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59.080.99 FZ W58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FZ/T63033—2016 编织圆绳 Knitted round drawstring 2017-04-01实施 2016-10-2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FZ/T63033—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家用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线带分技术委员会(SAC/TC302/SC2)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宽紧带厂、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陶勇、宋翠鸿、贺美娣。 I FZ/T63033—2016 编织圆绳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编织圆绳(含实心绳、空心绳)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分等规定、试验方法、检 验规则、包装标志和运输贮存。 服装、编织工艺品、肩饰带、鞋帽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T251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 GB/T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受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 计划 GB/T 39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 GB/T3921—2008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 GB/T3922—2013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汗渍色牢度 GB5296.4 消费品使用说明 第4部分:纺织品和服装 GB/T5713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耐水色牢度 GB/T8628 纺织品 测定尺寸变化的试验中织物试样和服装的准备、标记及测量 GB/T8629—2001 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 GB/T8630 纺织品洗涤和干燥后尺寸变化的测定 GB18401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GB/T24117针织物疵点的描述术语 FZ/T60021一2010织带产品物理机械性能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GB/T241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编织圆绳 knitted round drawstring 根据编辩原理在有轨道曲线的圆型织机上编织的产品。 4产品分类 按编织圆绳加工工艺分为空心编织圆绳和实心编织圆绳。 FZ/T 63033—2016 要求 5.1 要求内容 要求分为内在质量、外观质量。内在质量要求包括:水洗尺寸变化(率)、耐皂洗色牢度、耐汗渍色牢 度、耐摩擦色牢度、耐水色牢度、长度偏差率、直径偏差、安全性能;外观质量要求包括:外观疵点、色差 5.2内在质量 内在质量要求按表1规定。 表1 内在质量要求 项 目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长度变化率/% 3.0 ≤6.0 ± 0.5 ±0.8 ±1.0 水洗尺寸变化(率) 直径 >6.0~10.0 ± 1.0 ±1.3 ±1.5 变化/mm >10.0~15.0 ±1.5 ±2.0 ± 2.5 变色 4 3-4 3 耐皂洗 沾色 3-4 3 3 色 变色 4 3-4 3 耐汗渍 牢 沾色 3-4 3 3 度 干摩擦 4 3-4 3 /级 耐摩擦 湿摩擦 3-4 3 : 变色 4-5 4 3-4 耐水 沾色 4-5 4 3-4 ≥100 m ±3 长度偏差率/% <100 m ± 1.5 ≤6.0 ± 0.5 ±0.8 ±1.0 >6.0~10.0 ±1.0 ±1.0 ± 1.5 直径偏差/mm >10.0~15.0 ±1.5 ±2.0 ±2.5 服饰、鞋帽用圆绳考核耐水色牢度。 5.3 安全性能 编织圆绳产品(服饰、鞋帽用)的安全性能应符合GB18401的要求。 5.4 外观质量 5.4.1 外观疵点、色差要求按表2规定。 2 FZ/T63033—2016 表2 外观质量评等规定 项目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外观疵点 符合表3规定 符合表3规定 符合表3规定 按色卡或来样 4-5 4 3-4 色差/级 同批内 4-5 4 3-4 5.4.2 外观疵点允许程度按表3规定。 