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11.220 CCS B 41 团体标准 T/CVMA 270—2025 鸡寄生虫学剖检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n a parasitological dissection of chickens 2025 - 7 - 10发布 2025 - 7 - 10实施 中国兽医协会 发布 中国兽医协会 CVMA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中国兽医协会 CVMA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VMA 270—2025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 中国兽医协会 团体标准技术委员会 兽医寄生虫 病防治分委 会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兽医协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安徽科技学院、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中农华威制药股份有限 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陆明敏、李祥瑞、严若峰、徐立新、宋小凯、刘欣超、袁橙、游锡火、曾徐浩、 何钦义。 中国兽医协会 CVMA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中国兽医协会 CVMA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VMA 270—2025 1 鸡寄生虫学剖检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鸡寄生虫学剖检的剖检前准备、 粪便检查、剖检操作流程、无害化处理。 本文件适用于鸡的寄生虫学剖检。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8448.1 实验动物 体外寄生虫检测方法 GB/T 18448.7 实验动物 疟原虫检测方法 GB/T 39760 实验动物安乐死指南 SN/T 1225 住白细胞虫病诊断方法 显微镜检查法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剖检前准备 4.1 防护用具、试剂及仪器 4.1.1 工作服(实验服或一次性防护服)、口罩、手套、脚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用具,必要时可使 用特殊个人防护设备。 4.1.2 手术刀柄、手术刀片、手术镊、手术剪、骨剪、解剖针、搪瓷盆、标本瓶等剖检用具与容器。 4.1.3 生理盐水、甘油酒精溶液、 70%乙醇、巴氏液、 10%福尔马林、消毒液等试剂。 4.1.4 体视显微镜、透射显微镜、解剖台、工作台等。 4.2 剖检动物选择 4.2.1 当怀疑鸡群有寄生虫病时,可在发病群体中选择有代表性的鸡只进行剖检。 4.2.2 剖检前应对选择鸡只的特异性症状和病变情况进行检查。应观察羽毛干燥性,鼻孔和眼分泌物 情况,头部、躯体和腿部皮肤病变情况,呼吸异常情况,腹泻和血便情况等。 4.2.3 若出现死亡,发病和死亡(死亡时间不宜超过 24 h)的鸡只都剖检。 4.3 剖检注意事项 中国兽医协会 CVMA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VMA 270—2025 2 4.3.1 在进行完全解剖、检查及采集寄生虫时,应对照附录 A,重点关注各组织、器官和部位可能寄 生的寄生虫种类,并将饲养方式、发病季节、年龄等因素考虑在内。 4.3.2 注意观察寄生虫所寄生部位的病变,对虫体进行计数,为寄生虫病的准确诊断提供依据。病变 组织或含虫组织标本可用 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保存。对有疑问的病变组织应做切片检查。 4.3.3 剖检时应在剖检登记表上详细填写动物种类、品种、年龄、性别、编号、营养状况、临床症状、 剖检病变等信息 ,剖检登记表见附录 B。在采集标本时,将标本采集时的有关情况按标本编号记于登记 表上,宿主的主要病理变化、寄生虫的种类、感染率和感染强度等均做详细记录。 4.3.4 采集的寄生虫标本分别置于不同的容器内,且由不同脏器、部位取得的虫体,应按种类分别计 数且分别保存,均采用双标签,即投入容器中的内标签和在容器外再贴上外标签,最后把容器密封。内 标签可用铅笔书写,标签上应记明畜别、编号、虫体类别、数目以及检查日期等。 5 粪便检查 5.1 基本要求 进行剖检前可先采集粪便 参照附录 C进行虫卵 /卵囊检查、鉴定及计数, 初步确定动物体内寄生虫的 寄生情况,但在剖检时不应忽视未发现特征性虫卵的虫体。 5.2 蠕虫粪便学检查 采集新鲜粪便,使用漂浮法、沉淀法等, 依据虫卵特征等判定吸虫、绦虫、线虫或棘头虫寄生情况。 