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11.040.40 YY C 35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 YY/T 0808—2010 血管支架体外脉动耐久性标准测试方法 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in vitro pulsatile durability testing of vascular stents 2010-12-27发布 2012-06-01实施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发布 YY/T 0808—2010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测试方法概述 4 5 样品规格、状态和准备工作 6 仪器 测试参数 测试报告 8 附录A(规范性附录) 测试方法 附录B(资料性附录) 计算 10 参考文献 YY/T0808—2010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参考ASTMF2477:2007《血管支架体外脉动耐久性标准测试方法》编制。 本标准与ASTMF2477:2007的技术性差异如下: 删除了第9章“精度和偏差”和第10章“关键词”; 一将附录X1改为参考文献,将附录X2改为附录B,内容不变。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全国外科植入物和矫形器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心血管植入物分技术委员会(SAC/TC110/ SC 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天津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微创医疗器械(上海) 有限公司。 本标主要起草人:樊铂、王国辉、马春宝、孙惠丽、张路、李勇。 YY/T0808--2010 血管支架体外脉动耐久性标准测试方法 1范围 本测试方法通过施加流体脉动负载使得血管支架处于与体内环境类似的直径膨胀水平来评价血管 支架的耐久性能。该方法适用于已经在模拟血管(模拟血管弹性)中扩张的支架测试样品。典型的耐久 测试期相当于10年时间(按照每分钟72次心跳计算)或至少3亿8千万次心动周期。 本方法适用于金属或合金的球囊扩张支架或自扩张支架。虽然这个测试方法也可用于涂层支架、 聚合物支架或降解支架产品,但并不特别针对这些支架所特有的属性。 本方法并不推荐用于治疗动脉瘤或外周血管损伤或提供血管通路的覆膜支架或其他导管产品。但 其中的一些信息也许可以用在这些产品的评价上。 本方法适用于由于典型的周期性血管直径膨胀导致的支架失效,但不涉及动态弯曲、扭转、拉伸、挤 压或磨损等导致支架失效的模式。 本方法不涉及弯曲血管模型的测试条件。 本方法不涉及支架重叠测试条件。 本标准并非试图对所涉及的所有安全问题进行阑述,即便需要,也应结合其使用。确立适当的安全 健康的操作规范,以及在应用前明确管理权限,是本标准用户自身的责任。 说明一本文件为当今多数实验室测试实施的指南。如果有其他更有效的测试技术,鼓励使用。 无论使用哪种测试技术,测试者都有义务去论证特定测试技术、测试仪器和测试方案应用的可行性。本 标准还包含了如何选择和适当校准所有的测试设备。与本标准的建议有偏离的地方或许是可行的,但 需要全面论证将要使用的技术。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YY0500-2004心血管植入物人工血管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心动周期cardiaccycle 心脏每舒张和收缩一次形成一个周期。 3. 2 顺应性compliance 由于周期性压力变化引起血管内径的变化。顺应性按照YY0500一2004中8.10.5的定义表示成 每100mmHg压力的变化造成血管直径变化的百分比,公式如下: Dp, - Dp 顺应性(%)= X104 (1 ) D(2-) YY/T0808—2010 式中: Dp - 压力为P1时的内径; Dp2 压力为2时的内径; 低压值(舒张压),单位为毫米汞柱(mmHg); p1- p2- 高压值(收缩压),单位为毫米汞柱(mmHg)。 3. 3 径向应变( diametric strain 模拟动脉血管直径变化量除以原始直径。这个术语与支架材料的机械应变没有关系。径向应变定 义如下: D, -- D 径向应变 ·(2) D, 也可以表示为: 最小内径 3. 4 膨胀distension 管内径的变化。例如,每次血液循环脉动期间舒张压和收缩压之间血管直径的变化。 3.5 流体负载hydrodynamic loading 通过向测试管路内注入一定体积的液体引起模拟血管内径的变化。 3.6 模拟血管mockvessel 一种通常由弹性材料制成的仿造血管。模拟血管在生理压力(见A.1.2.2和A.2.4.2)或非生理 压力(见A.2.4.4)下使其接近人体自体血管的内径和直径膨胀。 