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07.060 CCS A 47 14 山西省 地方标准 DB 14/T 3479—2025 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报告编制规范 2025 - 07 - 10发布 2025 - 10 - 10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14/T 3479 —2025 I 目次 前言 ................................ ................................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基本要求 ................................ ................................ ........... 1 5 前引部分 ................................ ................................ ........... 1 6 正文部分 ................................ ................................ ........... 2 7 报告格式 ................................ ................................ ........... 6 附录A(资料性) 封面及编制人员名单格式 ................................ ............... 7 附录B(资料性) 编制大纲及编排格式 ................................ ................... 9 参考文献 ................................ ................................ ............. 11 DB 14/T 3479 —2025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西省气象局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XS/TC24)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省气象服务中心(山西省气象影视中心、山西省专业气象台)、中国能源建 设集团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丽平、宫燕、黄磊、张茜茹、丁敏、杨欣欣、郝靖、朱金花、李清华、张宇 杰、张晓东、白豆豆、赵海明。 DB 14/T 3479 —2025 1 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报告编制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报告编制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前引部分、正文部分和报告 格式。 本文件适用于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报告的编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18451.1 风力发电机组 设计要求 GB/T 18710 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 GB/T 31724 风能资源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GB/T 31724 和 GB/T 18710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风能资源 指在特定的风电场区域内,可供风力发电机组捕获并转化为电能的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动能资源。 3.2 参证气象站 在测风塔周边 区域内选择 的合适的国家气象站,这些气象站具 有30年以上的历史观测资料,可以用 来对测风塔的短期观测数据进行校正和补充 。 4 基本要求 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方法应按照 GB/T 18710 规范执行。 4.1 评估报告应内容全面,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述清晰。 4.2 评估报告应文字简洁、准确,采用图表形式汇总、分析各种资料和数据,给出科学、合理的结论。 4.3 评估方法科学,符合相关技术规范。 4.4 5 前引部分 封面 5.1 封面内容应包括风能资源 评估报告名称、编制单位和编制日期。 DB 14/T 3479 —2025 2 编制单位资质 5.2 应使用编制单位资质证书的彩色复印件。 编制人员名单 5.3 应依次列出编制人员名单,顺序为:审定、审核、校核、编写人员。 目录 5.4 目录按风能资源评估报告的内容顺序编排,包括:正文部分、附录。正文部分的目录应包括章、节 编号和完整的标题。根据报告的框架结构,给出至二级或三级标题的目录。 6 正文部分 项目概况 6.1 项目概况应按下列顺序和内容编写: a) 风电场地理位置; b) 风电场所在地的气候特征及主要气象灾害; c) 场址地形地貌特征; d) 风电场开发面积、装机容量,风力发电电压等级、主线路布设方式和路径、变电站布设位置 等; e) 测风塔安装及测风资料收集情况。 编制依据 6.2 应列出编制报告依据的标准、规范、规程等文件。 参证气象站 6.3 参证气象站应按下列顺序和内容编写: a) 参证气象站选取条件; b) 风电场所在区域地理环境及周边气象站分布情况; c) 周边拟选参证气象站与测风塔 10m高度同期风速风向资料的相关分析; d) 参证气象站的代表性、准确性和比较性分析,并以表格形式列出参证气象站测风沿革。 风电场风能资源特征 6.4 6.4.1 风电场所在地区风况特征 风电场所在地区风况特征应按下列顺序 和内容编写: a) 以直方图形式给出参证气象站历年平均风速年际变化; b) 以直方图形式给出参证气象站累年和测风年逐月平均风速年内变化,并对风速年内变化趋势 进行描述分析; c) 给出参证气象站累年和测风年风向频率玫瑰图,并根据风向分布进行简要分析; d) 以表格形式列出参证气象站相关气象要素累年统计情况,包括累年平均气温、极端气温、平 均气压、降水量、大风日数等气候统计值。 6.4.2 风电场区域微地形的影响情况 DB 14/T 3479 —2025 3 对风电场区域微地形情况进行简要说明,并分析其对风电场开发可能存在的影响。 6.4.3 风能资源分布 对风电场区域的风速和风功率密度分布简要分析, 可进行风电场区域的风资源模拟,并以图片形式 给出风资源模拟分布结果。拟开发风电场周边有已建成风电场的,可收集其运行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论 证。 6.4.4 测风塔概况 6.4.4.1 测风塔设置 应概述测风塔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观测层次及各层观测要素,并在地形图上标注风电场和测风 塔位置。 6.4.4.2 观测仪器性能 应以表格形式列出测风塔观测仪器及技术性能。 6.4.4.3 观测管理和数据采集 简述测风塔运行管理、安全管理、年检管理、数据采集情况及测风传感器的检定校核情况。 6.4.5 观测数据的质量检验及插补订正 观测数据的质量检验及插补订正应按下列顺序和内容编写: a) 对观测数据进行完整性检验,以表格形式给出观测数据的缺测数和缺测率; b) 对观测数据进行合理性检验,包括范围检验、相关性检验和趋势检验,以表格形式给出检验 结果; c) 对不符合合理性检验的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以表格形式给出观测数据中的无效数据; d) 以表格形式给出观测数据的有效数据完整率; e) 对缺测和无效数据进行插补订正,并给出最终采用数据序列的有效数据完整率; f) 当相同高度层设置有两个风速传感器时,应进行塔影修正。 6.4.6 测风塔实测序列风能参数分析 6.4.6.1 风垂直切边指数 风垂直切边指数应按下列顺序和内容编写: a) 统计计算测风塔各高度 层间风切变指数; b) 计算结果以表格形式列出,并给出测风塔处风廓线图; c) 结合图表分布情况,描述测风塔处风切变指数特征,分析风电场区域风速随高度的变化趋势 及对轮毂高度选择的影响。 6.4.6.2 湍流强度 湍流强度应按下列顺序和内容编写: a) 统计计算测风塔各高度层全风速段的平均流强度; b) 计算结果以表格形式列出,并给出各风速段湍流强度分布图; c) 结合图表描述湍流强度的特征并根据 GB/T 184

.pdf文档 DB14-T 3479-2025 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报告编制规范 山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4-T 3479-2025 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报告编制规范 山西省 第 1 页 DB14-T 3479-2025 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报告编制规范 山西省 第 2 页 DB14-T 3479-2025 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报告编制规范 山西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1 01:17:4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