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07.060
CCS A 47 14
山西省 地方标准
DB14/T 3478—2025
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人工增雨(雪)
作业条件指标
2025-07-10发布 2025-10-10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4/T 3478 —2025
I 目次
前言 ................................ ................................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人工增雨作业条件 ................................ ................................ ... 2
5 人工增雪作业条件 ................................ ................................ ... 3
参考文献 ................................ ................................ .............. 4 DB14/T 3478 —2025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山西省气象局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文由山西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 会(SXS/TC24 )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大同市气象局,山西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天镇县气象局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丽莉、陈真、任晓霞、吴卓瑜、刘莹莹、赵琦、李子龙、杨淑华、李腊平、
何正梅、李效珍、韩登云、刘丽媛、贾利芳、秦嘉欣。
DB14/T 3478 —2025
1
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人工增雨(雪)
作业条件指标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人工增雨(雪)作业 条件指标的术语和定义、人工增雨作业指
标和人工增雪作业指标 。
本文件适用于人工增雨(雪) 作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QX/T 461 -2018 C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
工作在5.3 GHz~5.7 GHz频率范围内 ,基于多普勒效应来测量大气中水成物粒子 (云雨滴、 冰晶冰雹、
雪花等)的回波强度、径向速度和速度谱宽等信息的天气雷达。
[来源:QX/T 461 -2018 C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 ,3.1]
3.2
雷达特征参数
用于描述雷达目标特性、电磁散射特性或运动状态的参数,通过对雷达信号提取与分析获得,包括
反射率因子,回波顶高,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平均径向速度和“ 0”速度线等, 是人工影响 增雨(雪)
作业条件识别的物理基础。
3.3
增雨预警雷达识别指标
用于判定是否具备增雨作业潜力的雷达特征参数。
3.4
增雨决策判别指标
用于判定是否可以开展实施增雨作业的雷达特征参数。
DB14/T 3478 —2025
2
3.5
增雪预警雷达识别指标
用于判定是否具备增雨作业潜力的雷达特征参数。
3.6
增雪决策判别指标
用于判定是否可以开展实施增雪作业的雷达特征参数。
3.7
“0”速度线
当实际风为零时或雷达波速与实际风垂直时,径向速度为零,称为“ 0”速度;径向速度相同的点
构成等速度线,由雷达径向速度为零的点组成的线称为“ 0”速度线。
4 人工增雨作业条件
4.1 人工增雨预警雷达识别指标
判定层状云、积层混合云和对流云是否具备人工增雨潜力,雷达特征参 数作为人工增雨预警雷达识
别指标的技术特性应符合表 1 给出的相应特征值。
表 1 人工增雨预警雷达识别指标
云型 反射率因子
dBZ 回波顶高
km 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
kg/m2 平均径向速度
m/s
层状云 ≥20 2.5~5.5 1~3 ≥10
积层混合云 ≥25 3.5~6.0 2~7 ≥10
对流云 ≥25 4.0~8.5 3~9 ≥10
4.2 人工增雨决策判别指标
层状云的“ 0”速度线通过雷达测站呈现对称“ S”型,或者“弓”型,平均径向速度值为负区域的
总面积大于平均径向速度值为正区域的总面积。
积层混合云的“ 0”速度线呈现 近“S”型,或者“弓”型,平均径向速度最大负速度值大于平 均径
向速度最大正速度值。
对流云的“ 0”速度线 无明显特征。
判定层状云、积层混合云和对流云 是否符合开展指挥实施人工增雨作业条件,雷达特征参数作为人
工增雨决策判别指标的技术特性还应符合表 2 给出的相应特征值。
表 2 人工增雨决策判别指标
云型 反射率因子 回波顶高 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 平均径向速度 DB14/T 3478 —2025
3 dBZ km kg/m2 m/s
层状云 ≥28 4.5~7.5 4~9 ≥12
积层混合云 ≥30 5.5~8.0 5~11 ≥12
对流云 ≥33 5.5~9.0 5~13 ≥12
5 人工增雪作业条件
5.1 人工增雪预警雷达识别指标
判定层状云、积层混合云和对流云是否具备人工增雪潜力,雷达特征参数作为人工增雪预警雷达识
别指标的技术特性应符合表 3 给出的相应特征值。
表 3人工增雪预警雷达识别指标
云型 反射率因子
dBZ 回波顶高
km 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
kg/m2 平均径向速度
m/s
层状云 ≥16 2.0~4.5 0~1 ≥10
积层混合云 ≥20 2.5~6.5 1~7 ≥10
5.2 人工增雪决策判别指标
层状云的“ 0”速度线通过雷达测站呈现对称“ S”型,或者“弓”型,平均径向速度值为负区域的
总面积大于平均径向速度值为 正区域的总面积。
积层混合云的“ 0”速度线呈现不规整“ S”型、“弓”型或者近“弓”型,平均径向速度最大负速
度值大于平均径向速度最大正速度值。
判定层状云、积层混合云和对流云 是否符合指挥实施人工增雪作业条件,雷达 特征参数作为人工增
雪决策判别指标的技术特性还应符合表 4 给出的相应特征值。
表 4 人工增雪决策判别指标
云型 反射率因子
dBZ 回波顶高
km 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
kg/m2 平均径向速度
m/s
层状云 ≥25 4.0~6.5 3~9 ≥12
积层混合云 ≥28 5.5~7.5 4~11 ≥12
DB14/T 3478 —2025
4 参考文 献
[1] GB/T 42989 -2023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术语。
[2] QX/T 679 -2023 人工增雨(雪)作业条件基本要求 北方层状冷云。
[3] QX/T 556 -2020 飞机人工增雨(雪)作业流程。
[4] QX/T 661 -2023 对流云火箭增雨效果 天气雷达物理检验方法。
[5] DB14/T 1987 -2020 人工增雨作业效果检验技术规程。
[6] DB14/T 1917 -2019 人工增雨(雪)催化潜力要求。
[7] DB14/T 1918 -2019 层状云飞机人工增雨(雪)作业方案设计要求。
[8] DB63/T 2241-2024 飞机人工增雨作业条件识别技术规程。
[9] 何阳,李红斌,夏葳,等.雷达特征参数在人工增雨(雪)决策中的应用 [J].沙漠与绿洲气
象,2022,16(04):125 -130。
[10] 王丽莉,陈真,王丽俊,等.CINRAD-CB产品与自动站资料在人工增雨中的应用 [J].气象科
技,2013,41(03):572 -576。
[11] 王丽莉,陈真,季芬琴,等.新一代天气雷达速度场特征在人工增雨中的应用 [J].山西农业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32(03):285 -288。
[12] 何阳,李红斌,张靖萱,等.新一代雷达特征参数在人工防雹决策中的应用 [J].湖北农业科
学,2021,60(22):64 -68。
[13] 黎霖,谢富友,郑芬,等.多普勒雷达特征参数与短时冰雹临近预警 [J].气象研究与应
用,2012,33(S1):236 -237。
[14]王
DB14-T 3478-2025 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人工增雨 雪 作业条件指标 山西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1 01:17:2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