5.3 原虫粪便学检查 取新鲜粪便,直接做涂片检查有无鸡球虫卵囊等,或经漂浮法等处理提高检出率,并配合革兰氏染 色、抗酸染色、改良抗酸染色、金胺 -酚染色等技术,以助于识别和分类。 6 剖检操作流程 6.1 体外寄生虫采集 6.1.1 体外寄生虫检测按照 GB/T 18448.1 的规定执行。在未剖开胸、腹腔前,先观察羽毛和皮肤上是 否有外寄生虫,如虱、螨、蚤、蜱等。如发现虫体,可镊取虫体置于保存液中。 6.1.2 鸡体虱、鸡羽虱、鸡翅长羽虱、鸡角羽虱、异形角羽虱等虱类: 在泄殖孔、翅膀下方、头(鸡 冠和肉髯)和腿部 等部位采集 ,虱卵常结团粘在羽毛上。采集到的虫体置于标本瓶内饥饿 2-3天后加入 10%福尔马林或 70%酒精保存,将虱卵连羽毛取下保存。 6.1.3 鸡皮刺螨、林禽刺螨、囊禽 刺螨、突变膝螨、鸡膝螨、鸡奇棒恙螨等螨类: 需采螨镜检,根据 形态特征确定螨种类。鸡皮刺螨 在鸡舍栖架上、墙缝内、产蛋箱的接缝处采集;林禽刺螨、囊禽刺螨从 鸡肛门周围的羽毛上采集;突变膝螨刮取足部皮屑(刮至轻微出血)采集,鸡膝螨拔羽毛采集;鸡奇棒 恙螨幼虫 在翅内侧、胸两侧和腿内侧的皮肤上 采集。 6.1.4 鸡冠蚤等蚤类: 在家禽头部皮肤 处采集,如发现虫体,可夹取保存。 中国兽医协会 CVMA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VMA 270—2025 3 6.1.5 波斯锐缘蜱等蜱类: 成虫、若虫在鸡的脚趾部无毛区 采集,幼虫在鸡翼下无毛部 采集。另外, 也可在鸡舍墙缝等环境中采集藏匿软蜱。 采集到的虫体可置于标本瓶内饥饿 7-10天后进行鉴定。 6.2 血液寄生虫检查 通过鸡翅静脉、颈静脉、跖静脉采血或心脏采血等方式采集血液,制作血涂片,吉姆萨或芮氏染色 镜检,按照 GB/T 18448.7 观察血液中有无鸡疟原虫 ,并按照 SN/T 1225 观察有无卡氏住白细胞虫和沙氏 住白细胞虫。 6.3 处死方式 检查体表后,遵循 GB/T 39760 中实验动物安乐死指南的要求与规范 ,选择以下任一方法处死:在密 闭容器内实施 CO2过量吸入;头部进行寰枕关节脱臼;静脉注射巴比妥酸 盐。 6.4 头部检查 检查头部,包括眼、耳、鸡冠、口和喙。在眼结膜内及瞬膜下,检查有无鸡嗜眼吸虫或孟氏尖旋尾 线虫。检查口腔,在口腔内白斑可能由禽毛滴虫感染所引起,应注意收集相应虫体。 6.5 胸腔和腹腔的剖检 打开体腔,剪开大腿与腹部相连的皮肤, 将大腿向外翻压直至髋关节脱臼,使尸体背卧平放于瓷盘 上。剪开颈部皮肤、腹部皮肤,从剑状软骨后缘剪一小口 ,分别由两侧向前沿肋骨和肋软骨的交界处剪 开并小心向前剪断胸骨 ,沿开口处向后打开腹腔,使内脏完全暴露。打开胸腔和腹腔时勿剪破内部脏器 如肠道、肝脏等,分别剥离和摘出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淋巴组织、泌尿生殖系统、心脏等,并注意脏 器是否有异位和病变。 6.6 消化系统检查 6.6.1 基本要求 消化系统区分为食管、嗉囊、腺胃、肌胃、小肠、盲肠、直肠等部分,操作时可切开食管连接前胃 的部位并横断直肠后,从腹中取出整个胃肠道,分别放在单独的容器内 (玻璃缸或搪瓷盆 )。 胃、肠等腔道器官在清水中剪开各脏器,将内容物洗于水中,其黏膜面则在容器内 沾水清洗后 ,仔 细观察是否有虫体埋于黏膜浅层。如果发现有虫,可用挑虫针将虫挑出放在盛有生理盐水的平皿内。洗 下的内容物在容器中多次反复加水沉淀直至水澄清时为止,取少量沉渣和水置于平皿中仔细观察,一直 到全部沉渣检查完为止。 肝脏等实质器官可在水中剪碎或撕碎后,取液体反复沉淀检查。 6.6.2 食管、嗉囊 食道、嗉囊黏膜面应仔细检查。用小刀或载玻片刮取黏膜表层,压在两块载玻片之间检查,当发现 虫体时, 揭开上面的载玻片,用挑虫针将虫体挑出。在食管或嗉囊内可能见有嗉囊筒线虫、旋锐形线虫、 有轮毛细线虫及捻转毛细线虫。 6.6.3 腺胃、肌胃 如在腺胃的黏膜上发现紫红色斑,在透过光线观察时特别明显,可能是寄生在腺胃组织深部的四棱 线虫雌虫, 其雄虫寄生于胃黏膜表面。 此时, 可将黏膜面在容器中用力抹洗并反复沉淀或刮取黏膜粘液, 用放大镜边观察边采集。在腺胃还可见旋锐形线虫。 中国兽医协会 CVMA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VMA 270—2025 4 先观察肌胃角质膜有无虫体,然后撕去角质膜观察膜下是否有虫体。将找到的虫体放于 70%酒精或 巴氏液中。在肌胃中常见小钩锐形线虫寄生。 6.6.4 肠道 从十二指肠开始,把小肠、盲肠及直肠分开。将各段肠管用剪刀剪开,仔细检查肠内容物和黏膜。 如发现有寄生虫应用解剖针 挑取虫体放于 70%酒精或巴氏液内, 尤其注意细小的绦虫, 不要将头节拉断

.pdf文档 T-CVMA 270-2025 鸡寄生虫学剖检技术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CVMA 270-2025 鸡寄生虫学剖检技术规范 第 1 页 T-CVMA 270-2025 鸡寄生虫学剖检技术规范 第 2 页 T-CVMA 270-2025 鸡寄生虫学剖检技术规范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01 01:13:4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