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T/HBCIA045-2025 1ICS65.020.99 CCSB20 TSCY 河北省特色产业协会团体标准 T/HBCIA045-2025 盐碱地旱碱麦-高粱两熟 生产技术规程 2025-06-13发布 2025-06-13实施 河北省特色产业协会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HBCIA045-2025 2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要求和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河北省特色产业协会杂粮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文件由河北省特色产业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河北禾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沧州市 农林科学院、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农业农村发展局、中国作物学会粟类作物专业委员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崔纪菡、赵宇、李顺国、赵文庆、李明银、刘婧婧、宋立荣、魏志 敏、张笑笑、夏雪岩、刘猛、王京新、杜久军、刘会静。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HBCIA045-2025 3盐碱地旱碱麦-高粱两熟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盐碱地旱碱麦-高粱两熟生产技术规程的术语与定义、旱碱麦生产技术和 高粱生产技术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东部环渤海盐碱地(含盐量≤3‰)旱碱麦、高粱两熟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 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 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15671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499旋耕机作业质量 NY/T1628玉米免耕播种机作业质量 NY/T2914黄淮冬麦区小麦栽培技术规程 DB13/T2366冬小麦播后镇压技术规程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旱碱麦(drought-saltresistantwheat) 旱碱麦是一种适应干旱、盐碱化土壤环境的小麦品种。 种植在土壤含盐量为1‰~3‰的河北省东部环渤海平原盐碱干旱生态类型区(以黄骅市 及周边地区为代表)的冬小麦。 4旱碱麦生产 4.1播前准备 4.1.1底肥 亩施腐熟有机肥1500kg~2000kg或者商品有机肥300kg~500kg;含腐殖酸、复合酶、 枯草芽孢杆菌的复合生物改良肥20kg~40kg;硫基复合肥(N-P2O5-K2O=18-20-7,总养分 ≥45%)30kg~40kg。肥料的使用应符合NY/T496的规定。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HBCIA045-2025 44.1.2整地 采用深翻+旋耕的方式,每3年深翻一次,深度≥30cm。播前结合施底肥旋耕,耕深≥ 15cm,作业质量应符合NY/T499中的规定。 4.2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 4.2.1品种选择 选择国家或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适宜本区域种植的旱碱麦品种,如:捷麦19、 沧麦6005等。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规定。 4.2.2种子处理 针对当地主要地下害虫及土传病害,选用低毒的农药包衣或拌种,种子包衣质量应符合 GB/T15671规定。 4.3播种 4.3.1播期 最佳播期为10月5日至10月25日。 4.3.2播量 最佳播期内,亩播量15kg,每推迟1d,播量增加0.5kg,最大亩播量不超过22.5kg。 4.3.3播种要求 耕层(0cm~20cm)土壤相对含水量65%~75%时即可播种。条播,行距15cm~20cm, 播深3cm~5cm,深浅一致。 4.3.4镇压 播后按照DB13/T2366中的规定机械镇压。 4.4春季管理 4.4.1锄划镇压 返青前进行麦田锄划和镇压。 4.4.2追肥 返青前趁墒顶凌追肥,每亩施纯氮5kg~10kg。 4.4.3病虫害防治 应主要防治锈病、赤霉病、白粉病、蚜虫、吸浆虫、红蜘蛛和麦叶蜂等,重点防治红蜘 蛛和蚜虫,防治方法按照NY/T2914规定执行。 4.5中后期管理 4.5.1喷施叶面肥 在小麦返青、拔节期、抽穗期,每亩叶面喷施100ml~150ml大量元素悬浮液 (N-P2O5-K2O,200g/L)和25g~35g含有复酶的矿源黄腐酸、氨基酸粉剂,兑水15kg~30 kg,在中微量元素易缺乏的区域,宜同步喷施含镁、钙、铁、锌、锰、硼等中微量元素的叶 面肥。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HBCIA045-2025 54.5.2一喷三防 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气候条件,选用适宜的杀虫剂、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小 麦抽穗前和开花后,应叶面喷施各1次。药剂应现配现用,小麦收获前20d内不应用药。 4.6收获 于蜡熟末期至完熟期及时收获。 5高粱生产 5.1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 5.1.1品种选择 选用经过品种登记、适合当地种植、抗逆性强的早熟品种,如冀酿3号、冀酿4号。种 子质量符合GB4404.1规定。 5.1.2种子处理 针对当地主要地下害虫及土传病害,选用低毒的农药包衣或拌种,包衣质量应符合GB/T 15671规定。 5.2播种 5.2.1播期 小麦收获后及时播种。 5.2.2播种方式 采用播种机精量播种,等行距贴茬直播,行距45cm~55cm,黏质土播种深度2cm~3 cm、砂质土3cm~4cm,作业质量符合NY/T1628的规定。播后苗前,喷施异丙甲草胺乳 剂进行土壤喷雾,封闭地皮。 5.2.3播种量 亩播种量0.3kg~0.5kg,亩密度7000株~9000株。 5.2.4种肥 一般每亩施硫基复合肥(N-P2O5-K2O=18-12-15,总养分≥45%)30kg~45kg,含腐殖酸、 复合酶、枯草芽孢杆菌的复合生物改良肥20kg~40kg。 5.3田间管理 5.3.1苗后除草 在高粱苗期进行化学除草,在5叶期可喷施二氯喹啉酸和莠去津。 5.3.2病害防治 利用低毒农药防治黑穗病、锈病、赤霉病等主要病害,采用赤眼蜂生物防治高粱条螟、 玉米螟等虫害,参照GB/T8321相关规定。 5.3.3追肥 在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每亩叶面喷施100ml~150ml大量元素悬浮液肥 (N-P2O5-K2O=200-200-200,g/L)和25g~35g含有复酶的矿源黄腐酸、氨基酸粉剂,兑水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HBCIA045-2025 615kg~30kg,在中微量元素易缺乏的区域,宜同步喷施含镁、钙、铁、锌、锰、硼等中微 量元素的叶面肥。 5.4收获 在蜡熟末期,籽粒含水率下降至20%左右,适时收获。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pdf文档 T-HBCIA 45-2025 盐碱地旱碱麦-高粱两熟生产技术规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HBCIA 45-2025 盐碱地旱碱麦-高粱两熟生产技术规程 第 1 页 T-HBCIA 45-2025 盐碱地旱碱麦-高粱两熟生产技术规程 第 2 页 T-HBCIA 45-2025 盐碱地旱碱麦-高粱两熟生产技术规程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01 01:23:4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