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_ 65.020 LY B 65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LY/T 2687—2016 栗山天防治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controlling-Massicus raddei (Blessig) 2016-07-27发布 2016-12-01实施 国家林业局 发布 LY/T2687—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22)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吉林省森林病虫防治检疫总站、辽宁省丹东市 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辽宁省建昌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海英、柴守权、赫传杰、姜海燕、高峻崇、沈艳霞、董振辉、刘枫、孙玉剑、游丰、 程玉林、阁合、李云波、谭吉敏、孙强。 H LY/T2687—2016 栗山天牛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栗山天牛Massicusraddei(Blessig)的虫情调查、防治措施和防治效果检查等。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内栗山天牛的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2475农药贮运、销售和使用的防毒规程 GB/T15163 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 GB/T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GB/T15781 森林抚育规程 GB/T15782 营造林总体设计规程 LY/T1646 森林采伐作业规程 LY/T1705—2007 管氏肿腿蜂人工繁育及应用技术规程 LY/T1961—2011 光肩星天牛防治技术规程 LY/T2349—2014 :云杉八齿小囊防治技术规程 LY/T2516—2015 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栗山天牛Massicusraddei(Blessig) 属鞘翅目(Coleoptera)天牛科(Cerambycidae)山天牛属(Massicus),是危害栎属(Quercusspp.)、栗 属(Castaneaspp.)和青冈属(Cyclobalanopsisspp.)林木的重要蛀干害虫。形态特征、生活史、危害特 点及分布参见附录A。 4虫情调查 4.1 应施调查林分 寄主林龄大于25a、组成比例大于20%的林分。 4.2 发生危害程度划分指标 4.2.1发生程度划分指标 以幼虫期为主要调查阶段,以有虫株率(%)划分轻、中、重度发生。 1 LY/T2687—2016 轻度发生:2%≤有虫株率≤10%; 中度发生:10%<有虫株率<20%; 重度发生:有虫株率>20%。 4.2.2成灾指标 有虫株率>20%。 4.3调查方法 4.3.1线路踏查 每年10月,对应施踏查林分进行线路踏查。根据森林资源分布情况设计踏查路线,踏查路线应贯 穿拟调查林分有代表性的不同地段,确定发生情况、分布范围等。踏查时应特别注意观察粗大树木是否 枯梢,仔细观察树干和大侧枝上有无栗山天牛羽化孔、新鲜的产卵刻槽、幼虫排粪孔、树干及其基部周围 有无虫粪或蛀屑。填写线路踏查记录表。线路踏查记录表参见附录B表B.1。 4.3.2标准地调查 选取踏查中初步判断发生程度为轻度以上的小班设置标准地。每块标准地面积0.2hm,寄主树 好记录,调查后统计有虫株率和虫口密度。标准地调查记录表参见附录B表B.2。 调查方法参见LY/T2516一2015附录B。 5发生期预测 期距法预测参见附录C,物候期预测参见附录D。 6防治措施 6.1营林措施 6.1.1封山育林 按GB/T15163的规定,实行封山育林,恢复寄主林木生长势。 6.1.2抚育间伐 对生长过密且有虫株率小于10%(轻度发生)的林分,按GB/T15781和LY/T1646的规定,合理 间伐和适龄采伐。每次间伐比例不应超过20%。 6.1.3卫生伐 10月下旬至次年3月末,对有虫株率10%~20%(中度发生)的林分,适时伐除虫害木、枯死木、濒 死木和其他病虫害木,清除虫源。 6.1.4皆伐 冬季,及时采伐更新成过熟寄主林木。对有虫株率20%以上(重度发生)的林分,宜皆伐林分中 30a生以上寄主林木。 2 LY/T2687—2016 6.1.5林分改造与恢复 50a生以上寄主林木采伐后应以人工造林为主,及时补植针叶树种或非寄主阔叶树种。造林技术 参见GB/T15776,造林设计参见GB/T15782。 50a生以下寄主林木采伐后应以伐根萌芽更新为主。伐根萌生采伐作业及采伐面积参见 LY/T1646。 6.2除害处理 参见LY/T2349—2014。 6.3人工物理防治成虫 6.3.1人工捕捉成虫 6.3.1.1捕捉时间 7月~8月成虫羽化高峰期,在受害林分树干(多在2m以下)捕捉成虫。下雨前闷热天气捕捉效 果较佳。最佳时间为16:00次日10:00。 6.3.1.2捕捉方法 可捏住天牛成虫胸部直接捕捉,或用捕捉杆粘取、捕虫耙击穿天牛成虫,放入集虫装置内。 捕捉装置制作:捕捉杆可用一根长2m~3m的木杆或竹竿上端安装一直径8cm~10cm的铁丝 环,环上用丝质材料(如丝袜等)缝合形成网拍状,可将网拍表面拉成丝絮状。捕虫耙为木杆或竹竿上端 安装钉耙。 6.3.2灯光诱杀成虫 6.3.2.1诱虫灯选择 可利用黑光灯、高压汞灯、紫外荧光灯、荧光灯、白炽灯等诱集。30W黑光灯、250W高压汞灯效果 较佳。 6.3.2.2诱虫灯设置 固定灯点诱虫:选择电源较近、虫口密度较大的林区中下部设置诱虫灯,应设置在受害林分中较为 开阔地段,宜设置在山脊、阳坡中上部。离地面高度1.5m~3.5m左右,以在林中可见光源为宜。约 6.67hm²设置1处诱虫灯点。 移动灯点巡回诱虫:适合远山电源较远的受害林分诱虫。18:00后上山,将诱虫灯照向树多的方 向,或2个~3个灯同时向一点照射,光线不宜超出林冠上方。诱集的同时配合捕杀。1个诱虫灯点捕 虫量明显减少后,应另选诱虫灯点,间隔1h回到原诱虫灯点重复进行。 诱虫灯点地面可铺4m×4m蓝色塑料布,四周垫高。可诱集的同时捕杀。 6.3.2.3 设灯时间 在成虫羽化期7月初~8月中旬,每晚20:00~24:00。 6.4生物防治 6.4.1天敌昆虫防治 1龄~3龄幼虫期,释放肿腿蜂防治。管氏肿腿蜂应用技术参见LY/T1705一2007。

.pdf文档 LY-T 2687-2016 栗山天牛防治技术规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LY-T 2687-2016 栗山天牛防治技术规程 第 1 页 LY-T 2687-2016 栗山天牛防治技术规程 第 2 页 LY-T 2687-2016 栗山天牛防治技术规程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0 14:14:4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