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75.020 SY E 12 备案号:53408—2016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61102016 代替SY/T6110—2008 气藏描述方法 The method for gas reservoir description 2016-01-07发布 2016一06一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6110—2016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气藏描述阶段的划分及任务 3.1气藏描述阶段的划分 . 3.2各阶段气藏描述的任务 气藏描述的资料要求 4 5 气藏描述的内容 气藏概况 5. 1 5. 2 构造描述 5.3 沉积相和岩相描述 5. 4 裂缝特征描述 5. 5 储层特征描述 5. 6 流体、压力和温度特征描述 5. 7 气藏动态特征描述 5. 8 气藏类型 5. 9 气藏模型 5.10 储量计算及评价 5.11 开发潜力区评价 气藏描述报告 6 6. 1 报告内容 6. 2 附表册 6.3 附图册 SY/T6110—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标准代替SY/T6110—2008《气藏描述方法》。与SY/T6110一2008相比,主要技术变化 如下: 增加了范围,适用于火山岩气藏(见第1章); -将气藏描述划分为开发评价阶段、开发建产和稳产阶段、开发后期调整阶段,细化了各阶段 气藏描述任务(见3.1,3.2); 增加了气藏不同开发阶段描述所需技术资料要求(见第4章); 修改了地层特征描述内容(见5.2); 增加了火山岩气藏描述内容(见5.1,5.3); 修改了沉积相描述描述内容(见5.3); 修改了裂缝特征描述描述内容(见5.4); 修改了储层特征描述内容(见5.5); 修改了流体、压力和温度特征描述内容(见5.6); 气藏动态描述内容增加了气藏生产特征、连通性、产水动态特征分析等内容(见5.7); 修改了气藏类型内容(见5.8); 修改了气藏模型内容(见5.9); 修改了储量计算及评价内容(见5.10); 本标准由油气田开发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义成、徐伟、邓惠。 本标准代替了SY/T6110-2008。 SY/T6110-2008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SY/T6110-—1994,SY/T6110—2002; SY/T6313.2—1998; SY/T6365—1998。 I SY/T6110—2016 气藏描述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气藏描述的内容与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碳酸盐岩、碎屑岩和火山岩气藏,其他类型气藏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6979 天然气藏分类 DZ/T0217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规范 SY/T5368 岩石薄片鉴定 SY/T5615 石油天然气地质编图规范及图式 SY/T6098 天然气可采储量计算方法 3气藏描述阶段的划分及任务 3.1气藏描述阶段的划分 气藏描述贯穿于气藏开发的始终,阶段划分为:开发评价阶段气藏描述、开发建产和稳产阶段气 藏描述、开发后期调整阶段气藏描述。 3.2各阶段气藏描述的任务 3.2.1开发评价阶段气藏描述 在勘探提交控制储量或有重大发现后至开发方案编制前,应用岩心、测井、试油、试采、地震等 资料,重点描述气藏的构造特征、储层类型和流体性质及分布,确定气藏类型,评价气井产能和储量 可动性,建立气藏概念地质模型,为开发方案编制提供依据。 3.2.2开发建产和稳产阶段气藏描述 在开发方案实施后至气藏进入递减以前,利用不断丰富的气藏静、动态资料,描述气藏构造特 征、断裂特征、储层类型及展布特征、流体性质及分布规律,分析气藏连通性,划分气藏压力系统, 明确影响气井产能的主要控制因素,建立气藏三维地质模型,研究储量分布与动用情况,为气藏产能 建设、延长气藏稳产期和提高储量动用程度提供依据。 3.2.3开发后期调整阶段气藏描述 气藏进人递减阶段后,在前期气藏描述基础上,充分利用气藏动态资料,精细描述储集体及流体 在三维空间的分布,分析气井产能变化规律、气藏地层压力分布和储量动用情况,建立气藏精细三维 1 SY/T6110—2016 地质模型,研究剩余可采储量的分布,为气藏调整挖潜、提高采收率提供依据。 4气藏描述的资料要求 气藏描述资料包括基础地质资料、地震资料、测井资料和测试及动态资料四大类,不同开发阶段 气藏描述所需资料要求见表1。 表1不同开发阶段气藏描述的资料要求 气藏描 基础地 地震资料 测井资料 测试及动态资料 述阶段 质资料 1.区域地质资料; 2.钻井基础数据、录 1.