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71.100 CCS G 60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团体标准 T/CSCP 0058-2025 液体脱硫剂性能 评价方法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ethod for liquid desulfurizer 2025-07-14发布 2025-08-14实施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 发 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SCP 0058-2025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 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提出 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中海油(天津)油田化工有限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湖北 精瑜材料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武汉科技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胡廷、陆原、何金杯、周立山、张国欣、刘俊军、付朝阳、魏强、宋晓莉、周 锰、别旭伟、王翔、方培林、黄峰、胡骞。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SCP 0058-2025 1 液体脱硫剂性能评价方法 警示——本文件涉及含 硫化氢气体的使用, 硫化氢为剧毒气体,实验室应按 SY/T 6277 做好安全防 护。使用本文件的人员应进行岗前培训。本文件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 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 液体脱硫剂性能实验室评价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油气田脱除硫化氢的液体脱硫剂性能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 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 6680 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SY/T 6277 硫化氢环境人身防护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有效吸收时间 effective absorption time 从开始鼓入硫化氢标准气至尾气检测硫化氢浓度瞬时达到 20 mg/m3所需的时间, 单位为秒(s)。 3.2 饱和硫容 saturation sulfur capacity 单位质量液体脱硫剂吸收的硫化氢质量,单位为毫克每克( mg/g)。 4 原理 4.1 有效吸收时间测定 将配制好的脱硫剂置于反应管中,鼓入硫化氢标准气,脱硫剂同硫化氢发生反应,随着时间的变 化,部分硫化氢无法迅速反应吸收,即可在尾气中检测出。从开始鼓入硫化氢标准气至尾气硫化氢浓 度 20 mg/m3的时间记录为有效吸收时间,根据有效吸收时间表征液体脱硫剂快速脱硫能力。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SCP 0058-2025 2 4.2 饱和硫容测定 将配制好的脱硫剂置于 U型多孔玻 板吸收瓶内,鼓入硫化氢标准气,当检测到尾气硫化氢浓度同硫 化氢标准气相同时,体系硫化氢吸收达到饱和。称量 U型多孔玻板吸收瓶实验前后的重量,计算得出饱 和硫容来衡量液体脱硫剂的最大硫化氢吸收能力。 5 试剂 取样均应符合 GB/T 6680 的要求。除非另有规定,使用的试剂为分析纯和 GB/T 6682 中规定的三级 水。 5.1 氢氧化钠。 5.2 高纯氮气。 5.3 硫化氢标准气(以氮气为稀释剂) :含量 2 000 mg/m3。 6 仪器 6.1 硫化氢气瓶。 6.2 氮气钢瓶。 6.3 气体流量计 :量程 6 mL/min~60 mL/min。 6.4 在线硫化氢检测仪:电子式 ,测量范围 0 mg/m3~100 mg/m3和测量范围 0 mg/m3~2 000 mg/m3。 6.5 电子天平:量程 0 g~220 g,精确度 0.01 g。 6.6 电子秒表。 6.7 恒温水浴锅: 0 ℃~100 ℃,精确度 0.1 ℃。 6.8 U型多孔玻板吸收瓶: 10 mL。 7 试验方法 7.1 有效吸收时间测试步骤 7.1.1 用蒸馏水将待测脱硫剂配置成质量分数为 25%的稀释液,备用。 7.1.2 用蒸馏水将氢氧化钠( 5.1)配置成质量分数为 10%的稀释液,置于尾气吸收瓶中。 