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11.080.040 YY C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 YY/T0681.4—2021 代替YY/T0681.4—2010 无菌医疗器械包装试验方法 第4部分:染色液穿透法测定 透气包装的密封泄漏 Test methods for sterile medical device package- Part 4:Detecting seal leaks in porous packages by dye penetration 2021-03-09发布 2022-04-01实施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发布 YY/T0681.4—2021 前言 YY/T0681《无菌医疗器械包装试验方法》,将由以下部分组成: 第1部分:加速老化试验指南; 第2部分:软性屏障材料的密封强度; 第3部分:无约束包装抗内压破坏; 一第4部分:染色液穿透法测定透气包装的密封泄漏; 第5部分:内压法检测粗大泄漏(气泡法); 一第6部分:软包装材料上印墨和涂层抗化学性评价; 第7部分:用胶带评价软包装材料上墨迹或涂层附着性; 第8部分:涂胶层重量的测定; 第9部分:约束板内部气压法软包装密封胀破试验; 第10部分:透气包装材料微生物屏障分等试验; 第11部分:目力检测医用包装密封完整性; 一第12部分:软性屏障膜抗揉搓性; 第13部分:软性屏障膜和复合膜抗慢速戳穿性; 第14部分:透气包装材料湿性和干性微生物屏障试验; 第15部分:运输容器和系统的性能试验; 第16部分:包装系统气候应变能力试验; 第17部分:透气包装材料气溶胶过滤法微生物屏障试验; 第18部分:用真空衰减法无损检验包装泄漏 本部分为YY/T0681的第4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YY/T0681.4一2010《无菌医疗器械包装试验方法第4部分:染色液穿透法测定透气 包装的密封泄漏》,与YY/T0681.4一2010相比,主要技术性变化如下: 修改了“范围”中内容(见第1章,2010年版的第1章); 修改了“通道”的定义(见2.3,2010年版的2.3); 一删除了数据可比性、穿刺注意的内容(见2010年版的3.4、3.6); 增加了试验用仪器的内容(见4.3、4.4、4.5); -增加了抽样(见第7章); 一增加了边缘浸人法和滴注法(见9.2,9.3); 一增加了方法B和方法C的精密度和偏倚内容(见附录A); 增加了假阳性指南(见附录B)。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医用输液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6)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山东省医疗器械产品质量检验中心、明尼苏达矿业制造医用器材(上海)有限公 司、河南亚都实业有限公司、山东百多安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康力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冬伟、郑阳、张祥龙、段书霞、张静、张海军、熊巍、刘壮。 本部分于2010年12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 YY/T0681.4—2021 引言 有害的生物或颗粒物可能通过泄漏进人到包装内部。这些泄漏通常出现在相同或不同材料包装的 密封处。本方法是用染色液来检测包装密封边缘的泄漏,当染色液和包装密封位置接触一段时间后,目 大小。因此该方法通常用合格/不合格来作为测试结果, 本方法包含三种检测方式:注射法、边缘浸人法和滴注法。滴注法需要包装在密封边之外有未密封 区域。附录A给出了三种试验方法的精密度和偏倚的相关信息。 YY/T0681.4—2021 无菌医疗器械包装试验方法 第4部分:染色液穿透法测定 透气包装的密封泄漏 1范围 YY/T0681的本部分规定了通过染色液穿透法测定透气包装密封泄漏的试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检测透明材料和透气材料组成的包装密封处大于或等于50m的通道 本部分不适用于5s内因毛细作用出现染色的透气材料,也不适用于染色液同不透明材料反差不 大的情况。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毛细作用 wicking 液体向纤维材料内移动。 2.2 染色液dyepenetrant 一种染色剂和一种表面活性剂的混合水溶液,设计成在发生毛细作用(会掩盖缺陷的存在)前的时 段内用以指示缺陷的部位。 2.3 通道channel 穿过预期密封区域整个宽度的任何未受损的路径。 3 意义和应用 3.1有害的微生物或颗粒污染可能通过泄漏进人器械。这些泄漏经常出现在相同或不同材料间形成 的密封处。这些泄漏还有可能是材料本身的孔引起的。 3.2染色液穿透的方法只能用来检测包装密封处的独立泄漏,而不适用透气性包装材料中发现的多个 小泄漏,这需要用其他技术来检测 3.3对于特定包装而言,什么样的泄漏程度才被认为有害,目前尚未达成共识。