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37.060.10 JB N 43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3803—2020 数字电影放映物镜 技术条件 Digital motion-picture projection lens -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2020-04-16发布 2021-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JB/T13803—2020 目 次 前言, .1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基本参数及尺寸. 5技术要求.. 6试验方法.. 7检验规则.. 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JB/T13803—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电影和电教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MIF/TC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秦皇岛视听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芜湖影星巨幕有限公司、张家港市莱特影视器 材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邓荣武、高松柏、潘国祥、李维善、王虹达、王宏伟、陈琛、刘宵婵、张禹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 JB/T13803—2020 数字电影放映物镜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数字电影放映物镜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参数及尺寸、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数字电影放映机用定焦距和变焦距放映物镜(以下简称物镜)。 本标准不适用于超广角、变形和变倍等特殊用途的物镜或附加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315.2一2009光学传递函数第2部分:测量导则 GB/T13384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3920一201535mm电影主观检验片(彩色测试图) GB/T25480仪器仪表运输、贮存基本环境条件及试验方法 JB/T9409电影放映物镜性能测定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投射比throwratio 放映距离与画面宽度之比。 注:在相同放映距离下,投射比越小,投射的画面宽度越大。 3.2 焦距 focal length f 物镜主点至相应焦点的距离。 注1:物镜前侧与光轴成小角度θ方向上的无穷远物点的像点距光轴的距离为y时,焦距F按公式(1)计算。 y' f: (1) tan 注2:物镜放大成像的银幕侧称为前侧,光源侧称为后侧。 3.3 相对孔径relativeaperture 物镜的有效孔径D与焦距f之比。 注1:相对孔径用1:A的形式表示,其中A按公式(2)计算。 (2) D 注2:一般来说对放映画面照度有贡献的有效相对孔径以1:N的形式表示,此处N=1/sinα,式中α为通过物镜后其 顶点在物镜后侧光轴上的圆锥光束顶角的1/2。当银幕处于无穷远时N与A一致。 1 JB/T13803—2020 3.4 F数F-number 相对孔径的倒数。 注1:表示F数的A见公式(2)。 注2:对放映画面照度有贡献的有效F数即为3.3注2中的有效相对孔径的倒数。 3.5 变倍比 zoomratio 变焦倍率 最长焦距标称值与最短焦距标称值之比。 3.6 鉴别率resolution 将带等间隔黑、白线条的检验标板通过物镜放映于银幕时,与可分辨的最小间隔线条数相当的检验 标板上最小间隔的黑、白线对宽度的倒数。 注:单位为线对每毫米(线对/mm)。 3.7 调制传递函数modulationtransferfunction,MTF 以空间频率的函数,反映光学系统传递各种频率正弦物调制度的能力。 3.8 透过率transmittance 平行于物镜光轴的平行光束从物镜前侧入射,经物镜后出射光束的光通量Φ与入射光通量Φ之 比,用百分数表示。 3.9 相对畸变relativedistortion 物镜的物平面上不同高度的线段经物镜成像后其垂直放大率不同,物体的实际像高y和理想像高 %之差与理想像高%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3.10 色差chromaticaberration 物镜的成像位置和倍率因光波波长不同而变化的像差。 3.11 像面照度均匀度 distributionofilluminateovertheimagebearing side 像面的边缘照度与中心照度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3.12 杂光系数 stray light index 用物镜放映时,片窗中心区域全黑圆形图像与白图像(透明)在银幕上的影像中心照度之比,用百 分数表示。 3.13 coaxiality 同轴度 物镜光轴和物镜筒轴线之间的不一致。 4基本参数及尺寸 4.1定焦距物镜 4.1.1定焦距物镜的投射比应在0.98:1~4.2:1的范围内。 2 JB/T13803—2020 4.1.2定焦距物镜的相对孔径应不小于1:3.0。 4.2变焦距物镜 4.2.13 变焦距物镜分为手动变焦和电动变焦两种,其投射比应在0.98:14.2:1的范围内。 4.2.2变焦距物镜的相对孔径应不小于1:3.0。 4.2.3变焦距物镜的变倍比宜不大于1.3。 4.3与放映机配合部分的尺寸 4.3.1物镜筒装卡部分尺寸A的配合精度采用基孔制H8/h6,如图1所示,其尺寸A以及E是重要参 数,应根据其适用的数字放映机的具体参数确定。 像平面、 标称夹持区域 D E 图1 4.3.2物镜的机械后工作距离C应不小于适用的数字放映机芯片对角线尺寸的3倍。设计者应根据所 适用的数字放映机确定机械后工作距离的具体数值。 5技术要求 5.1焦距误差 5.1.1定焦距物镜 焦距的实测值f与标称值f之差的绝对值不应大于标称值的3%。 5.1.2变焦距物镜 变焦距物镜在最长焦距、最短焦距两位置时,其焦距的实测值与标称值f之差的绝对值不应大于 标称值的5%。 5.2相对孔径误差 5.2.1物镜的相对孔径误差用相应的F数误差表示。 5.2.2定焦距物镜的实测F数与标称F数之差不应大于标称F数的5%。 5.2.3变焦距物镜在最短焦位置时,其最大相对孔径相应的实测F数与标称F数之差不应大于标称F 数的5%。 5.3鉴别率 物镜的鉴别率应符合表1的规定。 3 JB/T13803—2020 表 1 鉴别率 类别 中心 四角 1.3K 不低于1280像素/W 不低于900像素/W 2K 不低于2048像素/W 不低于1230像素/W 4K 不低于4096像素/W 不低于2460像素/W 注:W为芯片的长边尺寸,单位为毫米(mm)。 5.4 调制传递函数 调制传递函数应不低于制造厂的标称值。 5.5 透过率 物镜透过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 2 镜面数量 透过率 % 面 ≤19 ≥80 20~24 ≥75 25~29 ≥70 30~34 ≥65 5.6相对畸变 物镜不同视场的相对畸变应不大于2% 5.7 色差 在放映画面横向尺寸两倍的距离处观看, 应看不到放映画面有明显色边。 5.8 像面照度均匀度 像面照度均匀度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 3 像面照度均匀度 % 0.7视场 边缘视场 ≥75 ≥60 5.9杂光系数 物镜杂光系数应不大于3%。 5.10 彩色还原性能 物镜应具有良好的彩色还原性能。 4

.pdf文档 JB-T 13803-2020 数字电影放映物镜 技术条件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JB-T 13803-2020 数字电影放映物镜 技术条件 第 1 页 JB-T 13803-2020 数字电影放映物镜 技术条件 第 2 页 JB-T 13803-2020 数字电影放映物镜 技术条件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0 10:05:1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