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25.120.10 JB J 6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3912—2020 开卷线用在线针孔检测装置 Pinholedetectorforuncoilingline 2020-04-16发布 2021-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13912—2020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产品型号及基本参数. 4.1产品型号 4.2基本参数 5技术要求. 5.1 一般要求, 5.2 工作环境条件. 5.3 检测功能. 5.4 安全防护, 5.5 加工、装配, 5.6 电气和数控系统. 5.7 外观. 6试验方法 6.1 试验条件, 6.2 基本参数检验.. 6.3 检测功能检验.. 6.4 安全防护检验.. 6.5 加工、装配检验. 6.6 电气和数控系统检验 6.7 外观检验 7检验规则. 检验分类. 7.1 7.2 出厂检验... 7.3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 标志.. 8.2 包装. 8.3 运输.. 8.4 贮存. JB/T13912—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锻压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0)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恒立数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莱恩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国技仪 器有限公司、厦门正黎明冶金机械有限公司、佛山市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民强、周正礼、庞燕、陈海涛、李建峰、黄溢忠、卓云。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ⅡI JB/T13912—2020 开卷线用在线针孔检测装置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开卷线用在线针孔检测装置的产品型号、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加工金属薄板的开卷线用在线针孔检测装置(以下简称针孔检测装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5226.1一2019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17120 锻压机械安全技术条件 JB/T 1829 锻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针孔检测装置pinholedetector 用检测光源检测金属板上的微小针孔(漏孔)缺陷的装置。 4产品型号及基本参数 4.1产品型号 针孔检测装置的型号按以下规定编制: PHD -00 改进设计顺序号 最大检测宽度,单位为毫米(mm) 代号 4.2基本参数 4.2.1针孔检测装置的主参数为最大检测宽度。 4.2.2针孔检测装置的基本参数见表1。也可根据用户要求确定基本参数, 1 JB/T13912—2020 表1 参数名称 参数值 最大检测宽度 1 250 mm 最大检测厚度 mm 1.5 最大检测速度 m/min 150 最小检测孔径 mm $0.025 边沿检测盲区 mm 3 5技术要求 5.1一般要求 5.1.1针孔检测装置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5.1.2针孔检测装置的性能与结构应满足用户的要求。 5.2 2工作环境条件 针孔检测装置应能在以下工作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 温度:5℃~40℃; 湿度:相对湿度在最高温度为40℃时不超过80%; 工作电源电压:187V~242V; 工作电源频率:50Hz士1Hz。 5.3检测功能 5.3.1针孔检测装置应能检测出针孔位置并发出信号,便于剪切并分离出有针孔缺陷的板料。 5.3.2针孔检测装置应能显示检测到针孔。 5.3.3针孔检测装置应有声、光提示功能。 5.3.44 针孔检测装置应有故障报警功能。 5.3.54 针孔检测装置应具有边沿自动跟踪功能。 5.3.6角 触摸模屏应具有针孔计数功能。 5.3.7 5.3.8 针孔检测装置应具有针孔信号输出功能,触摸屏应具有针孔信号脉冲宽度设定功能。 