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75.060 E 24 SY 备案号:53504—2016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 7508--2016 代替SY/T7508—1997 液化石油气中总硫的测定 氧化微库仑法 Determination of total sulfur in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Oxidativemicrocoulombicmethod 2016-01-07发布 2016一06一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7508—2016 自 次 前言 IⅡI 1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方法提要 试剂和材料 仪器和设备 5 6 试验准备 试验步骤 7 计算 8 精密度 9 SY/T7508-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标准代替了SY/T7508一1997《油气田液化石油气中总硫的测定 氧化微库仑法》,与SY/T 7508一1997相比,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删除了1997年版中硫标准样配制的内容; 删除了1997年版中灵敏度测定的内容; 增加了使用气体标准物质进行转化率测定的内容,并将转化率“每7天测定一次”修改为 “转化率应在每次测定样品前进行测定,不应低于75%,否则应查明原因。每次更换电解液 后,应重新测定转化率”(见6.4.3); 修改了方法的精密度(见第9章)。 本标准由油气计量及分析方法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天然气研究院、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四川省石 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二站、国家石油天然气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晓红、何勇、李飞雪、王宏莉、郭桦、苏清泉。 本标准代替了SY/T7508—1997。 SY/T7508—1997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SY/T7508-1987。 Ⅱ SY/T7508—2016 氧化微库仑法 液化石油气中总硫的测定 警告一一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标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 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氧化微库仑法测定液化石油气中总硫含量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总硫含量在1mg/m3~400mg/m²之间的液化石油气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SH/T0230液化石油气组成测定法(色谱法) SH/T0233液化石油气采样法 3方法提要 试样在氮气流的携带下进人加热到一定温度的裂解管中,与氧气混合燃烧后硫转化为二氧化硫 并随氮气进入滴定池中与三碘离子反应,消耗的三碘离子由电解碘化钾得到补充。根据法拉第电解定 律,由电解所消耗的电量计算出试样的硫含量。 4试剂和材料 4.1试剂 4. 1.1 去离子水或超纯水,符合GB/T6682中二级水的规格。 4.1.22 冰乙酸:分析纯。 4.1.3碘化钾:分析纯。 4.1.4叠氮化钠:分析纯。 4.1.5氧气:纯度不低于99.99%。 4.1.6氮气:纯度不低于99.99%。 4.1.7硫含量测定用液体标准物质或气体标准物质:推荐采用硫化氢气体标准物质,也可以采用其 他适宜的有证标准物质。 4.2材料 4.2.1 微量注射器:5μL,10μL。 4.2.2.注射器:1mL~10mL。 4.2.3液化石油气采样器。 1 SY/T7508-2016 4.2.4稀释管:玻璃制,容积为8mL。 5 仪器和设备 5.1 微库仑仪 5.1.1 裂解炉。 5.1.2裂解管:由石英制造。 5.1.3滴定池:池中插人一对指示电极和一对电解电极,指示电极用以指示三碘离子浓度的变化, 电解电极用以保持三碘离子的浓度。 5.1.4微库仑计:当二氧化硫进入滴定池使三碘离子浓度降低时,能自动接通电解,使三碘离子恢 复到原来的浓度,并能自动记录电解时间和电流,最后直接显示出硫含量。 