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75.180.10;77.040.20 E92; H26 SY 备案号:534412016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 6858. 6—2016 代替SY/T6508-2000 油井管无损检测方法 第6部分:非铁磁体螺纹渗透检测 Nondestructive testing method for OCTG--- Part 6: Liquid penetrant flaw detection for nonferrous magnetic thread 2016—01—07发布 2016一06-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6858.6—2016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原理 4 操作人员要求 检测方法 5 检测剂 6 1 设备、仪器和试块 检测灵敏度和标定 8 9 检测步骤 10 检测结果标记和记录 11 检测报告 12 安全要求 附录A(规范性附录) 用于非标准温度的检测方法 I SY/T 6858.6—2016 前 言 SY/T6858《油井管无损检测方法》分为以下部分: 第1部分:套铣管螺纹漏磁探伤; -第2部分:钻杆加厚过渡带漏磁探伤; -第3部分:钻具螺纹磁粉检测; -一第4部分:钻杆焊缝超声波检测; 一第5部分:超声测厚; -第6部分:非铁磁体螺纹渗透检测; 本部分为SY/T6858的第6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部分代替SY/T6508--2000《油井管无损检测方法非铁磁体螺纹渗透检测》,与SY/T 6508--2000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 增加了渗透检测原理(见第3章); 修改了对渗透检测人员的资质要求和视力要求(见4.1和4.2); 增加了对渗透检测方法的选用说明(见5.2); 一增加了渗透剂中特殊成分的说明(见第6章); 增加了对设备、仪器和试块的要求(见第7章); 修改了被检测螺纹表面清洗要求(见9.1); 修改了水洗型渗透检测时去除多余渗透剂的冲洗要求(见9.3.2); 修改了溶剂去除型检测时清除多余渗透剂要求(见9.3.3); -增加了评定缺陷显示的要求(见9.7); 增加了去除缺陷的说明(见9.8); 增加了复验的要求(见9.10); 增加了检测仪器设备的定期校验要求(见9.11); 修改了渗透检测时的安全说明(见第12章); 增加了用于非标准温度的检测方法(见附录A)。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石油管材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中国石油新 疆油田公司、渤海装备第一机械厂华新检测公司、西安三环科技开发总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蒋承君、卢强、方伟、徐勇、张建青、姚欢、曹峰。 I SY/T6858.6—2016 油井管无损检测方法 第6部分:非铁磁体螺纹渗透检测 1范围 SY/T6858的本部分规定了非铁磁性油井管螺纹渗透检测的检测原理、操作人员要求、检测方 法、检测用检测剂和装置、检测灵敏度和标定、检测步骤等。 本部分适用于非铁磁性油井管如无磁钻链、钛合金钻杆、铝合金钻杆等螺纹渗透检测,也适用于 铁磁性油井管螺纹渗透检验,以发现螺纹部位疲劳裂纹等表面开口缺欠或缺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5097 无损检测渗透检测和磁粉检测观察条件 GB/T9445 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 GB 11533 标准对数视力表 JB/T6064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用试块 3原理 工件表面被施涂含有荧光染料或着色染料的渗透剂后,在毛细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渗透剂渗 人表面开口缺陷中;去除.工件表面多余的渗透剂,经过干燥后,再在工件表面施涂吸附介质一一显像 剂;同样在毛细作用下,显像剂吸引缺陷中的渗透剂,即渗透剂回渗到显像剂中;在一定的光源下 (黑光或白光),缺陷处的渗透剂痕迹被显示(黄绿色荧光或鲜红色),从而探测出缺陷的形貌及分布 状态。 4操作人员要求 4.1资质 操作人员应持有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或行业颁发的并与其工作相适应的检测人员技术资格证书,签 发检测报告者应持有渗透Ⅱ级或ⅡI级以上资格证书,其他要求应按GB/T9445或等效标准、法规 执行。 4.2视力 操作人员的近距离矫正视力须在1.0以上,辨色能力应达到能区分与渗透检测方法有关的颜色对 比度,操作人员的视力测定方法应符合GB11533的规定要求,并且1年检测1次,不得有色育。 1 SY/T6858.6—2016 5检测方法 5.1分类 5.1.1渗透检测按所用渗透剂含染料的类别分为: a) 荧光渗透检测。 着色渗透检测。 荧光着色(两用)渗透检测。 5.1.2 渗透检测按渗透剂去除方法分为: a) 水洗法渗透检测。 b)亲油性后乳化法渗透检测。 溶剂去除法渗透检测。 c) d)亲水性后乳化法渗透检测。 5.1.37 渗透检测按显像的类型分为: a)干粉显像。 b)水溶性湿显像。 c)水悬浮性湿显像。 d)非水湿显像。 e)特殊显像。 f)自显像。 5.2方法的选择 渗透检测方法的选用,应满足检测缺陷类型和灵敏度的要求。根据非铁磁性油井管生产使用状 况,采用水洗型、溶剂去除型荧光渗透检测方法和着色渗透检测方法对非铁磁性油井管螺纹进行渗透 检测,对现场无水源、电源的检测,宜采用溶剂去除型着色法;对工厂大批量油井管检测,宜采用水 洗型着色法或水洗型荧光法。 荧光法比着色法有较高的灵敏度。 5.3工艺 5.3.1水洗型荧光渗透检测和水洗型着色渗透检测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5.3.2溶剂去除型荧光渗透检测和溶剂去除型着色渗透检测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 6检测剂 6.1检测剂包括渗透剂、清洗剂和显像剂,不同型号的检测剂不能混用。 6.2渗透剂应有良好的性能、对被检螺纹表面无腐蚀、对人体基本无毒害作用,对于奥氏体钢和钛 及钛合金材料,一定量的渗透检测剂蒸发后残渣中的氟、氯元素含量质量比不得超过1%;对于铝及 铝合金材料,一定量渗透检测剂蒸发后残渣中的氯元素含量质量比不得超过1%。如有更高要求,可 由供需双方另行商定。 6.3氟、氯的测定方法:取渗透检测剂试样100g,放在直径$150mm的表面蒸发皿中沸水浴加热 60min,进行蒸发。如蒸发后留下的残渣超过0.005g,则应分析残渣中氟、氟的含量。 6.4清洗剂应能去除被检表面的多余渗透剂又不会过洗, 6.5显像剂应能在被检表面上形成均匀的背景,对渗透剂有强的吸附性能。 2 SY/T6858.6—2016 预清洗 渗透 水洗 燥 水基湿式显像 干燥 干粉显像 干燥 非水基混式显像 检验 去除显像剂 图1水洗型荧光(着色)渗透检测工艺流程图 预清洗 渗透 滴落 溶剂去除 干粉显像 非水基湿式显像 检验 去除显像剂 图2溶剂去除型荧光(着色)渗透检测工艺流程图 3

.pdf文档 SY-T 6858.6-2016 油井管无损检测方法 第6部分 非铁磁体螺纹渗透检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Y-T 6858.6-2016 油井管无损检测方法 第6部分 非铁磁体螺纹渗透检测 第 1 页 SY-T 6858.6-2016 油井管无损检测方法 第6部分 非铁磁体螺纹渗透检测 第 2 页 SY-T 6858.6-2016 油井管无损检测方法 第6部分 非铁磁体螺纹渗透检测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0 17:53:08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