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77. 100 YD H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黑色冶金行业标准 YB/T4566.8—2016 氮化钒铁 碳含量的测定 红外线吸收法 Ferrovanadium nitrideDetermination of carbon content-Infrared absorptionmethod 2016-10-22发布 2017-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YB/T4566.8—2016 前言 YB/T4566《氮化钒铁》分析方法共分为以下9部分: 第1部分:氮化钒铁氮含量的测定情性气体熔融热导法 第2部分:氮化钒铁 氮含量的测定 蒸馅分离-酸碱中和滴定法 第3部分:氮化钒铁 钒含量的测定硫酸亚铁铵滴定法 第4部分:氮化钒铁硅、锰、磷、铝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第5部分:氮化钒铁硅含量的测定硫酸脱水重量法 一第6部分:氮化钒铁磷含量的测定 磷钼蓝分光光度法 第7部分:氮化钒铁 硫含量的测定 红外线吸收法 第8部分:氮化钒铁碳含量的测定 红外线吸收法 第9部分:氮化钒铁氧含量的测定红外线吸收法 本部分为YB/T4566的第8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生铁及铁合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18)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高树峰、胡志伟、白瑞国、陈东辉、宋晓军、宋承燕、王东华、武挺、关淑萍、陈自斌、 卢春生。 YB/T4566.8—2016 氮化钒铁碳含量的测定红外线吸收法 警告一使用本部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部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 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红外线吸收法测定碳含量。 本部分适用于氮化钒铁中碳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质量分数):0.100%~7.00%。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010铁合金化学分析用试样的采取和制备 YB/T081冶金技术标准的数值修约与检测数值的判定 3原理 试料于高频感应炉的氧气流中加热燃烧,碳生成二氧化碳,并由氧气流载至红外线分析器的测量室, 二氧化碳将吸收特定波长的红外线,所吸收能量的大小与其浓度成正比,据此可测得碳的含量。 4试剂和材料 4.1高氯酸镁,无水、粒状。 4.2碱石棉,粒状。 4.3玻璃棉。 4.4钨粒,碳量小于0.002%,粒度0.8mm~1.4mm。 4.5纯铁,碳量小于0.002%。 4.6氧气,纯度大于99.95%。 4.7动力气源,氮气或压缩空气,其杂质(水和油)含量小于0.5%。 4.8瓷,23mm×23mm或25mm×25mm,并在高于1200℃的高温炉中灼烧4h或通氧灼烧至空 白值为最低。 4.9钳。 5仪器和设备 5.1红外吸收定碳仪(灵敏度为0.1ppm),其装置连接如图1所示。 5.2洗气瓶,内装碱石棉(见4.2)。 5.3干燥管,内装高氟酸镁(见4.1)。 1 YB/T4566.8—2016 12 一氧气瓶; 一两级压力调节器; 2 3 一洗气瓶; 4,9 一干燥管; 压力调节器; 6 高频感应炉; 燃烧管; 7 除尘器; 10- 流量控制器; 11- 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的转化器; 12- 除硫器; 13- 一二氧化碳红外检测器。 图1红外吸收定碳仪装置连接图 5.4气源 载气系统包括氧气容器、两级压力调节器及保证提供合适压力和额定流量的时序控制部分。 动力气源包括动力气(氮气或压缩空气)、两级压力调节器及保证提供合适压力和额定流量的时序控 制部分。 5.5高频感应炉 应满足试样熔融温度的要求。 5.6控制系统 微处理机系统包括中央处理机、存储器、键盘输人设备、信息中心显示屏、分析结果显示屏、分析结果 打印机等。 控制功能包括自动装卸娲和炉台升降、自动清扫、分析条件选择设置、分析过程的监控和报警中 断、分析数据的采集、计算、校正及处理等。 5.7测量系统 主要由微处理机控制的电子天平(感量不大于0.1mg)、红外线分析器及电子测量元件组成。 6取制样 按照GB/T4010的规定采取和制备,试样应全部通过0.125mm筛孔。 2 YB/T4566.8—2016 7分析步骤 7.1分析准备 按仪器使用说明书调试检查仪器,使仪器处于正常稳定状态,并选用最佳分析条件。 7.2试料量 称取试料0.20g,精确至0.0001g。 7.3空白试验 随同试样做空白试验,重复足够次数,记录最小的、比较稳定一致的三次读数,计算平均值并输人到 仪器中,在测定试样时仪器会自动扣除空白值。 7.4校准曲线的绘制 根据待测试样的含碳量,选择相应的量程或通道,并选择三个同类型标准样品(待测试样含碳量应落 在所选三个标准样品含碳量的范围内依次进行校正,以确认系统的线性。校正后测得有证标准物质的 结果波动应在允许差范围内。 7.5测定 将试料(见7.2)置于埚(见4.8)内,覆盖0.5g纯铁(见4.5)和1.5g钨粒(见4.4),进行分析测定, 由校准曲线查得分析结果。 分析结果以质量分数表示,按YB/T081的规定修约至与允许差小数相同位数。 8允许差 两次分析结果的差值应不大于表1所列的允许差。 表1允许差 %(质量分数) 碳含量 允许差 0.100~0.400 0.020 ≥0. 400~1. 00 0.030 ≥1. 00~5.00 0.08 ≥5.00~7.00 0.15 9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 鉴别试料、实验室和分析日期的资料; b)遵守本部分规定的程度; 分析结果及其表示; d)测定中观察到的异常现象; e)对分析结果可能有影响而本部分未包括的操作或者任选的操作。 3

.pdf文档 YB-T 4566.8-2016 氮化钒铁 碳含量的测定 红外线吸收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YB-T 4566.8-2016 氮化钒铁 碳含量的测定 红外线吸收法 第 1 页 YB-T 4566.8-2016 氮化钒铁 碳含量的测定 红外线吸收法 第 2 页 YB-T 4566.8-2016 氮化钒铁 碳含量的测定 红外线吸收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0 19:44:3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