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65.060.20 JB B 91 备案号:40477—20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7864-2013 代替JB/T8576—1997、JB/T7864—1999 中耕追肥机 Cultivator-fertilizer 2013-04-25发布 2013-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 机械行业标准 中耕追肥机 JB/T78642013 *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百万庄大街22号 邮政编码:100037 * 210mm×297mm·1印张·32千字 2014年1月第1版第1次印刷 * 书号:15111·10821 网址:http://www.cmpbook.com 编辑部电话:(010)88379778 直销中心电话:(010)88379693 封面无防伪标均为盗版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JB/T78642013 目 次 前言... .I1 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技术要求.. 4.1一般要求.. 4.2性能指标.. 4.3主要零部件要求 4.4装配要求. 4.5涂漆要求... 4.6安全要求. 5试验方法.. 5.1试验条件 5.2试验方法. 5.3性能试验 5.4生产试验 6试验报告.. 7 检验规则.. 7.1 出厂检验 7.2 型式检验. 7.3检验项目分类, 7.4 组批与抽样.. 7.5判定原则... 9 8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10 附录A(规范性附录)肥料的物理机械特性测定方法 11 A.1含水率.. A.2 容积质量.. 11 A.3 自然休止角. 11 A.4 摩擦角.. 12 JB/T7864—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B/T8576—1997《旱田中耕追肥机技术条件》和JB/T7864—1999《旱田中耕追肥机 试验方法》,与JB/T8576--1997和JB/T7864—1999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将JB/T8576—1997和JB/T7864—1999合并,名称改为《中耕追肥机》; -增加了安全要求内容; 一增加了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增加了施肥断条率的要求; 增加了判定原则; -删除了部分零部件的材料要求; 调整了试验方法内容; 一删除了附录A和附录C; 删除了标准中的记录表格。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CA/TC20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中机南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河南豪丰机械制造有 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兆文、孙佳民、朱建平、韩静鸽。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B/T7864—1995、JB/T7864—1999; -JB/T8576—1997。 II JB/T7864—2013 中耕追肥机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耕追肥机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与贮 存。 本标准适用于旱田锄铲式及旋转式中耕追肥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5262一2008农业机械试验条件测定方法的一般规定 GB/T5269 传动与输送用双节距精密滚子链、附件和链轮 GB/T5667 农业机械生产试验方法 GB/T9480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使用说明书编写规则 GB 10395.1 农林机械安全第1部分:总则 GB10395.9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9部分:播种、栽种和施肥机械 GB 10396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安全标志和危险图形总则 GB/T13306 标牌 GB/T13384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JB/T5673 农林拖拉机及机具涂漆通用技术条件 中耕机土壤耕作部件 JB/T6272 JB/T9783 播种机外槽轮排种器 农林拖拉机及机具漆膜附着性能测定方法压切法 JB/T9832.2 YB/T 5059 低碳钢冷轧钢带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行距 rowspacing 相邻两作物苗行中心线间的距离。 