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20 LY B 61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LY/T2761—2016 七叶树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Aesculus chinensis 2016-10-19发布 2017-01-01实施 国家林业局 发布 LY/T2761—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营造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85)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林业职业学院、洛阳市绿化工程管理处、南阳市鸭河工区皇路店镇政府。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涛、任雪玲、郭振锋、朱瑞琪、叶召权、路买林、房黎、王小兵、陈莉、董利萍、 张红涛、马元旭、师诗、张素敏。 LY/T2761—2016 七叶树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七叶树(Aesculuschinensis)栽培的立地条件、种子生产、苗木培育、栽培技术、管理措 施、病虫害防治。 本标准适用于七叶树裁培。 2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772 林木种子检验规程 GB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6000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6001 育苗技术规程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 LY/T1185 苗圃建设规范 LY/T1557 名特优经济林基地建设技术规程 3立地条件 七叶树适宜栽培区为黄河流域及东部各省。栽培立地条件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 土。适应在浅山丘陵、平原等地栽培。 4种子生产 4.1种实采集 4.1.1采种母树选择 应选择生长处于中壮年期、树体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果实较大且结实多的优良单株作采种母树。 4.1.2采种时间 9月上中旬~10月下旬,果实外皮由绿色变成棕黄色,有部分果实开裂即可以采集。 4.1.3采集方法 采集果实前进行树下清理,然后铺上采种布,收集自然脱落或人工击打枝干脱落的果实。 1 LY/T2761—2016 4.2种实调制 收集的果实堆放在阴凉处,盖上麻袋、草帘,每天翻动数次。 待果实开裂后,挑选栗红色、光泽明亮、种粒饱满、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的种子。 种子质量检验方法按GB2772的规定执行。 4.3种子消毒 选出的种子放人0.5%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15min消毒,然后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备用。 4.4种子贮藏 在排水良好、地势干燥、背风阴凉处挖土坑进行贮藏。土坑深80cm~90cm,长度按照种子量多少 而定。在坑底部铺10cm左右厚的湿粗河沙,填入种子与湿粗河沙按(1:3)~(1:5)比例的混合物至 离坑口15cm左右,再覆盖湿粗河沙与地面相平,最后用土壤封半圆形土堆。每1m留通气孔。湿沙 含水量以手握成团、手捏即散为宜。 种子贮藏后适时检查沙的湿度、种子霉腐、鼠害等情况。应保持沙湿度适宜;如种子霉腐,应立即取 出除去霉腐种子,消毒后用干净新沙重新贮藏;如发现鼠害,及时灭鼠。 5苗木培育 5.1苗圃地选择和整地 5.1.1苗圃地选择 育苗地应选择排水良好、土层厚度50cm以上、pH6.8~7.6的壤土。 其他按LY/T1185的规定执行。 5.1.2整地作床 5.1.2.1整地 整地前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做基肥,每667m施有机肥2000kg~3000kg,加施复合肥5kg~ 10kg。施肥后深翻,耕深20cm~30cm,打碎,耙平。播种前再进行细致整地,清除杂草和石块。 5.1.2.2作床 各地根据育苗地实际情况选择作低床或高床。 苗床规格按GB6001的规定执行。 5.1.3苗床消毒 播种前10d~15d,用75%五氯硝基苯4g/m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g/m,混合后撤人土壤, 耙匀灭菌。 5.2播种 5.2.1播种季节 春季播种,土壤解冻后即可进行。