7.1.3 按图A.1所示,采用硅胶管将各部件顺次连接。 7.1.4 称取 100 g(精确至 0.01 g)液体脱硫剂稀释液置于反应管中,开启恒温水浴锅至温度 25 ℃, 预热 30 min。 7.1.5 开启三通阀,将痰气钢瓶同测试系统相连接。打开氮气钢瓶阀门,调节气体减压阀,在各连接点 上涂抹肥皂泡,对系统气密性进行检测,保证各连接点无泄露。 7.1.6 调节三通阀,将气瓶切换至同尾气吸收瓶相连接,关闭氮气钢瓶阀门,打开硫化氢气瓶阀门,调 节气体减压阀及气体流量计,使气体流量稳定为 30 mL/min。 7.1.7 调节三通阀, 将硫化氢气瓶切换至 同测试系统相 连接,硫化氢标准 气(5.3)以 30 mL/min的固 定流量鼓入,同时开启电子秒表计时。 7.1.8 使用在线硫化氢检测仪测定气体穿过液体脱硫剂后的硫化氢浓度,当瞬时硫化氢浓度达到 20 mg/m3时,关闭电子秒表,记录时间,记为有效吸收时间 t,单位为秒( s)。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SCP 0058-2025 3 7.1.9 反应结束后, 关闭硫化氢气 瓶阀门,开启氮气钢瓶,用氮气( 5.2)吹扫管路 5 min,除去残留的 硫化氢气体,依次 关闭氮气钢瓶 阀门和气体减压阀,结束试验。 7.2 饱和硫容 测试步骤 7.2.1 用蒸馏水将待测脱硫剂配置成质量 分数为 25%的稀释液,备用。 7.2.2 用蒸馏水将氢氧化钠( 5.1)配置成质量分数为 10%的稀释液,置于尾气吸收瓶中。 7.2.3 按图A.2所示,采用硅胶管将各部件顺次连接。 7.2.4 用电子天平称取 5 g(精确至 0.01 g)液体脱硫剂稀释液置于 U型多孔玻板吸收瓶内,称取总重 量并记录 M11,设置水浴温度为 25 ℃,预热 30 min,U型多孔玻板吸收瓶上部分作为冷凝回流部分需要 暴露于水面上方。 7.2.5 开启三通阀,将氮气钢瓶同测试系统相连接。打开氮气钢瓶阀门,在各连接点上涂抹肥皂泡,对 系统气密性进行检测,保证各连接点无气体泄露。 7.2.6气密性检测完毕,关闭氮气钢瓶阀门,将硫化氢气瓶同尾气吸收瓶连接,开启硫化氢气瓶阀门, 调节气体减压阀及流量计,控制气体流量为 30 mL/min 。 7.2.7 调节三通阀, 将硫化氢气瓶切换至同装有稀释液的 U型多孔玻板吸收瓶 连接。硫化氢标准 气(5.3) 以 30 mL/min的固定流量鼓入。 7.2.8 采用硫化氢在线检测仪测定气体穿过稀释液后的硫化氢浓度,当瞬时硫化氢浓度达到 2 000 mg/m3时,继续通气 5 min后停止通入硫化氢标准气。切换至氮气 (5.2)吹扫至系统内无残留硫化氢气 体时,依次关闭氮气钢瓶阀门和气体减压阀。取下 U型多孔玻板吸收瓶后用滤纸擦干表面,称量吸收硫 化氢后U型多孔玻板吸收瓶的总重量 M12,硫化氢饱和吸收量 m1= M12-M11。 7.2.9 同样的方法,取 3.75 g蒸馏水做空白硫容实验,实验前后总重量分别为 M01和M02,空白实验硫 化氢饱和吸收量 m0= M02- M01。 7.2.10 饱和硫容以SR计,按式( 1)计算: 𝑆𝑅=𝑚1−𝑚0 5𝑔×0.25 …………………………… (1) 式中: SR——饱和硫容,单位为毫克每克( mg/g); m0——蒸馏水饱和吸收量,单位为毫克 (mg); m1——脱硫剂稀释液饱和吸收量,单位为毫克 (mg)。 8 精密度 以两次平行测定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不应超过 ±5%。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SCP 0058-2025 4 附 录 A (规范性) 试验装置示意图 标引序号说明: 1——硫化氢气瓶 ; 2——硫化氢气瓶阀门 ; 3——氮气钢瓶 ; 4——氮气钢瓶阀门; 5——减压阀; 6——气体流量计 ; 7——三通阀; 8——反应管; 9——硫化氢在线检测仪 ; 10——恒温水浴锅; 11——缓冲瓶; 12、13——尾气吸收瓶。 A.1 脱硫剂有效吸收时间测试装置示意图 标引序号说明: 1——硫化氢气瓶 ; 2——硫化氢气瓶阀门 ; 3——氮气钢瓶 ; 4——氮气钢瓶阀门; 5——减压阀; 6——气体流量计 ;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SCP 0058-2025 5 7——三通阀; 8——U型多孔玻板吸收瓶; 9——硫化氢在线检测仪 ; 10——恒温水浴锅; 11——缓冲瓶; 12、13——尾气吸收瓶。 A.2 脱硫剂饱

.pdf文档 T-CSCP 0058-2025 液体脱硫剂性能评价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T-CSCP 0058-2025 液体脱硫剂性能评价方法 第 1 页 T-CSCP 0058-2025 液体脱硫剂性能评价方法 第 2 页 T-CSCP 0058-2025 液体脱硫剂性能评价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9-01 01:11:2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