3.2 中耕深度cultivationdepth 从铲形成的沟底至原地表的垂直距离。 3.3 培土高度ridgedheight 高于耕前地表的土壤厚度。 1 JB/T7864—2013 3.4 开沟深度 depthofcolter 沟底至原地表的垂直高度。 3.5 开沟宽度 ditchwidth 沟底宽度。 3.6 护苗带 mulchstrip 作物苗行或苗带两侧的未耕区域。 3.7 施肥深度fertilizedepth 肥料上部覆盖土层的厚度。 3.8 排肥能力 fertilizeability 排肥器在保证工作性能的前提下所能达到的最大和最小排肥量。 3.9 排肥均匀度 uniformityoffertilize 排肥器排出的肥料在一定地段长度内分布的均匀程度。 3.10 断条率fertilizer-breakingrate 机具行驶中,在一定地段长度内,排肥器(单口)排肥断条(10cm长度以上无肥料为断条)总长 度占测定总长度的百分数。 3.11 排肥稳定性 fertilizestability 排肥器在要求的工作条件下排肥量的稳定程度。 3.12 各行排肥一致性 evenness of feeding rate between rows 各排肥口在相同条件下排肥量的一致程度, 4技术要求 4.1般要求 4.1.1中耕追肥机应按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4.1.2铸件、焊接件、板材件及板型钢构件所用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4.1.3各调整机构应操纵灵活,定位准确可靠。 4.1.4中耕追肥机肥箱应便于清理、更换方便。 4.2性能指标 4.2.1对含水率为15%~25%,土壤坚实度为0.4MPa2.0MPa的中等壤土,性能指标应符合表1的 规定。 4.2.2在颗粒状化肥含水率不大于12%,小结晶粉末状化肥含水率不大于5%,排肥量按150kg/hm²~ 225kg/hm²的条件下,排肥质量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2 JB/T7864—2013 表1性能指标 序号 项 目 性能指标 1 各行耕深一致性变异系数 % ≤18.5 2 沟底浮土厚度 cm 4.0~6.0 3 碎土率% ≥85.0 4 伤苗、埋苗率% 0's> 5 培土(起垄)行距合格率% ≥78.0 ≤40.0 6 土壤膨松度% 1 入土行程m ≤1.5 8 有效度% ≥95 首次故障前平均作业量hm²/m ≥35 9 表2 排肥质量指标 序号 项 目 质量指标 1 各行排肥量一致性变异系数% ≤8.0 2 总排肥量稳定性变异系数% 0'9> 3 施肥断条率% ≤4 4.3 主要零部件要求 4.3.1 锄铲、铲柄、培土器及铲头等主要工作部件应符合JB/T6272的规定。 4.3.2 旋转锄各齿的相对误差不大于0.8mm。 4.3.3外槽轮式排肥器应符合JB/T9783的规定。 4.3.4双节距滚子链应符合GB/T5269的规定。 4.3.5橡胶波纹输肥管在气温0℃-30℃范围内应保证工作性能,相对伸长率不小于280%,冷脆温度 不高于-30℃,圆度误差不大于3mm,残留变形不大于100mm。 4.3.6螺旋卷片式输肥管采用YB/T5059规定的08F低碳冷轧钢带制造,加工后需进行热处理,按自 由长度拉长30%,连续拉三次,永久变形量应不大于1%。 4.3.7 施肥开沟器铲头中心与铲柄中心对称度误差不大于1mm。 4.3.8 主梁应平直,在1m范围内直线度误差不大于2mm。 4.4 装配要求 4.4.1所有零部件需检验合格,外购、外协件应有合格证,方可进行装配。 4.4.2主梁装配应保证上悬挂孔中心线对主梁的对称中心面位置度误差不大于5mm,下悬挂臂的悬挂 销孔中心线与主梁平行度误差不大于5mm。悬挂状态时,各仿形机构底面应在同一平面内,平面度公 差为10mm。 4.4.3地轮轴心线对主梁的平行度误差不大于3mm,四连杆仿形机构中心对称面与主梁的垂直度公差 为4mm。 4.4.4各铲柄在固结器内应上下可调,并锁定可靠。 4.4.5铲柄调至垂直水平面时,铲尖不应翘起,锄铲刃后端翘起不大于5mm,各锄铲翼工作面对相应 的仿形机构对称中心面的位置度公差为5mm。 4.4.6各培土器的工作面与相应的仿形机构对称中心面的位置度公差为10mm。 4.4.7仿形轮转动应灵活,径向圆跳动公差为3mm。 3

.pdf文档 JB-T 7864-2013 中耕追肥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JB-T 7864-2013 中耕追肥机 第 1 页 JB-T 7864-2013 中耕追肥机 第 2 页 JB-T 7864-2013 中耕追肥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0 11:26:2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