然而,因为本试验是用 来检测封口处泄漏的,任何泄漏迹象通常都判定为不合格。 超过20s)。发生毛细作用前染料将不会使材料的表面变色。附录B介绍了毛细作用和识别假阳性 指南。 4仪器 4.1 把包装材料破坏掉的工具,例如剪刀(9.1方法A)。 1 YY/T0681.4—2021 4.2 2染色液分配器,例如吸管或能用于注入染色液的注射器(9.1方法A)。 4.3 盛装染色液的容器(9.2方法B)。 4.4 剪刀或其他剪切工具(9.2方法B)。 4.5滴眼器或移液管(9.3方法C)。 4.6 显微镜或能放大5~20倍的光学放大镜。 4.7 染色液水溶液包括,按质量分数: 毛细作用剂:TRITONX-1O0 0.5% 指示剂:甲苯胺蓝 0.05% 载体:水 99.45% 注:溶液是均一的。如果发现沉淀,这个溶液需被替换掉。 其他着色剂或荧光剂也可替代甲苯胺蓝,但他们的精密度和偏倚必须通过实验来确定。 由于毛细作用剂具有黏性,该溶液的制备最好是先称量内装约所需量10%的水溶液的容器,将相应量 的毛细作用剂加人水中,搅动或振动使之混合。毛细作用剂散开后加人其余的水,最后加人甲苯胺蓝。 5安全措施 用皮下注射针和注射器向包装内注射染色液是本试验常用的方法,这可能会导致用污染的针头刺 伤皮肤,因此不予推荐。由于有这一危害,建议用一个软管与注射器连接,通过用剪切工具剪切的开口 向里送人染色液。 6试验样品 试验样品可以是包含产品的包装、空包装或者只有热封边的包装。如果测试前能够证明不影响测 7抽样 测试样品数量宜满足试验要求。当排除缺陷样品时需要非常谨慎,因为这可能导致结果偏倚。 注:可参考GB/T2828.1。 8状态调节 包装应无冷凝或无其他来源的液态水。密封缺陷中如果有水,会影响染色液的可检测性。如果有 任何迹象表明包装已接触过任何液体,试验前应在其典型的贮存温度下充分干燥, 如果需要状态调节,建议在温度是(23士2)℃和相对湿度是(50士2)%的标准环境下进行状态调 节,试验前至少状态调节24h。 9程序 9.1方法A(注射法) 9.1.1将足量的染色液注入包装内,使得染色液可以在包装最长边形成大约5mm的深度。当刺穿包 装袋注人染色液时,需要特别注意不能刺穿或者损伤到包装的其他表面。在包装内的虚拟样品旁边位 置比较容易刺入。样品会起到隆起的作用进而将包装袋的两个面分离开,减少意外刺穿两个面的风险。 9.1.2通过包装的透明面目测检查封口区域。观察染色液流过的密封区域,可以直接观察到通道。对 2 YY/T0681.4—2021 于四面封口的包装每个边最多5s,总时间小于或等于205。染色液长时间的停留会使得封口区域因为 多孔材料的毛细作用而发生染色,使得观察困难。如果需要,可以使用5~20倍的光学放大镜进行细致 的检验。 9.1.3必须旋转包装袋,使得每个边都接触到染色液。如果需要可以再加注染色液以保证每个边都能 接触到染色液。 9.2方法B(边缘浸入法) 9.2.1选择一个长度足够长的容器,至少容纳被测包装最长密封边, 9.2.2往容器内注入足够的染色液,使得染色液可以覆盖容器的底部,最小深度约3mm~6mm。如 果被测包装袋的封口外边缘还有多余的材料,如开口用的裙边,必须对包装做些修改。使用一个剪切工 具,沿着密封区域的外边缘3mm的距离从裙边处将多余的材料剪掉,注意不要剪到密封区域。将多余 的材料剪掉会使染色液接近密封区域。 9.2.3将包装的一个密封边向下浸入到染色液内,使得密封区域的整个密封边和染色液短暂接触。这 个浸入操作是短暂的,但又刚好足够来完全浸湿密封边 9.2.4沿浸入方向移除包装,确认整个密封边都和染色液接触。从包装的透明面观察包装密封区域染 色液在密封宽度方向的穿透情况。对于四边封的包装每个边最多5s,总时间小于或等于20s 9.2.5如果需要,可以使用5~20倍的光学放大镜进行细致的检验。 9.2.6对其他密封边重复以上边缘浸入操作。 9.3方法C(滴注法) 9.3.1将染色液倒人到一个散口容器内。 9.3.2用手指或者回形针,小心地将透明材料的裙边和透气材料分开。 9.3.3将滴眼器或移液管插人到染色液内。 9.3.4将包装的透明面朝向操作者,在透明材料和透气材料之间,沿着封口边在上方滴人染色液。确 保整个边都被染色液浸湿。 9.3.5对于小型的包装袋缓慢旋转包装,同时不断地滴人染色液直到整个包装的密封边都与染色液接 触。如果不方便操作,可以每次只对一个边进行滴注。 9.3.6观察包装密封区域染色液穿透整个宽度情况。对于四边封的包装每个边最多5s,总时间小于 或等于20s。 10报告 报告应包含如下信息: a) 和操作人员; b)状态调节信息; 测试的方法:方法A、方法B或者方

.pdf文档 YY-T 0681.11-2014 无菌医疗器械包装试验方法 第11部分 目力检测医用包装密封完整性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YY-T 0681.11-2014 无菌医疗器械包装试验方法 第11部分 目力检测医用包装密封完整性 第 1 页 YY-T 0681.11-2014 无菌医疗器械包装试验方法 第11部分 目力检测医用包装密封完整性 第 2 页 YY-T 0681.11-2014 无菌医疗器械包装试验方法 第11部分 目力检测医用包装密封完整性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0 22:52:3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