气藏顶界构造图; 1.完井试油数据; 井基础资料; 2.闭合度大于50m气藏圈闭 1.常规及特殊测井 2.点测地层压力、温 开发评 3.岩石薄片、铸体薄 解释成果; 资料; 度资料; 价阶段 片资料; 3.断距≥50m,长度≥1000m 2.测井解释成果 3.压力恢复试井资料; 4.岩心常规物性、压 断层解释成果; 资料 4.产能试井资料; 汞、相渗资料; 4.气藏储层预测成果 5.试采生产数据 5.流体分析资料 1.气藏顶界构造图; 1.气藏压力、温度 1.开发评价阶段地质 2.闭合度大于15m气藏圈闭 资料; 资料; 解释成果; 开发建产 1.测井精细解释成 2.压力恢复试井资料; 2.新增开发井钻、完 3.断距≥20m,长度≥500m 和稳产 果资料; 3.产能试井资料; 井及试油资料; 断层解释成果; 阶段 4.干扰测试资料; 2.生产测井资料 3.岩心渗流实验资料; 4.气藏储层预测成果; 5.生产数据资料; 4.新增流体分析资料 5.气藏裂缝预测成果; 6.流体监测资料 6.气藏烃类检测成果 1.气藏顶界构造图; 1.气藏压力、温度 1.前期录取的开发地 2.闭合度大于15m气藏圈闭 资料; 质资料; 解释成果; 1.测井精细解释成 2.压力恢复试井资料; 开发后期 2.新增开发井钻、完 3.断距≥20m,长度≥500m 果资料; 3.产能试井资料; 调整阶段 井及试油资料; 断层解释成果; 2.生产测井资料 4.干扰测试资料; 3.岩心提高采收率实 4.气藏储层预测成果; 5.生产数据资料; 验资料 5.气藏裂缝预测成果; 6.流体监测资料 6.气藏烃类检测成果 5气藏描述的内容 5.1气藏概况 5.1.1地理与交通 所处地理位置、交通状况、环境状况。 5.1.2区域地质 所处沉积盆地、大地构造单元及位置、区域层序、沉积背景。 2 SY/T6110—2016 5.1.3勘探简况 气藏勘探起始时间、勘探历程及储量申报简况。 5.1.4开发简况 气藏投产时间、开发历程及目前采气简况,包括单井产量、生产井数、累计产量、采气速度及采 出程度等情况。 5.1.5资料简况 5.1.5.1基础地质资料 气藏范围内完成的钻井、录井、完井、试油等井基础资料,岩心分析化验、流体分析化验、岩心 渗流实验等分析化验基础资料,以及区域地质和地面露头资料。 5.1.5.2地震资料 气藏已有各类地震数据采集情况和历次处理解释情况。 5.1.5.3测井资料 气藏已有常规及特殊测井数据资料情况。 5.1.5.4测试及动态资料 描述气田已开展的测试、动态监测工作及其资料录取简况。 5.1.6地层特征描述 5.1.6.1 目的层特征 描述目的层层位、深度、岩性、厚度、接触关系、测井电性特征和地震响应特征,综合钻井、测 井、地震分析成果,编制地层对比图。 5.1.6.2小层细分与对比 以露头、岩心与测井资料为主,结合地震资料,开展地层对比分析,划分小层。编制小层对比 图,描述各小层的纵、横向变化。火山岩地层根据火山喷溢的成层性和韵律性,利用地层岩电特征, 开展火山活动期次和小层的划分。 5.2构造描述 5.2.1构造特征 利用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描述构造的类型、高点的位置和海拔、构造圈闭的形态、闭合面积、 闭合度、长短轴的长度及方向、背斜两翼倾角,编绘构造剖面图和构造平面图。 5.2.2断层特征 利用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描述断层的类型、组系、平面分布、数量及其组合关系,主要断层的 产状、性质、落差、延伸长度、与高点和轴线关系,两盘对接地层的层位和岩性、断层起始和消失部 位的地层、断层开启与封闭性。 3 SY/T6110—2016 5.3沉积相和岩相描述 5.3.1单井相分析 以岩心、岩屑资料为基础,描述岩石颜色、成分、结构及沉积构造,建立岩相识别标志,划分单 井岩相。沉积岩须划分出典型井沉积相、亚相及微相,并进行单井垂向层序及沉积旋回分析,确定有 利沉积微相。火山岩气藏须根据岩性、结构、构造及其组合特征划分出典型井岩相,结合旋回特征分 析,确定有利火山岩相。 5.3.2测井相分析 在单井相分析基础上,建立地质相一测井相解释模型,利用测井资料进行测井相分类,建立测井 相、亚相及微相模式,划分各井的相、亚相及微相。 5.3.3地震相预测 在测井相划分基础上,井震结合建立地震相模式,预测相、亚相及微相的分布。 5.3.4相展布描述 以井的测井沉积相及微相为骨架,参考地震相预测结果,描述各类相、亚相及微相展布特征,编 制各层段优势相平面图,明确有利沉积微相分布。火山岩气藏综合单井岩相、测井相及地震相分析结 果,确定火山喷发中心,根据井点所处空间位置和岩相描述

.pdf文档 SY-T 6110-2016 气藏描述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Y-T 6110-2016 气藏描述方法 第 1 页 SY-T 6110-2016 气藏描述方法 第 2 页 SY-T 6110-2016 气藏描述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0 16:08:4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