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75.020 SY E 13 备案号:57625—2017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 5416.2—2016 代替SY/T5416.2-2007 定向并测量仪器测量及检验 第2部分:电子单多点类 Measurement and inspection regulation of directional surveying instruments- Part 2:Electronic single-shots and multi-shots 2016—12—05发布 2017-05-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5416.2—2016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准备与检查 4 组装与测量 5 数据读取 回收及维护保养 6 检验 7 附录A(资料性附录) 探管检验记录 附录B(资料性附录) 探管检验证书 附录C(资料性附录) 电子单多点测斜仪器、辅助设备、工具配件 附录D(资料性附录) 单多点记录 11 附录E(资料性附录) 施工记录 12 附录F(资料性附录) 检验工具、 仪器及辅件配备 13 SY/T5416.2--2016 前言 SY/T5416《定向井测量仪器测量及检验》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第1部分:随钻类; 第2部分:电子单多点类; -第3部分:陀螺类。 本部分为SY/T5416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部分代替SY/T5416.2一2007《定向井测量仪器测量及检验第2部分:电子单多点类》。 本部分与SY/T5416.2一2007相比较,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删除了电池充电的内容(见2007年版的2.2.7);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 增加了测试探管的内容(见4.1.1); 增加了单点自浮测量的条件(见4.4.2.1); 增加了多点测量对钻具的要求与条件限制(见4.5); -增加了“高温井测量”(见4.6); 修改了数据读取的内容(见第5章,2007年版第4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部分由石油钻井工程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长城钻探工程公司钻井技术服务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广帅、王学俭、杨建云、张铁铭、张丽媛、王宏丽、郁春锋、王志国。 本部分代替了SY/T5416.2---2007。 SY/T5416.2—2007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SY/T6468—2000; -SY/T6498—2000。 II SY/T.5416.2—2016 定向并测量仪器测量及检验 第2部分:电子单多点类 1范围 SY/T5416的本部分规定了电子单多点测量仪器的准备与检查、组装与测量、数据读取、回收及 维护保养、检验。 本部分适用于电子单多点测量仪器的测量及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Y5225一2012石油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生产技术规程 SY/T6587电子式井斜仪校准方法 SY/T6626电子单多点测斜仪 3准备与检查 3.1上并前的准备与检查 3.1.1查看仪器探管校验记录和校验证书(参见附录A、附录B),校验证书应在有效期内;新仪器 探管的验收执行SY/T6626的相关要求,校准执行SY/T6587的相关要求。 3.1.2仪器工具及配件准备参见附录C。 3.1.3探管的检查包括: a)外观无损伤,无弯曲变形,连接螺纹无损伤。 b)通信线连接插孔清洁。 c)连接电池筒的触点清洁,外观无损坏变形。 d)电源开关处于关闭位置。 e)探管紧固螺钉无松动。 f)探管编号标识清晰。 3.1.4电池筒及电池的检查包括: a)外观无挤压变形,连接螺纹无损伤。 b)减震弹簧弹性良好,连接触点清洁。 c)电池无破损,并测量电流、电压值,符合仪器要求。 3.1.5电池充电器检查包括: a)外观无损坏变形; b)触点清洁,螺纹完好; c)充电器指示灯工作正常。 1 SY/T5416.2—2016 3.1.6定向总成检查包括: a)外观无损伤,无弯曲变形。 b)螺纹无损伤,配齐保护帽。 c)减震弹簧无变形,减震性良好。 d)“T”头无松动。 e)打捞头无损伤变形。 f)扶正胶棒齐全无损伤。 g)定向引鞋导引端面应圆滑。 3.1.7保护筒检查包括: a)外观无损伤,无弯曲变形。 b)螺纹无损伤,配齐保护帽。 c)表面划痕深度不大于0.5mm。 d)外径磨损不大于0.5mm。 e)额定抗压、抗温能力满足井筒压力和温度要求。 3.1.8仪器地面检测包括: a)按仪器使用说明书要求正确连接地面系统和探管,并做通信和模拟测试。 b)供电应符合SY5225—2012中3.2.5的要求,工作间中配备不间断电源。 3.2 施工前的检查 3.2.1 检查探管,按3.1.3的规定执行。 3.2.2 检查地面设备,按3.1.8的规定执行。 3.2.3 核实钻具通径,确认仪器能顺利通过。 3.2.4 测斜绞车及附属设备性能良好。 3.2.5 电池电量满足使用要求。 4 组装与测量 4.1 测试电池筒、探管及地面数据处理系统 4.1.1将探管分别置于竖直和水平状态,并先后转动高边工具面至0°,90°,180°,270°左右, 检查测试结果应与实际状态相一致。 4.1.2确认探管及地面处理系统正常后进行参数设置。 4.1.3校验高边工具面角,使探管“T”形键槽、定向引鞋高边一致。 4.2延迟及间隔时间设置 4.2.1 多点探管延迟时间及间隔时间设置包括: a)延迟时间设置按公式(1)和公式(2)计算: T=T,+T, (1) T,=H/v (2) 式中: T 延迟时间,单位为秒(s); 2 SY/T5416.2-—2016 T测斜仪在钻具内下行时间,单位为秒(s); T,—组装仪器并投放仪器进人钻具内的时间,单位为秒(s); H -测量井深,单位为米(m); v—仪器下行速度,单位为米每秒(m/s)。 b)测量间隔时间设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正确设置。 4.2.2单点延迟及间隔时间设置包括: a)自浮测斜方式延迟时间设置按公式(3)和公式(4)计算: T=T,+T,+T, (3) T,=H · VIQ (4) 式中: T—延迟时间,单位为秒(s); 一测斜仪在钻具内下行时间,单位为秒(s); H- 测量井深,单位为米(m); V- 钻杆单位容积,单位为升每米(L/m); Q 钻井液循环排量,单位为升每秒(L/s); 组装仪器并投放仪器进人钻具内的时间,单位为秒(s); T, 适当调整的时间余量,单位为秒(s),一般取60s~120s。 b)吊测方式延迟时间根据绞车下放速度合理设置。 c)吊测及自浮式测斜时,间隔时间设置2s~30s。 4.31 仪器总成组装 4.3.1 清洁仪器保护筒螺纹,涂抹螺纹脂。 4.3.2 更换新的“O”形密封圈。 4.3.3 装上扶正棒,并在下端装上径向缓冲胶棒。 4.3.4 启动探管开始计时,确认探管正常工作,关闭保护盖,将探管装入保护筒,并上紧保护筒螺纹。 4.4 单点测量 4.4.1 吊测方式测量 4.4.1.1 将仪器平稳吊上钻台送入钻杆内,仪器下行速度不宜大于3m/s。 4.4.1.2仪器在托盘或定向接头内达到设置时间后再延迟3min,上提仪器,仪器离开托盘或定向接头 前上提速度不宜大于1m/s。 4.4.2自浮方式测量 4.4.2.1使用条件包括:最大井斜角宜小于45°,钻井液密度宜介于1.00g/cm3~2.00g/cm3之间,钻 井液漏斗黏度宜小于100s。 4.4.2.2仪器放人钻杆后应安装钻杆滤清器。 4.4.2.3仪器下行速度不宜大于3m/s。 4.4.2.4开泵将仪器送至托盘接头,并应观察到泵压有上升现象后,到达设置时间应再延迟3min,停 泵,活动钻具。 4.4.2.5以2.5m/s的上浮速度计算仪器上浮时间。 3
SY-T 5416.2-2016 定向井测量仪器测量及检验 第2部分 电子单多点类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0 15:22:3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