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B61 唐山市地方标准DB1302 DB1302/T447—2016 海绵城市绿地建设规范 2016-12-01发布 唐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2017-01-01实施DB1302/T447—2016 I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唐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唐山市园林绿化管理局、唐山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铁民、商洪池、孙馨、陈凤华、周艳娜、赵冉冉、孙亚南、赵娜、吕立男、 石磊、白洁、葛雪娇、高会荣、郭文斗。DB1302/T447—2016 1海绵城市绿地建设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海绵城市绿地建设的一般规定、建筑与小区绿地建设、城市道路绿地建设、城市绿地 与广场绿地建设、城市景观水体绿地建设。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海绵城市绿地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01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400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 GB50420城市绿地设计规范 CJJ/T91园林基本术语标准 3术语与定义 GB50014、GB50015、GB50400、GB50420、CJJ/T91中确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海绵城市spongecity 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下垫面能 有效地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又可适当的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3.2低影响开发(LID)lowimpactdevelopment 指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通过生态化措施,尽可能维持城市开发建设前后水文特征不变,有效缓 解不透水面积增加造成的径流总量、径流峰值与径流污染的增加等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3.3年径流总量控制率volumecaptureratioofannualrainfall 根据多年日降雨量统计数据分析计算,雨水通过自然和人工强化的入渗、滞蓄、调蓄和收集回用, 场地内累计一年得到控制(不外排)的雨水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比例。 3.4设计降雨量designrainfalldepth 为实现一定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用于确定低影响开发设施设计规模的降 雨量控制值,一般通过当地多年日降雨资料统计数据获取,通常用日降雨量(mm)表示。 3.5下沉绿地depressedgreen 低于周边地面标高,可积蓄、下渗自身和周边雨水径流的绿地。下沉式绿地分为狭义下沉式绿地和 广义下沉式绿地,狭义的下沉式绿地指低于周边铺砌地面或道路在200mm以内的绿地;广义的下沉式 绿地泛指具有一定的调蓄容积(在以径流总量控制为目标进行目标分解或设计计算时,不包括调节容 积),且可用于调蓄和净化径流雨水的绿地,包括生物滞留设施、渗透塘、湿塘、雨水湿地、调节塘等。DB1302/T447—2016 23.6绿色屋顶greenroof 在高出地面以上,与自然土层不相连接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的顶部以及天台、露台上由表层植物、 覆土层和疏水设施构建的具有一定景观效应的绿化屋面。 3.7生物滞留设施bioretention 在地势较低的区域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滞蓄、净化雨水径流的设施,由植物层、蓄水层、 土壤层、过滤层构成。包括:雨水花园、雨水湿地等,生物滞留设施是下沉绿地中的一种。 3.8渗透弃流井infiltration-removalwell 具有一定储存容积和过滤截污功能,将初期径流暂存并渗透至地下的装置。 3.9渗透池(塘)infiltrationpont 指雨水通过侧壁和池底进行入渗的滞留水池(塘)。 3.10渗透检查井infiltrationmanhole 具有渗透功能和一定沉砂容积的管道检查维护装置。 3.11渗透管渠infiltrationtrench 具有渗透和转输功能的雨水管或渠。 3.12蓄水模块rainwaterstoragemodule 以聚丙烯为主要材料,采用注塑工艺加工成型,并能承受一定外力的矩形镂空箱体。 3.13下沉式道路绿化带subsidedroadgreenbelts 指将城市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和中间隔离的绿化带设计成低于道路表面50mm~300mm,能最有效地 将道路上灰尘和雨水收集进道路两边的绿化带,具有一定的调蓄容积,可以利用植物、微生物和土壤吸 收、渗透、净化和调蓄小流量的地面径流。 3.14标准传输植草沟standardconveyanceswales 指浅植物型沟渠,它将集水区中的径流引导和传输到其他处理措施。 3.15干式植草沟dryswales 指覆盖着植被的水流输送渠道,包括由人工改造土壤所组成的过滤层,以及过滤层底部铺设的地下排 水系统。 3.16湿式植草沟wetswales 为沟渠型的湿地处理系统,该系统长期保持潮湿状态。 