播种时间越早越好。 秋季播种,在采种后随采随播。 2 LY/T2761—2016 5.2.2播种量 播种量130kg/667m~160kg/667m²。 5.2.3播种方法 采用点播,株行距20cm×25cm。播种深度为5cm~6cm。播种时种脐向下。播种后喷透水,覆 盖地膜。 5.3播种后管理 5.3.1预防鼠害 播种后投放7.5%杀鼠醚或80%的敌鼠钠盐毒饵灭鼠。投放量为100g/667m~150g/667m, 鼠钠盐0.02%。 5.3.2破膜放苗 苗木出土后,及时破膜。 5.3.3遮萌 出苗后,及时搭网遮荫。待苗木有5~6片叶时,撤去遮阳网。 5.3.4灌溉与排水 视情适时灌溉,连续阴雨天,应及时排除积水。 灌溉用水按GB5084的规定执行。 5.3.5施肥 5月~8月份,每隔10d~15d,喷施0.1%~0.3%尿素。8月下旬~9月份,喷施0.3%~0.5%磷酸 二氢钾。 5.3.6松土除草 视具体情况,及时松土除草。 5.4大苗培育 5.4.1移植时间 秋季,在落叶后至封冻前进行。 春季,土壤解冻后至萌芽前进行。 5.4.2移植方法 裸根移植。 5.4.3移植密度 一年生苗木,移植密度为0.5m×1.0m株行距。以后根据培育目标,逐步扩大株行距培育大苗。 3 LY/T2761—2016 5.4.4移植苗管理 移植后灌溉与排水、松土除草,参照5.3.4、5.3.6执行。 施肥采用地面追肥,施肥量为每次纯N1.5kg/667m~2.0kg/667m,追2~3次。8月后停施氮 肥,改施磷肥、钾肥。 5.5苗木出圆 5.5.1起苗 苗木出面时,提前7d灌水。 一、二年生苗,裸根起苗,根系蘸泥浆。 多年生大苗,带土球起苗,土球包扎。 5.5.2苗木分级 苗木质量的分级依据和方法参照GB6000。 一年生苗要求根系发达,苗干组织木质化程度高,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I级苗要求地径1.5cm以 上,苗高60cm以上,大于5cm长I级侧根数5条以上,侧根长40cm以上;Ⅱ级苗要求地径1.0cm~ 1.5cm,苗高40cm~60cm,大于5cm长I级侧根数2~4条,侧根长20cm40cm。 5.5.3苗木包装与运输 起苗后要及时运输。在运输过程中,注意保湿、防晒和防冻。 6栽培技术 6.1果用林 裁植地选择按LY/T1557的规定执行。栽植地土壤环境按GB15618的规定执行。 局部整地为主。穴状整地,穴径、深各为60cm~80cm。施足底肥。其他按GB/T15776的规定 执行。 密度可用(2.0m~4.0m)×(3.0m~5.0m)。 苗木选用一年生苗,Ⅱ级以上。裸根栽植。 栽植时,先回填土与苗木根系深度接近;苗木放正立直,填土,提苗至苗木根颈处土痕与地面相平或 略高,踩实;再填土,再踩实,直至与地面相平。筑围堰,浇透水。 6.2风景林 栽植穴规格按设计要求,或者根据苗木情况,穴径比土球大40cm~60cm。裁植地土壤如不适宜 七叶树生长,应换土。 苗木选用多年生大苗,按设计要求选苗。带土球裁植,土球直径为苗木胸径的1012倍,高度为直 径的2/3。 栽植时,保持裁植穴深度与土球高度一致,苗木放正直立,使土球上表面与地面相平或略高。边往 穴内空隙处填土,边夯实填充的土,直至与地面相平。填土时不能盖土球,夯实时不能夯土球。立支柱。 筑围堰,浇透水。 4 LY/T2761—2016 7管理措施 7.1 果用林管理 7.1.1整形修剪 疏散分层形树形:定干高度1.2m1.5m,主枝分2~3层着生在中心干上。第一层3~4个主枝; 第二层为2~3个主枝,第一、二层层间距为1.0m~1.2m;第三层1~2个主枝。树高控制在4.0m以 内。每个主枝上分布1~2个侧枝,侧枝要顺方向排列。 7.1.2施肥 每年果实采收后至土壤封冻前施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生长季节追肥2~3次,以速效肥为主。 7.1.3灌溉与排水 根据情及时灌溉与排水。 7.2 风景林管理 7.2.1树体管理 展叶期进行抹芽,抹去双头权,培育通直主干。每年落叶后至翌春发芽前进行修枝,修除内膛枝、纤 细枝、病虫枝及生长不良枝,形成良好树冠。 7.2.2松土除草 栽植后1~3年,每年进行3~5次松土除草,松土、除草、浇水、培土相结合。清除的杂草和绿肥等 可覆盖树盘,厚度15cm~20cm,上压少量细土。 8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用农药按GB4285和GB/T8321的规定执行。 ·主要病虫害防治参见附录A。 5

.pdf文档 LY-T 2761-2016 七叶树栽培技术规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LY-T 2761-2016 七叶树栽培技术规程 第 1 页 LY-T 2761-2016 七叶树栽培技术规程 第 2 页 LY-T 2761-2016 七叶树栽培技术规程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0 14:24:4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