表3 外观疵点允许程度 症点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跑马 以一根为限,长度10cm以内的允许3处,且间隔距离在3m以上 不超过1处,长度在1.0mm 不超过2处,长度在1.0mm 不超过3处,长度在1.0mm 毛丝 以内 以内,且间隔距离在3m以上 以内,且间隔距离在2m以上 污渍 轻微5.0cm 轻微5.0cm,明显1.5cm 明显5.0cm 油丝 轻微5.0cm 轻微5.0cm 明显5.0cm 大结头 长度2.0mm,允许1处 长度≤5.0mm,允许1处 注1:圆绳疵点以每百米为单位进行评等,超出或不足时进行相应折算。 注2:污溃、油丝疵点程度参照GB/T251沾色用灰色样卡评定,3-4级为轻微,3级及以下为明显。 注3:跑马即为少纱线。 分等规定 6.1 产品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6.2 编织圆绳其内在质量按表1最低一项评等;外观质量按表2、表3最低一项评等, 6.3 编织圆绳产品最终等级由内在质量的等级与外观质量的等级综合评定。按最低的一项评定。 试验方法 7.1 试验条件 各项试验应在各方法标准规定的标准条件下进行。 7.2 水洗尺寸变化率试验方法 按GB/T8628、GB/T8629、GB/T8630的规定执行,采用GB/T8629—2001中仿手洗程序洗涤和 干燥程序C摊平晾干。 7.3耐皂洗色牢度试验方法 按GB/T3921一2008规定执行,采用单纤维聚酯贴衬织物,试验条件为C(3)。 7.4 耐汗渍色牢度试验方法 按GB/T3922一2013规定执行,采用单纤维聚酯贴衬织物。 3 FZ/T63033—2016 7.5 耐摩擦色牢度试验方法 按GB/T3920规定执行,仅做直向。 7.6 耐水色牢度试验方法 按GB/T5713规定执行。 7.7 安全性能试验方法 按GB18401规定执行。 7.8 3长度、直径偏差试验方法 长度按FZ/T60021—2010第5章规定执行,直径偏差参照FZ/T60021—2010第5章的宽度规定 执行。 7.9 外观质量检验 7.9.1外观质量检验条件 采用室内北向自然光源,如光源不足,光照度低于6001x时,可用近似40W正常青光日光灯在 70cm士10cm距离间补足照度,色差检验采用D65标准光源。 7.9.2 外观质量检验规定 7.9.2.1 检验时应将产品平摊在检验台上,检验人员的视线应正视平摊产品的表面,目光与产品距离为 40cm左右。 7.9.2.2 疵点长度以疵点最大长度量计。 7.9.2.3 外观质量检验中,色差按GB/T250评定,污渍按GB/T251评定,其余内容按目测评定。 8 检验规则 8.1 取样规定 8.1.1同一品种、原料、规格及同一工艺生产的产品作为一个检验批,各项指标检测样本均应从检验批 中随机抽取。 8.1.2内在质量按检验批随机抽样,抽样数及试验次数规定见表4。 表4内在质量检验每批抽取试样数量及试验次数的规定 项目 数量(卷、筒、绞) 总试验次数 水洗尺寸变化 3 3 耐皂洗色牢度 1 1 耐摩擦色牢度 1 耐汗溃色牢度 1 1 耐水色牢度 1 I 长度 3 3 直径 3 9 4 FZ/T63033—2016 8.1.3外观质量抽样数量按照GB/T2828.1一2012标准正常一次抽样方案,一般检验水平I,接收质 量限(AQL)为4.0规定抽样,具体抽样方案见表5。 表5 外观质量检验抽样方案 单位为卷(筒、绞) 批量范围N 样本大小n 合格判定数Ac 不合格判定数Re 2~15 3 0 1 16~25 0 1 3 26~90 3 0 1 91~150 13 1 2 151~280 13 1 2 281~500 20 2 3 32 3 4 501~1200 1201~3200 50 5 9 3201~10000 80 7 8 注1:卷(筒、绞)约定长度为100m。 注2:当批量范围小于样本量时,全数检验。 8.2 验收结果的判定 8.2.1 内在质量批的验收 内在质量批按5.2、5.3进行验收,验收方法按7.1~7.8执行,检验结果以全批抽验样品合格作为全 批合格。 8.2.2 外观质量批的验收 外观质量批按5.4进行验收,结果判定按表5执行,不合格数小于或等于Ac,则判检验批合格;不 合格数大于或等于Re,则判检验批不合格。 8.2.3 综合质量批的验收 综合质量批判定按内在质量抽样检验和外观质量抽样检验中最低品等评定, 8.3 复验 8.3.1 如供需双方对检验结果或质量有异议时,在规定期限内,可由双方重新抽取相同数量的产品进 行复验。 8.3.2 复验结果的判定同8.2。 8.3.3 复验以一次为准,凡判定合格的应作全批合格,判定不合格的应作全批不合格。 包装标志、运输贮存 9.1 包装标识 9.1.1 1包装标识应按GB5296.4相关要求执行。

.pdf文档 FZ-T 63033-2016 编织圆绳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FZ-T 63033-2016 编织圆绳 第 1 页 FZ-T 63033-2016 编织圆绳 第 2 页 FZ-T 63033-2016 编织圆绳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0 06:37:45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