4一般规定 4.1海绵城市绿地建设应坚持规划引领、生态优先、安全为重、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统筹建设,持 续维护等基本原则,贯彻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理念,注重对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 渠等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创造良好的景观生态效果。 4.2海绵城市绿地建设应以《唐山市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 4.3海绵城市绿地建设包括“渗、滞、蓄、净、用、排”等技术措施。 4.4海绵城市绿地建设应综合考虑地区排水防涝需求、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改善需求、雨水综合利用DB1302/T447—2016 3需求等相关因素,并以内涝防治与面源污染削减为主、雨水收集利用为辅。 4.5海绵城市绿地建设的各类工程设施应与雨水外排设施及市政排水系统合理衔接,应按照市政雨水 排放系统的设计标准执行。 4.6海绵城市绿地建设项目应包括海绵城市低影响开发建设的内容。 4.7海绵城市绿地建设的各类工程措施之间应有效协同,多预留城市绿地空间,增加可渗透地面。 4.8海绵城市绿地建设的各类工程设施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注重其景观效果。 4.9海绵城市绿地建设应对造成面源污染的特殊区域(如医院、化工厂等)进行专门控制,避免特殊 污染源对地下水、周边水体造成污染。 4.10绿地率指标中应将45%(含)以上的绿地作为滞留雨水的下沉式绿地。 4.11设施规模计算按照《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第四章第八节 执行。 4.12唐山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与设计降雨量的对应关系应按表1执行。 表1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与设计降雨量对应表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60 65 70 75 80 85 90 设计降雨量(mm) 14.3 16.8 19.8 23.5 28.0 33.7 41.5 5建筑与小区绿地建设 5.1绿地建设应保护并合理利用原有的湿地、坑塘、沟渠等,应优化不透水硬化面与绿地空间布局, 建筑、广场、道路宜布置可消纳径流雨水的绿地,建筑、道路、绿地等竖向设计应有利于径流汇入海绵 设施。 5.2新建建筑与小区中高度不超过30m的平屋顶宜采用屋顶绿化,屋顶绿化面积宜不少于建筑屋顶 面积的30%。改造建筑与小区可根据建筑条件考虑采用屋顶绿化。 5.3屋顶绿化所选用的植物种类应根据水分条件、径流雨水水质等进行选择,宜选用耐旱、耐污等能 力较强的乡土植物。不宜选用根系穿刺性强的速生乔木和灌木,应根据建筑荷载选用,并栽植于建筑柱 体处,土壤深度不够可选用箱体栽植。 5.4种植屋面宜设置雨水收集系统,水管、电缆线等设施应铺设于防水层上,屋面周边应有安全防护 设施,灌溉宜采用滴灌、喷灌和渗灌设施。 5.5屋面及硬化地面雨水回用系统均应设置弃流设施。屋面弃流可采用2mm~7mm径流厚度,地面 弃流可采用5mm~10mm径流厚度。 5.6建筑与小区内的硬化铺装应采用渗透材料,新建区透水铺装率不小于50%,改建区透水铺装率不 小于35%。 5.7建筑与小区道路两侧及广场宜采用植被浅沟、渗透沟槽等地表排水形式。若必须设置雨水管道, 设施规模原则上应该按照GB50014中相应标准进行设计。对于下沉式绿地段道路,竖向高程应高出绿 地标高不小于50mm。 5.8建筑与小区雨水口宜设在汇水面的最低处,顶面标高宜低于排水面10mm~20mm,并应高于周 边绿地种植面20mm~50mm;雨水口应采取截污挂篮、环保雨水口等措施。 5.9建筑与小区内绿地宜采用下沉式绿地,低于周边铺砌地面或道路,下沉深度宜为50mm~100mm, 且不大于200mm,周边雨水集中进入时应在入口处设置缓冲,当采用绿地入渗时宜设置入渗设施。下 沉式绿地内一般应设置溢流口,其顶部与绿地的高差不宜超过50mm。对于径流污染严重,设施底部 渗透面距离季节性最高地下水位或岩石层小于1m及距离建筑物基础小于3m(水平距离)的区域,应 采取必要的防渗等措施,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5.10小区道路两侧、广场以及停车场周边的绿地宜设置植草沟。顶宽不宜大于1.5m,深度宜为50mm~ 250mm,最大边坡宜为3:1,纵向坡度不应大于4%,沟长不宜小于30m。DB1302/T447—2016 45.11在小区内建筑、道路及停车场的周边绿地宜设置生物滞留设施,蓄水层深度一般为200mm~300 mm,最高不超过400mm,并设100mm的超高,局部区域超高可进行适当调整,但需满足相关设计规 范要求。对于径流污染严重地段可采用底部防渗的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 5.12新建工程硬化屋面面积达2000m2及以上的项目,应配建雨水调蓄设施。每千

.pdf文档 DB1302-T 447-2016 海绵城市绿地建设规范 唐山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302-T 447-2016 海绵城市绿地建设规范 唐山市 第 1 页 DB1302-T 447-2016 海绵城市绿地建设规范 唐山市 第 2 页 DB1302-T 447-2016 海绵城市绿地建设规范 唐山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1 01:06:4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