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33.040 YD CCS M30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 63872025 数字李生网络能力评估 Digital twin network Capability evaluation 2025-04-10 发布 2025-08-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D/T6387—2025 目 次 前言 II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数字李生网络能力的评估范围与体系 4 4.1 数字李生能力评估范围, 4.2数字李生能力评估体系, 数字李生网络的能力评价指标. 5 5.1 通用性指标, 5.2 感知通道能力. 李生体能力... 5.3 .9 5.4 操控通道能力, 13 数字李生网络的能力评估汇总与使用 6 .16 6.1 评估体系汇总, .16 6.2评估体系的使用 17 YD/T6387—202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公文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 规则起草。 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信集团有 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 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畅、王泽林、周铖、龚霞、吴钦、谢宝国、黄东东、万晓兰、韩博文、杨红 伟、陈丹阳、阮科、詹勇,杨建军、汪俊芳。 I YD/T6387—2025 数字李生网络能力评估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数字李生网络的数字李生能力评估方法,包括评估架构、评估范畴、层次与维度划分 级别划分、评估结果描述。 本文件适用于对数字李生网络的数字李生能力评估和能力描述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数字李生网络 digitaltwinnetwork 数字李生网络用于表示具有数字李生能力的网络。数字李生网络包括下层的物理网络实体、虚拟化 后的网络李生体、上层的网络应用。 3.1.2 网络数字李生 networkdigital twin 网络数字李生用于表示网络的数字李生化,是指一种方法、技术手段或过程。 3.1.3 物理实体physicalentity 物理实体也可简称为实体,表示以物理实体形式存在、实际执行策略、实际发挥功能的事物。可以 通过附加词进行具体指代的描述,如网络物理实体(简称为网络实体)、设备物理实体(可简称为设备 实体)等。其中,网络物理实体是指由网络基础设施(物理网元、虚拟网元等)组成的、提供实际网络 服务的网络实体。 1 YD/T6387—2025 3.1.4 数字李生体digitaltwinentity 数字李生体可简称为李生体,表示以虚拟形式存在,由数字和算法构成,用于模拟物理实体的虚拟 事物。可以通过附加词进行具体指代的描述,如网络数字李生体(简称为网络李生体)、设备数字李生 体(简称为设备李生体)、信道数字李生体(简称为信道李生体)等。其中,网络数字李生体指网络实 体对应的数字镜像,由网元、拓扑的李生体,以及包含于其中的规则、机理等组成,用于模拟网络实体。 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DTN 数字李生网络 Digital Twin Network 4 数字李生网络能力的评估范围与体系 4.1数字李生能力评估范围 在数字李生网络的总体架构中,最下层是物理网络层,对应网络的物理实体,提供传送能力和执行 策略;中间层是李生网络层,对应网络的数字李生体,是物理实体的虚拟化呈现,并通过模型算法提供 物理实体的模拟功能;最上层是网络应用层,对应网络中的各种应用。 对于数字李生网络的能力评估问题,首先应明确数字李生能力评估的范围。数字李生能力评估应被 限定在网络的数字李生化能力的范围,而与数字李生化不相关的能力则不应被纳入评估范围。具体而言, 网络物理实体之内的能力和网络应用自身的能力,都不在数字李生能力评估的范围内,数字李生能力评 估仅限于李生网络层内,以及李生网络层与上下层的对接,如图1所示。 网络应用 网络实体 数字李生体 直接支撑上层应用 支撑上层应用 数字李生体 李生体能力数字李生 !能力评估 感知通道能力 操控通道能力 网络物理实体 图1数字李生网络能力评估的范围 2 YD/T63872025 另外,对于数字李生能力所覆盖的网络域范围和专业范围,不被纳入能力评估,而是通过附加修饰 词进行范围的限定。例如,IP网数字李生能力,通过修饰词“IP网”将能力评估范围限定在IP专业领 域,不包括传输、无线等其他专业领域,即认为底层是IP设备/IP链路,不再深入考虑更底层的光纤、 光缆、波道、波分等问题;北京城域网数字李生能力,通过修饰词“北京城域网”将能力评估范围限定 在北京城域网,不包括全国骨干网、其他省份等网络域。 4.2数字李生能力评估体系 4.2.1数字李生能力评估体系分层架构总述 本文件构建的数字李生能力评估体系如图2所示。评估体系中采用层次架构的形式,首先,将数字 李生能力拆分为能力类;其次,每个能力类对应有多个评价指标;最后,每个指标对应有各自的指标评 价结果空间。 a)能力类:能力类是按照逻辑功能划分的,也可以进一步拆分为大类+子类的多级分类模式。 b)评价指标:用于体现能力的实现效果,不再按照功能划分,而是按照效果划分。 c)评价结果空间:结果空间对应该评价指标的规范性打分范围或描述方式。 能力类 评价指标 评价结果空间 指标 指标评价结果空间 能力类 .. 指标 指标评价结果空间 数字李生 能力 .. 指标 指标评价结果空间 指标对应功能的 结果空间对应平价结果的 类对应功能 实现效果 规范性打分或描达方式 图2 数字李生能力评估分层架构 4.2.2数字李生能力分类 本文件将数字李生网络的数字李生能力划分为三个大类:感知通道能力、李生体能力、操控通道能 力,其与数字李生网络总体架构的对应关系如图1所示。三个能力大类下暂不继续按照功能详细划分能 力小类,而是直接对应各能力的评价指标,形成的评估体系如图3所示。具体要求如下。 a)感知通道能力:网络数字李生体对网络物理实体运行状态的感知能力。 b)李生体能力:网络数字李生体自身的能力。 c)操控通道能力:网络数字李生体对网络物理实体进行状态调整的操控能力。 3 YD/T6387—2025 能力大类 评价指标 评价结果空间 指标 指标评价结果空间 感知通道 能力 . . 指标 指标评价结果空间 数字李生 李生体 能力 能力 .. 指标 指标评价结果空间 操控通道 能力 .. 图3 数字李生能力类划分后的评估体系 各种数字李生能力应纳入上述三大类内。例如,数字李生体内使用了智能算法判别策略的合法性或 合理性,则认为此智能算法是属于数字李生体的一部分,所以纳入李生体的能力范畴;对外能力开放能 力是数字李生体开放出来,对外提供服务、API或被调用的能力,所以纳入李生体的能力范畴。 5数字李生网络的能力评价指标 5.1通用性指标 5.1.1时效性 5.1.1.1时效性分级 时效性问题是数字李生三大类能力都会涉及的问题,因此感知通道能力/李生体能力/操控通道能力 都对应各自的时效性评价指标。 本文件建议将时效性的评估结果空间分为三级:离线级、触发级、实时级。此外,可以进一步通过 滞后时间进行具体描述。时效性的级别说明如图4所示。 a)离线级、触发级、实时级:在反映系统或功能之间的打通程度。 b)滞后时间:在具体描述时效。 4

.pdf文档 YD-T 6387-2025 数字孪生网络 能力评估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YD-T 6387-2025 数字孪生网络 能力评估 第 1 页 YD-T 6387-2025 数字孪生网络 能力评估 第 2 页 YD-T 6387-2025 数字孪生网络 能力评估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0 21:39:3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