5.4 安全防护 5.4.1 安全防护应符合GB17120的要求。 5.4.2 针孔检测装置的危险部位应设置安全标志或涂上安全色。 5.4.3电气设备的安全应符合GB/T5226.1的规定。 5.4.4针孔检测装置应有可靠的限位装置。 5.4.5使用说明书应有安全注意事项和有关警示内容,并说明除设备之外的保证人身安全的措施。其 内容应符合GB17120的规定。 5.5 加工、装配 5.5.1零件加工应符合设计、工艺的要求。已加工表面,不应有毛刺、斑痕和其他机械损伤,除特殊 规定外,均应将锐边倒钝。 2 JB/T13912—2020 5.5.2应按装配工艺规程或相关技术文件进行装配。装配到设备上的零部件均应符合质量要求。不允 许装入图样上未规定的垫片、套等零件。 5.5.3调节机构应操作灵活、工作可靠,紧固部位连接牢固,应无松动等现象。 5.5.4紧固结合面应紧密结合,用0.05mm塞尺检验时只允许局部插入,其插入深度不应大于接触面 宽度的20%,可插入部分的累计长度不应超过可检验长度的10%。 5.6电气和数控系统 5.6.1电气系统应符合GB/T5226.1的规定。 5.6.2限位、检测元件应工作正常,动作应正确、可靠。 5.6.3数控系统的硬件应稳定、可靠;软件设计应简明、易懂、通用性强,并应保证与关联设备数控 系统的通信方便。 5.7外观 5.7.1外观应符合JB/T1829的规定,剪切机的外表面不应有图样未规定的凸起、凹陷或粗糙不平。盖 板和罩壳等接缝处应平整。外露管、线路应排列整齐、牢固。外露的结合表面不应有明显的错位。 5.7.2外露加工表面不应有磕碰、划伤和锈蚀。 5.7.3机械零件和附件的非机械加工表面应采用涂漆或其他规定的方法进行防护。 5.7.4涂镀层应光滑,不应出现露底、流挂、堆积等缺陷。 5.7.5铭牌和各种标牌应明显、整齐、牢固,标志应正确、清晰和耐久。 6试验方法 6.1试验条件 应符合5.2规定的工作环境条件。 6.2基本参数检验 6.2.1最大检测宽度 用钢卷尺检验最大检测宽度。 6.2.2最大检测厚度。 用千分尺检验最大检测厚度。 6.2.3最大检测速度 在运转试验时检验最大检测速度,将$0.025mm标准针孔板放置在针孔检测装置的有效检测区域 内,光源闪光控制器与针孔检测装置连接,并将光源闪光的开启时间设定为200μs,以此来控制针孔检 测装置光源的开启时间。光源每开启一次,针孔检测装置应显示检测到针孔并报警。 6.2.4最小检测孔径 在运转试验时检验最小检测孔径,将Φ0.025mm标准针孔板在针孔检测装置处于检测状态时穿过 针孔检测装置有效检测区域,针孔检测装置应显示检测到针孔并报警。 6.2.5边沿检测盲区 在运转试验时检验边沿检测盲区,将g0.025mm标准针孔板放在距被检测板边沿3mm处,在针孔 3 JB/T13912—2020 检测装置处于检测状态时穿过针孔检测装置,针孔检测装置应显示检测到针孔并报警。 6.3 3检测功能检验 按5.3的要求,用检具和目测检验。 6.4 安全防护检验 按5.4的要求,用检具和目测检验。 6.5加工、装配检验 按5.5的要求,用检具和目测检验。 6.6 电气和数控系统检验 6.6.1当控制系统的电源电压为187V~242V时,系统工作应正常。 6.6.2操作验证设备电气和数控系统功能。 6.6.3接通电源后,操作触摸屏,使设备工作于“跟踪”模式和“全开”模式,检查检测元件、限位 元件功能工作是否正常。 6.6.4保护联结电路的连续性按GB/T5226.1一2019中18.2的规定进行试验。 6.6.5动力电路导线和保护接地电路之间绝缘电阻按GB/T5226.1一2019中18.3的规定进行试验。 6.6.6 电气设备的所有电路导线和接地电路间耐电压强度按GB/T5226.1一2019中18.4的规定进行 试验。 6.7 外观检验 按5.7的要求,用检具和目测检验。 检验规则 7.1 检验分类 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7.2 出厂检验 7.2.1每台针孔检测装置须由制造厂检验部门进行出厂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7.2.2 2出厂检验项目见表2。 表 2 检验项目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最大检测宽度 最大检测厚度 最大检测速度 x 最小检测孔径 边沿检测盲区 检测功能 安全防护 加工、装配 4

.pdf文档 JB-T 13912-2020 开卷线用在线针孔检测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JB-T 13912-2020 开卷线用在线针孔检测装置 第 1 页 JB-T 13912-2020 开卷线用在线针孔检测装置 第 2 页 JB-T 13912-2020 开卷线用在线针孔检测装置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0 10:50:4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