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71.100.99 G 74 HG 备案号:56397—20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T5036—2016 常温有机硫转化吸收催化剂 催化性能试验方法 Testmethodofcatalyticperformance for organic sulfur conversion absorption catalysts at room temperature 2017-04-01实施 2016-10-2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HG/T 5036—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T.催化剂分技术委员会(SAC/TC63/SC10)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华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化集团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孟坚、张清建、魏华、王先厚、陈延浩。 (13) 一 HG/T5036—2016 常温有机硫转化吸收催化剂催化性能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常温有机硫转化吸收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即活性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脱除工业原料气中微量硫氧化碳和/或二硫化碳的常温转化吸收催化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003.1试验筛技术要求和检验 第1部分: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 GB/T6678化T.产品采样总则 3原理 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硫化氢再与氧气反应生成单质硫和水。其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COS+H2OCO2+H2S CS2+2H20—CO2+2H2S 2HS+022S+2H20 用气相色谱仪测定反应前后气体中硫氧化碳和/或二硫化碳的体积分数,计算出硫氧化碳和/或二 硫化碳的转化率。当转化率等于95%时,计算出催化剂吸入的硫氧化碳和/或二硫化碳质量与吸硫前 质量之比,以此表征催化剂的活性, 4试验装置 4.1流程 常温有机硫转化吸收催化剂活性试验装置示意图见图1。 (15) HG/T5036—2016 7 说明: 1 原料气钢瓶; 2 缓冲罐; 3 流量计; 4 水汽饱和器; 反应器; 6.7 恒温水浴。 图1 常温有机硫转化吸收催化剂活性试验装置示意图 4. 2 主要性能 常温有机硫转化吸收催化剂活性试验装置主要性能设计参数见表1。 表1 常温有机硫转化吸收催化剂活性试验装置主要性能设计参数 项 日 性能参数 反应管规格(硬质玻璃管)/mm 最高使用压力/MPa 0. 2 最高使用温度/℃ 100 平行性(极差值)/% 5 复现性(极差值)/% 4.3校验 正常情况下,试验装置的平行性、复现性每年用参考样或保留样至少测定一次,其测定方法按第 6章和第7章的规定。 5采样 5.1 实验室样品 按GB/T6678的规定取得。 5.2 2试样 取适量实验室样品,将长度处理成(3mm~4mm)×(3mm~5mm),用孔径为2.5mm和 3.2mm的试验筛(符合GB/T6003.1中R40/3系列)筛分。置于电热鼓风干燥箱中,在120℃士 5℃下干燥2h,于干燥器中冷至室温,按附录A的规定测定其堆积密度。 2 (16) HG/T5036—2016 5.3试料 根据试样的堆积密度称量30mL对应质量的试样,精确至0.1g,待用。 6试验步骤 6.1警告 本标准所涉及的试验用原料气和尾气(含CO2、COS、CS2、O2等)对人体健康和安全具有中毒、 易燃、易爆危害,必须严防系统漏气,现场严禁有明火,并且应配有必要的灭火器材和排风设备等预 防设施。 6.2原料气 原料气(以体积分数计)由氧气(1%)、硫氧化碳(500×10~1500×10)或二硫化碳 (500×10-6~1500×106),其余为氮气组成。 6.3 试料的装填 将40ml.处理干净的粒度为3mm5mm的惰性瓷球装入反应管内,敲实。在情性瓷球上加一 层不锈钢丝网,将催化剂试料小心倒入反应管内,轻轻敲击管壁使催化剂床层装填紧密。然后加上一 层不锈钢丝网,不锈钢丝网上装人40mL粒度为3mm~5mm的惰性瓷球,轻轻敲实。将反应器接 入试验系统。 6.4系统试漏 打开氮气总阀,向系统内通入氮气,并稳定在0.2MPa。关闭系统进出口阀门。如在0.5h内压 力下降小于0.05MPa,则视为系统密封。试漏符合要求后打开系统出口阀排气,使系统降至常压。 6.5活性的测定 打开原料气阀门、控制并调节其系统压力为常压、活性测定温度为30℃士1℃、空速为 1000h1土10h1(气体相关流量的校正见附录B)、水汽饱和器温度控制在25℃土1℃,稳定1h 后,开始用气相色谱仪(FPD检测器)分析反应前后气体中硫氧化碳(或二硫化碳)的体积分数。 计算出硫氧化碳(或二硫化碳)的转化率。然后每隔0.5h测定一次。当转化率接近95%时,每 10min测定一次。当连续3次测定转化率大于或接近95%时,可以结束试验。以最接近95%转化率 的测定时间计为穿透时间。 7结果计算 7.1硫氧化碳(或二硫化碳)转化率 硫氧化碳(或二硫化碳)转化率E,按公式(1)计算: y1 式中: 反应器进口硫氧化碳(或二硫化碳)的体积分数,以106表示; 反应器出口硫氧化碳(或二硫化碳)的体积分数,以10“表示。 y2 (17) 3 HG/T5036—2016 取3次连续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3次连续测定结果的极差值应不大于2.0%。 7. 2 活性 活性以催化剂试料所吸硫氧化碳(或二硫化碳)的质量与吸硫前质量之比S计,按公式 (2) 计算: X100% ad ×109 式中: 反应器进口硫氧化碳(或二硫化碳)的体积分数,以106表示; yI- y2 反应器出口硫氧化碳(或二硫化碳)的体积分数,以106表示; SV 空速的数值,单位为每小时(h"); t- 穿透时间的数值,单位为小时(h); 催化剂堆积密度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毫升(g/mL.); d 换算系数的数值(22.4/m(os或22.4/mcs,),单位为毫升每克(ml/g)。 a (18) HG/T5036—2016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催化剂堆积密度的测定 A.1i 试样的堆积 将适量的试样(见5.2)分成若干份,依次加人250mL量筒内,每加一次均需将量筒上下振动 若干次,直至试样在量筒内的位置不变为振实,反复操作,直至振实的试样量为100mL。 A.2试样的称量 称量振实的100ml.试样(见A.1)的质量,精确至0.1g。 A.3堆积密度的计算 催化剂堆积密度p,数值以g/mL表示,按公式(A.1)计算: m2-m p= (A.1) V 式中: m2一—250mL量简和100mL试样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250ml量筒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V一一试样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应不大于2.0%。 (19)

.pdf文档 HG-T 5036-2016 常温有机硫转化吸收催化剂催化性能试验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HG-T 5036-2016 常温有机硫转化吸收催化剂催化性能试验方法 第 1 页 HG-T 5036-2016 常温有机硫转化吸收催化剂催化性能试验方法 第 2 页 HG-T 5036-2016 常温有机硫转化吸收催化剂催化性能试验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0 07:34:1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