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03.220.20;35.240.15 R 85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JT/T 1059.3-—2016 交通一卡通移动支付技术规范 第3部分:近场支付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obile payment of transport card-- Part 3 :Proximity payment 2016-04-08发布 2016-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发布 JT/T1059.3—2016 目 次 前言 44 范围 45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5 术语和定义 45 缩略语· :45 5 应用模型, 46 6 交易分类与应用要求, 7 交易模型 46 7. 1 脱机交易模型 7.2 联机交易模型 47 7.3 移动支付终端内部交易模型 47 7.4 外置式SE交易模型 47 7.5 云端支付交易模型 47 7.6 应用管理交易模型 48 8 交易流程· : 48 8.1 脱机交易流程· 48 8.2 联机交易流程 8.3 应用管理交易流程 49 43 JT/T1059.3-—2016 前言 JT/T1059《交通一卡通移动支付技术规范》分为8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安全单元; 第3部分:近场支付; 一第4部分:远程支付; 第5部分:客户端软件; 一一第6部分:可信服务管理系统; —第7部分:终端设备; 第8部分:检测项目, 本部分为JT/T1059的第3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提出。 本部分由交通运输信息通信及导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中交金卡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公司、大唐微电子技术 有限公司、中钞信用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武汉城市一卡通有限公司、北京中交通联科技有限公司、长春 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中卡盈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一路、沈伟彬、唐猛、王睿、张志红、平庆瑞、孟秋霞、张忠萌、张井合、范春华。 44 JT/T1059.3—2016 交通一卡通移动支付技术规范 第3部分:近场支付 1范围 JT/T1059的本部分规定了交通一卡通移动支付中近场支付的应用模型、交易分类与应用、交易模 型及交易流程。 本部分适用于交通一卡通移动支付系统近场支付业务中安全单元支付应用,移动支付终端客户端 软件、终端设备及收单系统等实体交易流程的设计、开发和维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部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T/T978(所有部分)城市公共交通IC卡技术规范 JT/T 978.2—2015 城市公共交通IC卡技术规范 第2部分:卡片 JT/T 978.3—2015 城市公共交通IC卡技术规范第3部分:读写终端 JT/T 1059.1 交通一卡通移动支付技术规范第1部分:总则 JT/T1059.6—2016 交通一卡通移动支付技术规范第6部分:可信服务管理系统 3术语和定义 JT/T978和JT/T1059.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收单系统acquiringsystem 为近场支付提供终端设备接人、交易信息及结算数据处理等功能的系统。 3.2 转接清算系统 switch and clearing system 实现跨机构支付的业务转接、清算和结算功能的系统。 3.3 客户端client 用于提供用户接口界面,与安全单元配合实现安全单元管理及应用管理功能的应用软件。