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33.040 YD CCS M10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6400—2025 面向视障用户的身份鉴别无障碍技术指南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authentication accessibility of visually impaired users 2025-04-10发布 2025-08-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6400—2025 目 次 前言. 引言, III 范围.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 术语和定义 缩略语.. 4 技术框架 5 无障碍技术指南. 6.1 设备和系统无障碍基础支撑 6.2 视障用户检测. 6.3 视障用户注册 6.4 无障碍人机识别活体检测. 6.5 身份鉴别无障碍.. 6.6 性能指标 7 身份鉴别无障碍通用流程. 个人信息保护 8 YD/T6400—202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章单位: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荣耀终端有限公司、华为技 术有限公司、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郑州信大捷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 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林冠辰、曲岩、张放、李若愚、王永涛、彭晋、薛佳鹏、吴思捷、徐亦佳、张 武、孙伟超、李哲、魏凡星、冯金金、王嘉义、杨萌科、傅山、刘陶、赵晓娜、李志超、罗广文、李实、 于磊、刘为华、李丛蓉。 II YD/T6400—2025 引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2023年6月28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三次会议通过,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是为了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平等、 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全体人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而制定的法律。明确将无障碍环境建设保障重点规定为残疾人、老年人,在制 度设计、标准确立、建设要求等方面,紧扣残疾人、老年人的需求和期盼,回应了很强的现实需求, 当前业界有不少针对信息无障碍产品和服务设计、实施的指导性标准,但是对于视障人群,享受信 息无障碍服务首要的是能够顺利通过身份鉴别,然后才能访问或者使用相关产品和服务,并且身份鉴别 也需要考虑无障碍。目前尚无针对视障人群的身份鉴别无障碍服务标准,无法对视障人群的身份鉴别服 务提供指导,无法为视障用户等弱势群体享受便捷的数字生活提供标准支撑和依据。针对视障人群的身 份鉴别无障碍服务的标准缺失严重,驱待补充。 本文件主要面向视障用户群体,传统的人脸识别、密码等技术对于视障人群可用性差,无法很好地 用来进行视障用户身份鉴别,本文件提出无障碍等无障碍手写识别、手势(动作)识别、无障碍指纹识 别、无障碍人脸识别技术、无障碍密码、无障碍OTP等针对视障人群的身份鉴别无障碍技术标准。本 文件为面向视障用户群体的身份鉴别服务提供技术依据和指导。通过制定面向视障用户的身份鉴别无障 碍技术标准,缩小视障人群的数字鸿沟,解决视障弱势群体融入数字社会的问题,共享数字化发展成果, 构建友好包容的数字社会,助力数字经济普惠、健康发展。 YD/T6400—2025 面向视障用户的身份鉴别无障碍技术指南 1范围 本文件提出面向视障用户的身份鉴别无障碍总体技术框架、技术指南、通用流程和个人信息保护指 南等。 本文件适用于身份鉴别无障碍技术和产品研发、设计、检测、应用等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35273 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 GB/T37036.9 信息技术移动设备生物特征识别第9部分:测试方法 GB/T40660 信息安全技术生物特征识别信息保护基本要求 GB/T41807 信息安全技术声纹识别数据安全要求 GB/T41819 信息安全技术人脸识别数据安全要求 3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无障碍 accessibility 产品、设备、服务或环境(虚拟或真实)对于尽可能广泛人群的可用程度 3.2 身份鉴别 Jauthentication 确认用户身份的过程,包括身份验证和身份辨识。 3.3 身份鉴别无障碍 authenticationaccessibility 数字社会中的身份鉴别技术对于尽可能广泛人群的可用程度。 YD/T6400—2025 3.4 无障碍手写识别 accessiblehandwritingrecognition 基于视障用户手动输入自定义的文字、图案等进行自动识别的技术,本文件也称“划一划”。 3.5 无障碍行为识别 accessibleactionrecognition 视障用户手持智能终端,根据系统提示或指令完成相应挥动、画圈等动作,系统依据完成过程和情 况进行自动识别的技术,本文件也称“挥一挥” 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KBA 基于知识的身份鉴别 Knowledge-BasedAuthentication OTP 一次性密码 One Time Password PAD 呈现攻击检测 PresentationAttackDetection 5 技术框架 技术框架如图1所示。 视障用户身份鉴别无障碍 个人信息保护 人脸识别 指纹识别 声纹识别 手写识别 静态密码 ... 视障用户人机识别 视障用户检测 视障用户注册 活体检测 无障碍模式检测 数据采集 行为识别 个人信 息保护 无障碍列表 数据处理 无障碍PAD 用户行为 特征存储 设备和系统无障碍基础支撑 无障碍模式(VioceOver、 无障碍指引(语音、振动等) Talkback) 硬件(传感器,陀螺仪,etc) 图1 面向视障用户的身份鉴别无障碍技术框架 2 YD/T6400—2025 技术框架功能描述如下。 设备和系统级无障碍基础功能:设备和系统提供的基本无障碍能力,包括系统级无障碍[如旁 a) 白(VoiceOver)或Talkback功能、语音和振动交互指令等]、硬件级(传感器、陀螺仪等)。 b) 视障用户检测功能:该模块的作用是检测用户是否为视障用户,通过包括无障碍模式检测「旁 白(VoiceOver)或Talkback]、无障碍列表、分析用户行为数据等方式。 c) 视障用户注册功能:注册一个新的视障用户,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认证令牌存储; (P 无障碍人机识别功能:包括无障碍行为识别、无障碍PAD等。 e) 身份鉴别无障碍:将身份鉴别能力适配视障用户,并在产品交互、反馈上对视障用户友好。例 如无障碍人脸识别、无障碍指纹识别、无障碍声纹识别、无障碍手写识别(划一划)等。 f)[ 隐私和安全保护:包括隐私保护和安全保护功能。 6无障碍技术指南 6.1设备和系统无障碍基础支撑 6.1.1旁白(VoiceOver)或Talkback功能 用户终端设备和操作系统提供旁白(VoiceOver)或Talkback模式,为无障设计中便捷地开启无障 碍功能提供基本保障。 6.1.2无障碍交互语音和振动指令功能 用户终端设备和操作系统提供交互语音和振动指令功能,为给视障用户语音提示和振动提示提供基 础。 6.1.3生物特征识别功能 用户终端设备具备和使用相关生物识别技术对应的相关传感器,例如手写识别(划一划)的传感器、 人脸识别传感器、指纹识别传感器、声纹识别传感器等。 6.1.4终端位置变化感知功能 支持无障碍行为识别(挥一挥)的用户终端设备具备陀螺仪,感知并反馈设备位置变化 6.1.5加速度感知功能 支持用户终端设备具备加速度传感器,能感受加速度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 6.2视障用户检测 6.2.1辅助功能模式状态 检测设备旁白(VoiceOver)或Talkback处于开启或者关闭状态,判断当前用户是否需要无障碍模 式服务。 3

.pdf文档 YD-T 6400-2025 面向视障用户的身份鉴别无障碍技术指南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YD-T 6400-2025 面向视障用户的身份鉴别无障碍技术指南 第 1 页 YD-T 6400-2025 面向视障用户的身份鉴别无障碍技术指南 第 2 页 YD-T 6400-2025 面向视障用户的身份鉴别无障碍技术指南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0 21:56:2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