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19.060 N 71 备案号:40615—20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9397-2013 代替JB/T9397—2002 拉压疲劳试验机 技术条件 Tension-compression fatigue testing machines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2013-04-25发布 2013-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 和 国 机械行业标准 拉压疲劳试验机技术条件 JB/T93972013 *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百万庄大街22号 邮政编码:100037 * 210mmX297mm?1.5印张·44千字 2014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定价:24.00元 * 书号:15111·10959 网址:http://www.cmpbook.com 编辑部电话: (010)88379778 直销中心电话: (010)88379693 封面无防伪标均为盗版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JB/T9397--2013 目 次 前言 III 1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术语和定义、符号与说明, 3.1术语和定义.. 3.2符号与说明.. 4技术要求. 4.13 环境与工作条件 4.2 加力系统. 4.3 力指示装置 4.4 测力系统. 引伸计系统. 4.5 4.6 幅频特性.. 4.7 循环力波形. 4.8 夹持装置... 4.9 计数装置. 其他部件. 4.10 4.11 超载性能.. 4.12 安全保护装置. 4.13 机械安全与电气安全 4.14耐运输颠簸性能.. 4.15其他要求 5检验方法.. 5.1 试验条件 检验用器具 5.2 5.3 加力系统和力指示装置的检测, 5.4 测力系统的检测 5.5 循环力的检测 5.6 引伸计系统的检测, 11 5.7 控制方式转换、校准功能和幅频特性的检测 12 5.8 循环力波形的检查, 12 5.9 夹持装置的检测. 12 5.10计数装置的检测. 13 5.11 其他部件的检查. 13 5.12 超载性能的检查. 13 5.13 安全保护装置的检查 13 5.14 机械安全与电气安全的检测 13 5.15耐运输颠簸性能的试验, 14 I JB/T9397-—2013 5.16其他要求的检测 14 6检验规则. 14 6.1出厂检验。 6.2型式检验, .14 6.3判定规则. 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附录A(规范性附录)同轴度的替代检测方法 A.1检验用器具 .16 A.2 同轴度校验棒的制备, A.3 检测方法 17 图1力循环示意图 图A.1 同轴度校验棒示意图. 图A.2 同轴度检测仪电阻应变片贴片位置 17 图A.3受力同轴度曲线走势图 18 表1符号、单位与说明... 表2循环力特性及技术指标和要求 表3引伸计系统的级别和各项允许误差 表4Fa,max<Fmax(Fa,max~0.5Fmax)的拉力(或压力)试验机(适用于多个力范围的试验机) .9 表5Fa,max<Fmax(Famax~0.5Fmax)的拉压试验机(适用于多个力范围的试验机) 表6Fa.max=Fmax的拉压试验机(适用于多个力范围的试验机) .9 表7Fa,max<Fmax(Fa,max~0.5Fmax)的仅一个力范围的拉力(或压力)试验机. 9 表8Fa,max<Fmax(Fa,max~0.5Fmax)的仅一个力范围的拉压试验机 表9Fa,max=Fmax的仅一个力范围的拉压试验机. 10 表A.1同轴度校验棒尺寸 II JB/T9397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行业标准JB/T9397—2002《拉压疲劳试验机技术条件》,与JB/T9397—2002相比主 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及符号与说明一章(见第3章); 增加了加力系统和力指示装置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见4.2、4.3和5.3); 修改了有关静态力的技术要求,增加了测力系统零点相对误差、示值重复性、示值进回程差等 性能要求及其检验方法(见4.4和5.4,2002年版的3.2和4.3); 用术语“循环力”代替了术语“动态力”(见3.2、4.4、4.7、5.5、5.7、5.8和5.10,2002年版 的3.3、3.6、4.4、4.6和4.7); 修改了循环力的特性、技术指标和要求及检验方法(见4.4.8和5.5,2002年版的3.3、4.4和 4.6); 增加了引伸计系统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见4.5和5.6); 修改了同轴度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见4.8.5、5.9.2和附录A,2002年版的3.4和4.5); 修改了计数装置的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见4.9和5.10,2002年版的3.8和4.9); 修改了安全保护功能的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见4.12和5.13,2002年版的3.10和4.11); 增加了机械安全和电气安全的技术要求及其检验方法(见4.13和5.14); 修改了耐运输颠簸性能的试验方法(见5.15,2002年版的4.12); 删除了正常生产时每年进行一次型式检验的要求(见2002版的5.2.2); 增加了附录A(见附录A)。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试验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2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长春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昆山市创新科技检测仪器有限公司、广州大学、 厦门市华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深圳高品检测设备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丹、陶泽成、徐忠根、李春龙、陈光明。 本标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ZBY022-1981; JB/T9397—2002。 III JB/T9397—2013 拉压疲劳试验机 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拉压疲劳试验机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最大循环力为土1000kN,频率不超过400Hz,材料疲劳试验用的电子测量、力控制 式拉压疲劳试验机(以下简称试验机)。 本标准亦适用于应用在特殊试验条件(如高低温、腐蚀性介质)和带有附属装置(如程序控制装 置)的试验机,但本标准对这些特殊条件和附属装置未予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611一2007试验机通用技术要求 GB/T25917轴向加力疲劳试验机动态力校准 JB/T6146—2007引伸计技术条件 JB/T6147一2007试验机包装、包装标志、储运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符号与说明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循环力cyclicforce 周期性重复变化的力。 3.1.2 平均循环力 meancyclicforce 最大循环力与最小循环力的代数和之半。 3.1.3 循环力范围cyclicforcerange 最大循环力与最小循环力的代数差。 3.1.4 循环力幅cyclicforceamplitude 最大循环力与最小循环力的代数差之半。 3.2符号与说明 本标准使用的符号、单位与说明见表1。试验机施加循环力的力循环示意图如图1所示。 1

.pdf文档 JB-T 9397-2013 拉压疲劳试验机 技术条件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JB-T 9397-2013 拉压疲劳试验机 技术条件 第 1 页 JB-T 9397-2013 拉压疲劳试验机 技术条件 第 2 页 JB-T 9397-2013 拉压疲劳试验机 技术条件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1 22:08:2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