3.7 自体血管 nativevessel 自然健康的血管。 3. 8 应变控制straincontrol 用来描述相对于初始内径的模拟血管直径膨胀的控制,注意不要和支架材料的应变控制混淆。 3.9 血管支架 vascularstent 一种被植入自体或移植的血管系统的人造管状结构,其目的是用于提供机械性的径向支撑以增强 血管的畅通性。考虑本标准的目的,支架应是金属材质并且不应被人造纤维或组织移植材料所覆盖。 4测试方法概述 该测试方法适用于血管支架的疲劳/耐久测试,该测试使支架承受流体负载模拟支架在体内的受载 和(或)直径变化。支架应释放到可使支架直径产生周期性变化的模拟血管中。本标准详述了两种常用 的试验方法。 4.1生理压力测试方法一一该方法(见附录A.1)要求模拟血管在生理压力、脉动速度,和尽可能高的 测试频率下具有与自体血管相似的顺应性。 2 YY/T0808—2010 4.2直径控制方法一一(也称为应变控制方法)。该测试方法(见附录A.2)需要使用直径测试系统和 平均直径。无法直接测量支架时,可以通过测量模拟血管外径和通过支架外径与模拟血管外径之间关 系的换算得到支架外径。 5样品规格、状态和准备工作 5.1除非经过充分论证,否则所有选择的支架应经过所有生产工序、达到植入质量标准的产品。除非 拥有未灭菌对支架疲劳/耐久测试无影响的证据,否则所使用的支架应进行灭菌处理。 5.2每种支架几何构形的测试样品数量应充分能使测试结果支持预期性能的要求。用于疲劳/耐久测 试的支架应是最恶劣的标称直径并说明为何选择的标称直径是最恶劣情况。 5.3模拟血管内径的选择对耐久测试非常重要。一个心动周期内无支架植入的模拟血管的平均内径 与最恶劣情况下支架的外径在整个测试过程应匹配。对于详细要求见第A.1章和第A.2章。 5.4样品规格,结合其他测试,比如动物实验和临床实验,以及分析(例如有限元分析)和(或)与其他能 够充分保证其可靠性的样本进行比较。这些测试方法中,一个支架当作一个样品。可靠性的论证可能 要参考额外的用来确定支架的耐久的分析和(或)测试。 6仪器 6.1对于某些需要精确测量和控制压力、尺寸或循环计数的测试方法,对这些系统的动态性能的验证 的实施和记录,要阐述使用该方法的依据。 6.2压力测量系统一一应选择在测试频率下能精确测量管内压力的压力传感器。特殊要求见第A.1 章和第A.2章。压力测量系统必须校准和确认。 6.3尺寸测量装置,例如线变位移传感器、激光测量装置和高速照相机都必须经过校准和确认。 6.4循环计数系统一一装置应包括一个循环计数系统,用来测量加载在支架/模拟血管上的载荷的循 环次数。 6.5温度控制系统一一个包含有经过校准的温度控制和测量的系统,该系统给支架提供测试温度。 7测试参数 7.1温度-一温度应控制在37℃士2℃。如果使用其他的温度应说明所选择的温度是最恶劣情况或 相当情况,要求温度在整个测试过程中保持稳定。 7.2实际的温度和精度应由具有资质的使用者记录。 7.3溶液一一测试溶液应是磷酸盐缓冲溶液(PBS)或相同作用的溶液,如果在其他环境下(例如蒸馏 水或空气中)进行测试应给出说明和理由。 7.4生理压力一一预期血管中的压力变化。评价冠状动脉支架脉动疲劳的压力范围一般建议为 80mmHg~160mmHg。 注1:舒张压和收缩压的选择应基于支架适用的患者人群。 7.5生理脉动频率针对该测试方法,确定为1.2Hz或每分钟72次心跳。 7.6微生物的生长会影响对测试后支架表面特性的评价。可以使用生物抑制剂(例如除海藻的药剂或 化学试剂)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但这些抑制剂不能造成非预期的测试支架的降解或对测试方案造成负面 影响。 7.7当模拟血管被安装于疲劳机的初始位置后可以根据经验来确定没有安装支架的模拟血管的内径。 3 YY/T0808—2010 7.8 模拟血管老化 有些模拟血管由于某些环境因素(例如紫外光照)可能会老化,所以要尽量避免 模拟血管暴露在这些环境下。 7.9支架装载一一支架装载到模拟血管内时应注意减小受到模拟血管两端的影响,如果有足够的距 离,多个支架也可以装载在一个模拟血管内(见第C.5章)。 7.10测试频率—见第A.1章和第A.2章的详细要求。 7.11测试确认一—当支架以相同的压力和频率进行测试时,测试者应确认在整个耐久测试过程中,支 架和血管内径保持良好的贴合,并不需要对每个样品进行确认。这个确认及其论证过程要记录在测试 报告中。血管壁中支架测试方法的基本原理基于整个测试过程中支架和血管内径保持良好的贴合。 7.12接受标准一一应建立一个详细的方案来描述评价支架的所有程序。方案应包括需要鉴别任何具 体的失效模式,并检查

.pdf文档 YY-T 0808-2010 血管支架体外脉动耐久性标准测试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YY-T 0808-2010 血管支架体外脉动耐久性标准测试方法 第 1 页 YY-T 0808-2010 血管支架体外脉动耐久性标准测试方法 第 2 页 YY-T 0808-2010 血管支架体外脉动耐久性标准测试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0 23:13:1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