5.1.5可调速自动进样器。 5.1.6温度控制器:由三组可控硅温度控制电路组成:分别控制裂解炉预热区、燃烧区和出口区的 温度。 5. 1.7 流量控制器:控制进人裂解管的气流流量。 5.1.8 搅拌器:能调速的电磁搅拌器。 5.2液体进样器 采用液体进样阀或已知体积的压力注射器,用于注射微升量的液化样品。 5.3气体进样器 由定量进样六通阀和气化装置组成,用于定量注射气化后的液化石油气。 5.4电子天平 精密度为0.001g。 6试验准备 6.1取样 按SH/T0233的要求取样。 6.2 电解液的配制 称取0.5g碘化钾和0.6g叠氮化钠,溶于已盛有500mL水的棕色玻璃容器中,加人5.0ml.冰乙 酸,稀释至1000mL。电解液的有效期为三个月。 6.3加电解液 从滴定池内放出前次测定试样的旧电解液,加人新鲜电解液,并使液面高出电极5mm~10mm。 如连续试验,则每隔4h应更换一次电解液,也可根据试验具体情况更换。 6.4转化率的测定 6.4.1氮气和氧气的流量 氮气流量通常为100mL/min~200mL/min,氧气流量通常为50mL/min~150ml./min。 2 SY/T7508—2016 6.4.2炉温控制 预热区温度通常为500℃~600℃,燃烧区温度通常为700℃~800℃,出口区温度通常为 600℃~700℃。 6.4.3转化率的测定 液体标样根据硫含量用5iL或10μL注射器进样。用注射器抽吸标准样洗注射器3次后,抽取标 准样4μL~8uL,倒置排出气泡后,将针芯向后拉动使液体凹面落在1uL标记处,读数得V:。将注 射器平放在自动进样器上进样,进样速度控制在0.1μL/s~0.2μL/s,当注射器内的样品约剩余 0.5μL时停止进样。取下注射器,再次将针芯往后拉,使液体凹面落在1uL标记处,读数得V,。V, 与V,的差值V即为标准样的进样量。用微库仑计滴定,读取其显示值。个标准样重复测定三次, 取平均值。 气体标样根据硫含量用1ml~10mL注射器进样。用气体标样清洗注射器3~5次后,在3s~5s 内将定量气体标样推进裂解管进样口。一个标准样重复测定三次,取平均值。 按公式(1)计算硫的转化率F,数值以百分数(%)表示: F=m ×100% (1) p·v 式中: 微库仑计滴定硫的显示值,单位为纳克(ng); m 标准样中的硫含量,单位为毫克每立方米(mg/m²)或毫克每升(mg/L); V一一进样量,单位为毫升(mL)或微升(μL)。 转化率应在每次测定样品前进行测定,不应低于75%,否则应查明原因。每次更换电解液后, 应重新测定转化率。 7试验步骤 7.1 使用液体进样器的试验步骤 7.1.1流程连接 按图1所示连接液体进样器和液化石油气采样器,用9号注射针与液体进样器出口管连接后插人 裂解管进样口。 7.1.2充样 将阀7全打开,阀5微开,充分排空直至流量计4充人液体为止,拉出滑动进样阀手柄(如图1 中的A所示),样品充人阀芯,吹扫阀芯10s20s。 7.1.3进样 推动滑动进样阀手柄(如图1中的B所示)。阀芯对准吹扫气,阀芯内的样品被吹入稀释管,再 进人裂解管氧化裂解。用微库仑计滴定,读取其显示值。是否需要连接稀释管,取决于裂解管的积碳 情况。 3 SY/T7508—2016 5 N2 吹扫气 放空气 文 样品 吹扫气 10 1,5,7针型阀;2,4,11,13一流量计;3一滑动进样阀;6—液化石油气采样器; 8-稀释管;9—石英裂解管;10,12-稳流阀;A-充样;B-进样 图1液体充样进样流程图 7.2使用气体进样器的试验步骤 7.2. 1 流程连接 按图2所示连接气体进样器和液化石油气采样器。 7.2.2充样 调节恒温气化室的温度到60℃~80℃,将定量进样六通阀5转向取样位置。打开阀7后,再慢 慢打开流量调节阀8充分排空,应注意避免有液体冲出。排出的冲洗管路的气体应引至室外。 7.2.3进样 转动定量进样六通阀于进样位置,定量管内的样品被吹人裂解管。用微库仑计滴定,读取其显示 值,并记录大气压力和气化室温度。也可以采用简易方式,用1mL~10mL注射器取样后直接注人裂 解管进样口。进样前整个进样系统应试漏。如有漏气现象,应排除后才能进样。 8计算 8.1 液体进样器测定液体样品中总硫含量的计算 8.1.1 试样中以质量分数表示的总硫含量按公式(2)计算: m (2)

.pdf文档 SY-T 7508-2016 液化石油气中总硫的测定 氧化微库仑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Y-T 7508-2016 液化石油气中总硫的测定 氧化微库仑法 第 1 页 SY-T 7508-2016 液化石油气中总硫的测定 氧化微库仑法 第 2 页 SY-T 7508-2016 液化石油气中总硫的测定 氧化微库仑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0 18:51:3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