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75-010 SY E 11 备案号:57609—2017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51192016 代替SY/T5119—2008 岩石中可溶有机物及原油族组分分析 Ananlysismothedforfamilycomposition ofrockextractsandcrudeoil 2016-12-05发布 2017-05-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5119—2016 目 次 前言 ⅡI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柱层析法 3.1 方法提要 3.2 仪器和设备 3.3 试剂和材料 3.4 分析步骤 计算 3.5 薄层色谱法 + 4.1 方法提要 4.2 仪器和设备 4.3 试剂和材料 4.4 检测条件 3 4.5 分析步骤 3 4.6 计算 5 质量要求 SY/T5119—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标准代替SY/T5119—-2008《岩石中可溶有机物及原油族组分分析》,与SY/T51192008相 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的适用范围(见第1章,2008年版的第1章); 删除了规范性引用文件(2008年版的第2章); 修改了柱层析法的试剂与材料(见第3章,2008年版的第4章); 修改了章的名称(见第4章,2008年版的第5章); 修改了薄层色谱法的方法提要(见第4章,2008年版的第5章); 增加了薄层色谱法的薄板色谱法分离步骤(见第4章); 修改了计算(见第4章,2008年版的第5章); 删除了安全防护与环境保护(见2008年版的第6章); 修改了质量要求(见第5章,2008年版的第7章); 删除了附录A(规范性附录)(见2008年版的附录A)。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石油地质勘探专业标准化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中 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地质实验研究中心、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能源发展工程技术分公司中海 油实验中心(湛江)、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 有限公司辽河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 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伦举、王汇彤、黄凌、郑家锡、黄合庭、吴志峰、徐勤、李培新、王忠等。 本标准代替了SY/T5119—2008。 SY/T5119—2008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SY5119—1986,SY/T5119—1995。 SY/T5119—2016 岩石中可溶有机物及原油族组分分析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柱层析法和薄层色谱法分离与测定岩石中可溶有机物及原油族组分的方法和质量 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岩石中可溶有机物及原油(不含轻质原油和凝析油)的族组分分析。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族组分familycomposition 利用不同极性有机溶剂对岩石可溶有机物和原油中不同族性成分和结构的化合物进行选择性分离 所得到若干物理化学性质相近的混合物。一般分为饱和烃、芳香烃、胶质和沥青质四种族组分。 3柱层析法 3.1方法提要 用正已烷沉淀、过滤岩石可溶有机物或原油中的沥青质溶液,其滤液分别采用不同极性的有机溶 剂进行淋洗,依次获取饱和烃、芳香烃和胶质溶液,各族组分溶液挥发溶剂至恒重,称量,求得试样 中各族组分的质量分数。 3.2仪器和设备 3.2.1 层析柱:内径为7mm~10mm,有效长度为100mm~150mm。 3.2.2分析天平:感量为0.1mg。 3.2.3:电热干燥箱。 3.2.4箱式高温电阻炉。 3.2.5旋转蒸发仪。 3.2.6 具塞称量瓶:25mL~50mL。 3.2.7 超声波清洗器。 3.2.8 具塞三角瓶:250mL。 3.3 试剂和材料 3.3.1试剂: a)正已烷:分析纯;有害物质,相关操作或保存要采取安全措施! b)二氯甲烷:分析纯;有害物质,相关操作或保存要采取安全措施! c)无水乙醇:分析纯。 1 SY/T5119—2016 d)氯仿:分析纯;有害物质,相关操作或保存要采取安全措施! 3.3.2层析硅胶:0.149mm~0.075mm。 3.3.3中性氧化铝:0.149mm~0.075mm。 3.3.4脱脂棉。 3.4分析步骤 3.4.1所用试剂均需精馏纯化,并用气相色谱检查无明显杂质峰才可使用。 3.4.2原油纯化:称取一定量原油用氯仿溶解后,经塞有脱脂棉的漏斗过滤到称量瓶中,滤液在温度 小于或等于40℃的条件下挥发溶剂至干,并恒重后才可作为族组分分析的试样。 