类。”文中复道即为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河北安国作为 祁艾的道地产区最早记载于明代崇祯《祁州志》,在物产中记载:“蒿、艾、莠”。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到了清代时期,《本草乘雅半偈》记载:“蕲州贡艾叶,叶九尖,长盈五、七寸,厚约一分许,岂 唯力胜,堪称美艾。生山谷田野间,蕲州者最贵,四明者亦佳。”艾叶的道地产区由河南复道、浙江四 明变迁为湖北的“蕲州”(今湖北蕲春),其原因主要是刘文泰、陈嘉谟等众多医家对蕲艾的推崇,李 时珍《本草纲目》收载的影响以及蕲艾临床疗效等因素促进了蕲艾的地位。同时期因河北安国(古称 祁州)的艾叶品种优良,开始以“祁艾”声誉渐传,清宫医案及清《祁州志》的“物产”中均有记载。 赵燏黄在《祁州药志》及《本草药品实地之观察》中亦有论述,并言“北方药肆以河北祁州产者 为上品称曰祁艾,与时珍所述之蕲艾,音同而地不同也。”之后的《祁州中药志》及《中国道地药材》 亦收载祁艾,《中国道地药材》提出“河北安国的祁艾与湖北蕲春的蕲艾道地特性有待比较”。梅全喜 在《艾叶考证拾零》中表示从明代《本草品汇精要》到1989年出版的《中国道地药材》近500年间,艾 叶的道地产地从“明州”、“蕲州”变迁为今天的“祁州”“蕲州”,祁州已被确定为艾叶的道地产地。 2020年,“馆陶艾草”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对古今艾叶产地沿革进行梳理,发现艾叶产地以河北、河南、湖北等地为主,主要生长于田野、 山原;其中河北安国所产艾叶品种优良,称为“祁艾”。产地沿革见表1。 表1祁艾产地沿革 年代 出处 产地及评价 宋 《本草图经》艾叶,旧不著所出州土,但云生田野。今处处有之,以复道者为佳。云此 种灸病尤胜,初春布地生苗,茎类蒿,而叶背白,以苗短者为佳。三月三 日、五月五日采叶,暴干,经陈久方可用(复道为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 明《本草纲目》艾叶本草不着土产,但云生田野。宋时以汤阴复道者为佳,四明者图形。…… 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相传他 处艾灸酒坛不能透,蕲艾一灸则直透彻,为异也。此草多生山原(复道为 今河南安阳市汤阴县,蕲州为今湖北蕲春,四明即今浙江宁波及郸县附近) 《本草蒙笙》各处田野有,以复道者为佳;初春布地生,与草蒿状颇类(复道为今河南 安阳市汤阴县) 崇祯《祁州志》 物产:蒿、艾、莠 清《本草乘雅半偈》蕲州贡艾叶,叶九尖,长盈五、七寸,厚约一分许,岂唯力胜,堪称美艾。 生山谷田野间,蕲州者最贵,四明者亦佳(蕲州为今湖北蕲春,四明即今 浙江宁波及郸县附近) 《本草害利》 蕲州艾为上,煎服宜鲜者(蕲州为今湖北蕲春) 乾隆《祁州志》 物产:蒿、艾、莠 现代《祁州中药志》 祁艾: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argyiLevl.etVant.的干燥叶 《中国道地药材》别名蕲艾、祁艾。现时所用之艾多就地取材,河北安国的祁艾和湖北薪春 的蕲艾道地特性有待比较研究 《本草药品实地之观 察》现今北方药肆中之艾,以河北祁州产者为上品称曰祁艾,与时珍所述之蕲 艾,音同而地不

.pdf文档 T-HBYY 0069-2025 河北省道地药材 艾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HBYY 0069-2025 河北省道地药材 艾 第 1 页 T-HBYY 0069-2025 河北省道地药材 艾 第 2 页 T-HBYY 0069-2025 河北省道地药材 艾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01 01:24:3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