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HCE—主机卡模拟(HostCardEmulation) OTA-—空中下载技术(OverTheAirTechnology) SE——安全单元(SecureElement) 45 JT/T1059.3—2016 STK——SIM卡开发工具包(SIMCardToolKit) TOKEN——令牌化(Tokenization) TSM——可信服务管理(TrustedServiceManagement) 5应用模型 交通一卡通移动支付近场支付应用模型如图1所示,所涉及的相关实体及其功能包括: 移动支付终端:用户在移动状态下使用的支付设备,主要指手机及智能可穿戴设备; a) b) 终端设备:参与移动支付交易的专用终端设备,主要指闸机、读写器等专用终端; 收单系统:交易信息的产生、转接及结算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提交等; c) 接人渠道:提供短信、OTA及专用终端等接入方式; e) TSM:提供载体生命周期管理、应用生命周期管理和应用管理等服务; f) 交通一卡通公共服务平台:提供SE验证、机构管理及应用转接; 账户管理系统:实现账户体系的整体管理功能,包括开户、更改和销户及资金的管理等业务; g) 转接清算系统:实现跨机构支付的业务转接、清算和结算,在异地交易时接人。 h) 移动支付终端 终端设备 收单系统 转接清算系统 账户管理系统 交通一卡通公共 接入渠道 TSM 服务平台 注:虚线表示实体间可跨接多个系统。 图1近场支付应用模型 6交易分类与应用要求 根据移动支付终端与终端设备之间交互方式的不同,近场支付应用可分为电子现金应用和电子钱 包应用。应用要求如下: 电子现金应用应符合JT/T978.22015第7章要求,交互流程应符合JT/T978.3—2015第8 章要求; 电子钱包应用应符合JT/T978.2—2015第8章要求,交互流程应符合JT/T978.3—2015第9 章要求。 7交易模型 7.1脱机交易模型 7.1.1用户通过移动支付终端与终端设备交互进行支付,由终端设备直接进行承兑或拒绝,并在交易 完成后通过收单系统和转接清算系统将交易通知或文件转发至账户管理系统进行清算处理。 7.1.2脱机交易中若终端设备无须上传清算数据到收单系统,则模型只包含移动支付终端与终端设 备之间的部分等,如图2所示。 46 JT/T1059.3-—2016 移动支付终端 终端设备 收单系统 1转接清算系统 账户管理系统 图2 脱机交易模型 7.2联机交易模型 7.2.1联机交易是移动支付终端与终端设备使用非接触交易方式,在本地或接入收单网络完成处理, 并在交易过程中通过收单系统和转接清算系统与账户管理系统进行身份认证、清算处理的交易,包括电 子钱包交易和电子现金交易。 7.2.2终端设备与移动支付终端按照交互流程获取交易所需信息,并向收单系统发起交易请求。交 易经账户管理系统处理后依次向前端相连系统返回交易处理结果。联机交易模型如图3所示。 移动支付终端 终端设备 收单系统 转接消算系统 账户管理系统 图3联机交易模型 7.3移动支付终端内部交易模型 移动支付终端内部交易模型是SE与客户端(含STK)之间进行的交互,如图4所示。 移动支付终端 SE 客户端 图4移动支付终端内部交易模型 7.4外置式SE交易模型 外置式SE交易模型是外置式SE设备通过外部接口与移动支付终端相连后,与客户端之间进行的 交互,如图5所示。 移动支付终端 处置式SE设备 客户端 图5外置式SE交易模型 7.5云端支付交易模型 用户通过客户端软件或终端设备完成身份识别、比对和认证交易,用户账号、应用密码等敏感的个 47 JT/T 1059.3—2016 人身份信息可存储在云端平台,使用HCE、TOKEN等机制来实现安全认证,无需SE实体的支持,如图6 所示。 云端支付平台 转接清算系统 账户管理系统 终端设备 收单系统 移动支付终端 图6云端支付交易模型 7.6应用管理交易模型 用户使用移动支付终端通过客户端软件或应用管理终端完成应用下载、应用删除、应用个人化和应 用锁定等管理类交易的交易模型。 8交易流程 8.1脱机交易流程 8.1.1电子现金和电子钱包消费、余额查询、明细查询等多种脱机交易应符合JT/T978.3的流程 要求。 8.1.2 脱机交易的流程见图7,脱机交易步骤如下: 步骤1:脱机交易请求,用户将移动支付终端放置于终端设备射频工作场(直至第2步结束后 a) 方可移出),终端设备发起脱机消费交易; 步骤2:脱机交易应答,SE响应终端设备发起的命令,并将脱机交易处理结果返回终端设备; b) 步骤3:SE向客户端发出客户端通知,客户端向用户提示本次交易信息(此步骤可选)。 c) 移动支付终端 终端设备 客户端 SE 步骤1 步骤2 步骤3 图7脱机交易流程示意图 48

.pdf文档 JT-T 1059.3-2016 交通一卡通移动支付技术规范 第3部分 近场支付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JT-T 1059.3-2016 交通一卡通移动支付技术规范 第3部分 近场支付 第 1 页 JT-T 1059.3-2016 交通一卡通移动支付技术规范 第3部分 近场支付 第 2 页 JT-T 1059.3-2016 交通一卡通移动支付技术规范 第3部分 近场支付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0 12:41:08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