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20 B 38 DB12 天 津 市 地 方 标 准 DB12/T 827—2018 丹参栽培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alvia miltiorrhiza Bge. cultivation 2018 - 09 - 25发布 2018 - 10 - 25实施 天津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布 DB12/T 827—2018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天津市农业科学院提出 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市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岳东霞、赵宪争、刘玉堂、尉万聪、杨迎霞、周祥明、宋兆伟、张越、崔 瀚元。 DB12/T 827—2018 1 丹参栽培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丹参 种植的产地环境、栽培、病虫害防治和采收。 本标准适用于丹参 种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1 ~9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3 产地环境 丹参生产基地要选 择远离“三废”污染地区,产地的土壤、灌溉用水和空气分别符合土壤质量 GB 15618 二级标准,农田灌溉水质量 GB 5084标准,空气质量 GB 3095 二级标准。 4 栽培技术 4.1 选地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耕作土层深厚的砂质壤土地块。要求前茬种植过禾本科作物,忌重茬。 每667 m2施入腐熟的有机肥2000 kg、N-P2O5-K2O(15-15-15)复合肥 15 kg,深耕30 cm以上,然后耕耙 平整做平畦,畦宽 1.2 m。 4.2 繁殖方法 4.2.1 种子繁殖 4.2.1.1 苗床准备 选择排水良好、土质疏松、土层肥沃的沙壤土地块,每 667 m2施入充分腐熟的 有机肥1000 kg,深 耕20 cm以上,然后耙平做成平畦,畦宽 1.2 m。 4.2.1.2 播种 选择饱满、均匀的种子,在 7月份播种,每 667 m2播种(1.5~2.0)kg,与(2~3)倍体积细沙混 匀后均匀撒于苗床上,覆( 0.5~1.0)cm细土,压实,上面覆盖干草或作物秸秆。 DB12/T 827—2018 2 4.2.1.3 苗期管理 播种后喷洒清水以保持苗床湿润。出苗后揭去覆盖物,如果幼苗过密,可结合中耕除草进行间苗。 6月中旬每 667 m2追施尿素 10 kg。 4.2.1.4 移栽 翌年3月下旬~4月上旬,选健壮苗进行移栽,株行距 20 cm ×30 cm,穴深10 cm,培土压实, 浇定 植水。每667 m2栽(10000~11000)株。 4.2.2 分根(芦头)繁殖 秋季收获时,选择健壮、色红、无病虫害、直径( 0.7~1.0)cm的根做种根,埋于 相对含水量( 70~ 80)%湿沙中贮存, 温度保持在( 0~10)℃ 。翌年3月下旬~4月上旬挖出种根,剪成( 6~8)cm的节 段,栽于深约( 7~9)cm的沟穴中,覆土( 2~3)cm。 4.3 田间管理 4.3.1 中耕除草 8月份封垄前,中耕除草( 2~3)次,但中耕要浅。 8月份以后,拔除杂草。 4.3.2 追肥 6月下旬,植株进入旺盛生长期,每 667 m2追施尿素 15 kg,7月底,叶面喷肥 0.2%磷酸二氢钾溶液 。 4.3.3 排灌 出苗时,保持土壤湿润。雨后及时排出田间积水。 干旱时,适时 浇水。 4.3.4 剪除花薹 除留种株外,其余植株需及时剪除花薹,可分批次进行。 5 病虫害防治 5.1 病虫害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重点使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 ,合理使用 化学防 治。同时农药使用原则应符合 GB/T 8321.1 ~9和NY/T 1276的规定。 5.2 病虫害防治 5.2.1 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害:根腐病、叶斑病和根结线虫病;主要虫害:金针虫和蛴螬。 5.2.2 农业防治 5.2.2.1 选种栽 选择健康无病的种栽 。 5.2.2.2 排水 DB12/T 827—2018 3 雨季及时排出积水 ,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5.2.2.3 轮作 与禾本科作物轮作 3年以上。 5.2.2.4 壮苗 加强管理,促进植株生长,提高抗病性。 5.2.3 生物防治 对于根结线虫病 ,播种前或移栽前,每 667 m2用淡紫拟青霉制剂 1000 g与5000 g有机肥混合均匀, 将其穴施或条施在种子或幼苗根系周围,施药深度 10 cm。 5.2.4 化学防治 5.2.4.1 根腐病 发生初期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1000)倍液或 7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 1500~2000)倍液 灌根,每株灌施( 50~100)ml。(7~10)d灌施一次,连续灌施( 2~3)次。 5.2.4.2 叶斑病 发病初期喷 施60%唑醚 ·代森联水分散粒剂(百泰) 15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0倍液, (7~10)d喷施1次,连续喷施( 2~3)次。 5.2.4.3 根结线虫病 用1.8%阿维菌素乳油 ( 2500~3000) 倍液或10%噻唑膦2000倍液灌根。 每株灌施 (50~100)ml,(7~ 10)d灌施一次,连续灌施( 2~3)次。 5.2.4.4 金针虫、蛴螬 用48%毒死蜱乳油 2000倍液或90%的敌百虫 1000倍液灌根,每株灌施( 50~100)ml,(8~10)d灌 施1次,连续 灌施(2~3)次。 6 采收 6.1 种子采收 种子及时采收。在良种田的植株果穗 2/3果壳变枯黄时,剪下整个果穗、减掉顶端未成熟部分,晾 晒、脱粒,优选籽粒饱满的种子,风干、装袋。 6.2 根(药材)采收 11月以后,地上茎叶枯萎后或早春萌发前选晴天、土壤半干时采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df文档 DB12-T 827-2018 丹参栽培技术规范 天津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5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5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12-T 827-2018 丹参栽培技术规范 天津市 第 1 页 DB12-T 827-2018 丹参栽培技术规范 天津市 第 2 页 DB12-T 827-2018 丹参栽培技术规范 天津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1 01:05:1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