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29.120 K 16 备案号:40761—20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 8133.11-2013 代替JB/T8133.11—1999 电炭制品物理化学性能试验方法 第11部分:炭柱常态电阻及变形 Test method for physical-chemical properties of electrical carbon product --Part 11: Room temperature resistance and deformation of carbon pile 2013-09-01实施 2013-04-2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8133.11--2013 目 次 前言. 1 2 试验仪器. 3 4 试验步骤.. 5 结果计算, 图1专用P型炭柱常态电阻及变形试验装置及接线原理图 JB/T8133.11—2013 前言 JB/T8133《电炭制品物理化学性能试验方法》分为17个部分: 第1部分:试样加工技术规定; 第2部分:电阻率; 第3部分:洛氏硬度; 第4部分:肖氏硬度; 第5部分:刷体与软接线联接处的联接电阻; 第6部分:电刷软接线的脱出拉力; 第7部分:抗折强度: 第8部分:抗压强度; 第9部分:抗拉强度; 第10部分:径向抗压强度; 第11部分:炭柱常态电阻及变形; 第12部分:炭柱热态电阻; -第13部分:炭柱机械强度; -第14部分:体积密度; -第15部分;气孔率; 第16部分:硫含量; 第17部分:灰分含量。 本部分为JB/T8133的第1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JB/T8133.11一1999《电炭制品物理化学性能试验方法炭柱常态电阻及变形》,与JB/T 8133.11—1999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封面、前言; 一将部分标准中的“标准”一词全部改为“部分”; 更正了原标准中第2章、第5章中的不准确表述。 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机械工业电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MIF/TC26)归口。 本部分标准起草单位:哈尔滨电碳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婉秋、颜景群、刘桂香。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T8133.11--1995,JB/T8133.11—1999。 II JB/T8133.11—2013 电炭制品物理化学性能试验方法 第11部分:炭柱常态电阻及变形 1范围 JB/T8133的本部分规定了炭柱常态电阻及变形试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P型炭柱常态电阻及变形试验。 2试验仪器 专用P型炭柱常态电阻及变形试验装置如图1所示。 载荷;2 -下接触银环;3- 绝缘支柱:4- 一炭柱;5- 上接触银环; 带连杆黄铜帽;7 —调节螺钉:8——百分表;9 一信号灯。 图1专用P型炭柱常态电阻及变形试验装置及接线原理图 试验仪器应符合以下要求: 磁电系电压表(内阻为10002/V以上),量程0V~3V,0V~15V,准确度等级不低于0.5 级; 磁电系毫安表,量程0mA250mA,准确度等级不低于0.5级; 变阻器; 游标卡尺,分度值为0.02mm; 水平仪; JB/T8133.11—2013 一直流电源。 3试验条件 3.1炭柱外观及外形尺寸均应符合技术条件规定。 3.2上下银环表面应清洁、平整,无表面缺陷。 3.3常态电阻试验电流为0.1A。 3.4P-1型、P-2型炭柱试验时,载荷均为0.196N和9.800N,P-5型炭柱试验时,载荷为0.294N和 11.760 N。 3.5施加于炭柱上的小载荷重量,等于上接触银环及带金属连杆铜帽重量之和,大载荷重量包括小载 荷重量。 4试验步骤 4.1 检查炭柱外观及尺寸。 4.2用酒精清擦上、下银环表面和各电气触点,并调整仪器装置的水平。 4.3清除炭柱各片表面灰尘及脏物。 4.4按第2章中的图1接好线路。 4.5上、下银环间放一炭电阻片,施加大载荷,调节电流为0.1A,测量接触电阻,取三次结果的算术 平均值。 4.6将检查好的炭柱穿在试验装置的套座上,吹去尘物,放置平整均匀。 4.7将套座倒置,把炭柱套在带有下接触银环的试验装置支柱上,炭柱各片应平整均匀接触良好。 4.8在炭柱上施加大载荷(包括上接触银环及带金属连杆铜帽的重量)。 4.9借助于变阻器调整试验电流,测量在规定大载荷下炭柱的电压。 4.10切断电源,转动螺钉,下降百分表至螺钉尖与铜帽端面接触为止(借助于指示灯发亮),记下百 分表示值(L)。 4.11反方向转动调节螺钉至适当的位置。 4.12轻轻卸载至技术条件规定的最小载荷,调节电流值,测量在小载荷下炭柱的电压,然后断开电源。 4.13转动螺钉,下降百分表至螺钉尖与铜帽端面接触为止(借助于指示灯发亮),记下百分表示值 (L)。 4.14升高百分表,卸掉载荷,松弛和转动炭柱各片间接触位置,按4.8~4.14重复试验两次。常态电 阻及变形取三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5结果计算 5.1大载荷下炭柱常态电阻按公式(1)计算: U, Ri= (1) 1 式中: R——大载荷下炭柱常态电阻值,单位为欧(2); Ui——大载荷下炭柱常态电压值,单位为伏(V); I试验电流,单位为安(A)。 5.2小载荷下炭柱常态电阻按公式(2)计算: 2 JB/T8133.11—2013 U2 R2 (2) 式中: R2-一小载荷下炭柱常态电阻值,单位为欧(Q2); U2-一小载荷下炭柱常态电压值,单位为伏(V); I一一试验电流,单位为安(A)。 5.3炭柱变形值按公式(3)计算: △L=L2-L,' (3) 式中: △L—炭柱变形值,单位为毫米(mm); Li—在大载荷下测量炭柱时百分表示值,单位为毫米(mm); Lz一在小载荷下测量炭柱时百分表示值,单位为毫米(mm)。 5.4允许从炭柱常态电阻中减去接触电阻。

.pdf文档 JB-T 8133.11-2013 电炭制品物理化学性能试验方法 第11部分 炭柱常态电阻及变形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JB-T 8133.11-2013 电炭制品物理化学性能试验方法 第11部分 炭柱常态电阻及变形 第 1 页 JB-T 8133.11-2013 电炭制品物理化学性能试验方法 第11部分 炭柱常态电阻及变形 第 2 页 JB-T 8133.11-2013 电炭制品物理化学性能试验方法 第11部分 炭柱常态电阻及变形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1 21:33:0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