3.4.3脱脂棉经氯仿抽提至无荧光,置于磨口瓶中备用。 3.4.4层析硅胶用氯仿抽提至无荧光,在200℃的电热干燥箱中活化4h,冷却后装入磨口瓶中,置于 干燥器中保存备用。保存时间不超过三周。 3.4.5中性氧化铝在400℃~450℃的箱式高温电阻炉中活化4h,冷却后装人磨口瓶中,置于干燥器 中保存备用。保存时间不超过两周。 3.4.6在分析天平上用具塞称量瓶称取15mg~50mg岩石中可溶有机物或纯化原油试样。 3.4.7逐渐加入约30mL正已烷,超声溶解,当试样和正已烷完全混合后,再静置12h以上,充分沉 淀试样中的沥青质。 3.4.8用塞有脱脂棉的短颈漏斗过滤沥青质,用具塞三角瓶承接滤液,以正已烷洗涤具塞称量瓶及脱 脂棉至滤液无色为止。再换上已恒重的称量瓶承接沥青质溶液,用氯仿溶解、洗涤具塞称量瓶、漏斗 和脱脂棉上的沥青质至滤液无色 3.4.9用旋转蒸发仪将正已烷洗涤滤液浓缩至2mL~3mL,用作柱层析分离。 3.4.10层析柱应安装在温度为10℃~30℃、湿度不大于70%的通风柜中。在层析柱底部填塞少量 脱脂棉,加入3g~4g层析硅胶、2g~3g中性氧化铝,通过敲打层析柱管壁使固定相填充均匀,并 立即加人适量正已烷润湿层析柱中固定相。 3.4.11当润湿层析柱的正已烷液面接近固定相顶端界面时,将试样浓缩液转入层析柱,用正已烷每 次3mL~5mL淋洗,共30mL分离出饱和烃,用已恒重的称量瓶承接。 3.4.12当最后一次加人的正已烷液面接近固定相顶部界面时,以每次3mL~5mL二氯甲烷与正已 烷混合溶剂(体积比2:1)共20mL淋洗出芳香烃。当第一次加人的混合溶剂流进固定相约3mL 时,用少量正已烷冲洗层析柱出口后,取下承接饱和烃的称量瓶,换上承接芳香烃的称量瓶。 3.4.13当最后一次加人的混合溶剂液面接近固定相顶部界面时,先用大约10mL无水乙醇,后用大 约10mL氯仿淋洗胶质。当无水乙醇流进固定相内约3mL时,用少量混合溶剂冲洗层析柱出口后, 取下承接芳香烃的称量瓶,换上承接胶质的称量瓶。 质组分则在温度不高于60℃的条件下挥发溶剂至干。 3.4.15在相同条件下,空称量瓶每间隔30min称量一次,两次称量之差不大于0.2mg视为恒重;装 有族组分的称量瓶在溶剂挥发至干后每间隔30min称量一次,两次称量之差不大于0.3mg视为恒重。 3.4.16按上述步骤对每批试样做一空白值。 3.5计算 试样中各族组分质量分数按公式(1)计算,所得结果应修约到二位小数。 ..... (1) m 2 SY/T5119—2016 式中: G一称量瓶加族组分加空白的质量,单位为克(g); G,一称量瓶质量,单位为克(g); G,—组分空白值,单位为克(g); 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m i用S,A,N和B代替,则X分别表示饱和烃、芳香烃、胶质和沥青质质量分数。 4薄层色谱法 4.1方法提要 岩石中可溶有机物或原油用氯仿溶解,点在硅胶层析棒或层析薄板上,依次将试样中的饱和烃 芳香烃、胶质和沥青质分离,用硅胶层析棒分离的四个族组分经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以峰面积归 一化法计算每个族组分的质量分数;用薄板色谱法分离的四个族组分,经切割分离后,用重量法求得 试样中各族组分的质量分数。 4.2仪器和设备 4.2.1 棒薄层火焰离子化分析仪:具硅胶层析棒、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和数据处理装置等。 4.2.2 层析缸。 4.2.3 恒湿缸:相对湿度保持在65%±2%。 4.2.4 氢气发生器或氢气瓶。 4.2.5 薄板:5cm×15cm玻璃板。 4.2.6 硅胶H:0.075mm~0.045mm。 4.2.7 层析薄板。 荧光灯。 4.2.8 4.3 试剂和材料 4.3.1 1试剂: a)正已烷:分析纯;有害物质,相关操作或保存要采取安全措施! b)二氯甲烷:分析纯;有害物质,相关操作或保存要采取安全措施! c)氯仿:分析纯;有害物质,相关操作或保存要采取安全措施! d)异戊醇:分析纯。 4.3.2微量注射器:1.0μL,5.0μL。 4.3.3玻璃点样毛细管。 4.4检测条件 4.4.1 环境条件:室温为20℃~30℃,相对湿度小于或等于65%。 4.4.2空气流量:2000mL/min。 4.4.3氢气流量:160mL/min~180mL/min。 4.4.4 扫描速度:每次30s。 4.5分析步骤 4.5.1 试剂与原油的纯化方法见3.4.1与3.4.2;硅胶H活化方法见3.4.4。 3 SY/T5119—2016 4.5.2棒薄层火焰离子化检测法分析步骤为: a)取一定量的岩石中可溶有机物或经过纯化的原油试样,用氯仿溶解,并配制成浓度为10mg/mL~ 20mg/mL的溶液。 b)用微量注射器抽取0.5μL~1.0μL的试样溶液,分5~6次点到活化过的硅胶层析棒离末 端约0.5cm处。 c)硅胶层析棒置于恒湿缸内保持10

.pdf文档 SY-T 5119-2016 岩石中可溶有机物及原油族组分分析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Y-T 5119-2016 岩石中可溶有机物及原油族组分分析 第 1 页 SY-T 5119-2016 岩石中可溶有机物及原油族组分分析 第 2 页 SY-T 5119-2016 岩石中可溶有机物及原油族组分分析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0 15:00:2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