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75.180.10 E 11 SY 备案号:53487—2016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 7072—2016 大地电磁测深法资料处理解释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magnetotelluric data processing and interpretation 2016-01-07发布 2016-06-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7072-—2016 目 次 前言 JI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野外资料接收要求 4 处理解释准备工作 5 资料处理 6 资料解释 7 报告编写要求 成果资料提交 9 10 SY/T 7072—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标准由石油物探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综合物化探处。 - 本标准起草人:何展翔、孟翠贤、刘泽彬、胡祖志。 SY/T7072—2016 大地电磁测深法资料处理解释技术规程 1范围 4. 本标准规定了大地电磁测深法资料处理解释内容、技术要求、最终报告编写及资料归档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大地电磁测深法(MT)、三维大地电磁测深法(3DMT)以及连续电磁面法 (CEMP)资料的处理解释。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Y/T5615 石油天然气地质编图规范及图式 SY/T6055 5石油重力、磁力、电法、地球化学勘探图件编制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大地电磁测深法 magnetotelluric 通过在地面观测不同频率天然交变电磁场的变化来研究地壳及上地慢电性结构及其分布特征的 种电磁勘探方法。 3. 2 连续电磁剖面法 continuous electromagnetic profiling 电极沿观测剖面方向连续布设的大地电磁测深法。 3. 3 TE模式TEmode 二维介质中大地电磁场可分为E偏振波和H偏振波,E偏振波对应的视电阻率曲线平行于构造 走向。 3. 4 TM模式 TMmode 二维介质中大地电磁场可分为E偏振波和H偏振波,H偏振波对应的视电阻率曲线垂直于构造 走向。 4野外资料接收要求 4.1资料的类型 野外资料包括MT,3DMT,CEMP采集原始数据、测量数据及其他相关资料。 1 SY/T 7072—2016 4.2原始资料的内容 4.2.1原始数据应是经过野外初步去噪处理的单点频率域文件。 4.2.2野外布极为正南北、正东西方向时,原始数据为旋转到电性主轴方向的结果。 4.2.3野外布极Ex沿测线方向时,原始数据则为不需要旋转的结果。 4.2.4测量数据包含的测点数应与原始数据的点数一致,并且点号一一对应。如有弃点,提交必要 的弃点原因说明。 4.2.5其他资料包括野外施工总结文字报告、多媒体以及质量分布图等。如果工区复杂、干扰严重, 宜提交不合格品产生原因的文字说明和测点照片,便于了解野外地形地貌及干扰源状况。 5处理解释准备工作 5.1基础资料收集 5.1.1 一般要求 各项基础资料应是正式成果,中间成果仅作参考,应用时要注明。 5.1.2 收集资料内容 MT资料处理解释所需基础资料宜包括: a) 地质、地震、重力、磁力、化探等资料。 地质图、地形图、地貌图。 c) 钻井、测井、试油、试采、岩性、分析化验等资料。 d)前人研究成果、报告、图件等。 5.2收集资料整理 5.2.1一般要求 处理解释人员应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尤其是对处理、解释具有标定意义的地震及钻 井、测井资料。 5.2.2资料整理主要内容 资料整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 井曲线。 b) 钻井地质分层数据整理;依据钻井分层数据整理成图,并与电测井曲线结合,便于了解不 同层位的电性信息。 如果有多口钻井,可根据地质任务的需要,对所有电测井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和统计。 (P 如果收集到的地震剖面是时间剖面,还应收集整理该剖面所对应的速度谱。 e) 对于收集到的地震数据体,二维应了解每条测线的起点、拐点及终点坐标;三维应了解工区 边界拐点坐标、最大和最小线号、测线条数、线号增量等信息。 f) 对于重力、磁力、化探等资料,应了解采集精度等信息,便于分析应用。 5.3技术准备工作 5.3.1 处理解释人员应对用于处理的原始资料进行检查和核对,原始资料数据应与测量点位完全对 2 SY/T7072—2016 应,以保证解编后剖面数据的正确性。 5.3.2了解野外施工情况,分析MT勘探的地质任务和技术要求。 5.3.3对收集到的已知资料认真整理和分析,了解工区的地质、地理概况,以指导下一步的处理和 解释。 5.4处理解释技术设计 根据勘探任务及项目具体要求编写MT勘探处理解释技术设计,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 a)项目概况。 b)地质任务。 c) 三 主要技术措施和研究思路。 预期成果。 e) 项目组成员。 f)进度计划。 g)其他。 6资料处理 6.1数据解编 6.1.1数据解编基本要求 数据解编是从野外提供的原始数据中读出电阻率和相位信息。MT和CEMP应将解编出的电阻 率、相位等数据结合测量成果组成剖面,后续的处理基于剖面文件;3DMT应将解编出的电阻率、 相位等数据按照一定的线点顺序组成三维数据体,后续的处理基于三维数据体文件。 6.1.2数据文件的要求 解编的数据组成剖面时应满足下列要求: a)用于组成剖面文件的数据应是规则的,即每一个测点的频点数相同、频率分布值也相同;如 果不相同,可采用插值的方法组成规则数据。 )一般按照点号从小到大的顺序组成剖面文件,如果有特殊要求,也可以按从大到小顺序, b) 在后续的剖面展示时应标注部面方向。 剖面文件中,应包含偏移距、频率、电阻率、相位等基本信息。 d) 偏移距以起始点为0,后面按照点距依次累加。 三维数据体中,除包含二维剖面数据中基本信息外,还应包含测线号、测点号、测点坐标等 e) 信息,数据应按一定规则排列,便于后续处理时对比和分析。 6.2数据去噪与曲线平滑 数据去噪与曲线平滑应符合以下要求: a)了解全区资料质量分布情况,分析二级品或不合格点产生的原因,并对后期反演剖面的可靠 程度进行评价。 b)不合格点可采用丢弃或插值替代法处理。 c)对测点中畸变的数据应参照相邻点的同类曲线形态,根据相邻相似的原则进行处理。 d)根据视电阻率和相位间内在联系,对视电阻率和相位进行编辑。

.pdf文档 SY-T 7072-2016 大地电磁测深法资料处理解释技术规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Y-T 7072-2016 大地电磁测深法资料处理解释技术规程 第 1 页 SY-T 7072-2016 大地电磁测深法资料处理解释技术规程 第 2 页 SY-T 7072-2016 大地电磁测深法资料处理解释技术规程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0 18:31:5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