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_59.080.30 FZ W 73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FZ/T34012—2016 亚麻(或大麻)粘胶纤维混纺印染布 Printed and dyed linen (or hemp) and viscose blended fabrics 2016-10-22发布 2017-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FZ/T34012—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麻纺织品分会(SAC/TC209/SC4)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杭州卓达染整有限公司、黑龙江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齐齐哈 尔大学、绍兴县圣苗针纺有限公司、哈尔滨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浙江上虞飞龙丝绸染整有限公司、吉 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伊春市天和纺织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泽、付成彦、宋秘钊、季国苗、叶民、方斌、孙煜炜、袁英杰、王维维、于添茜、 薛维义。 FZ/T34012—2016 亚麻(或大麻)粘胶纤维混纺印染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亚麻(或大麻)与粘胶纤维混纺印染布(以下简称“麻粘混纺印染布”)的分类、要求、检 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鉴定机织亚麻(或大麻)与粘胶纤维混纺(麻含量50%)的各类漂白、印花、染色布的 品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T2910.22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22部分:粘胶纤维、某些铜氨纤维、莫代尔纤维或莱 赛尔纤维与亚麻、茎麻的混合物(甲酸/氯化锌法) GB/T3917.1纺织品织物撕破性能第1部分:冲击摆锤法撕破强力的测定 GB/T3920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GB/T3921—2008 3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皂洗色牢度 GB/T3923.1纺织品织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 GB/T4666纺织品织物长度和幅宽的测定 GB/T4668机织物密度的测定 GB/T4669 9纺织品机织物单位长度质量和单位面积质量的测定 GB5296.4消费品使用说明第4部分:纺织品和服装 GB/T6152-一199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热压色牢度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8427 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 GB/T8628 纺织品测定尺寸变化的试验中织物试样和服装的准备、标记及测量 GB/T8629一2001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 GB/T8630纺织品洗涤和干燥后尺寸变化的测定 GB/T13772.2纺织品机织物接缝处纱线抗滑移的测定第2部分:定负荷法 GB/T14801机织物与针织物纬斜和弓纬试验方法 GB18401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GB/T29862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 FZ/T01101 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测定 物理法 3分类 麻粘混纺印染布的品种、成品规格以麻粘成品布的规格进行分类,根据客户合同或用户需要确定。 1 FZ/T34012—2016 4要求 4.1安全技术要求 安全技术要求应符合GB18401规定。 4.2技术要求 麻粘混纺印染布的技术要求分为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两个方面。内在质量包括密度偏差率、断裂 强力、撕破强力、接缝滑移、单位面积质量偏差率、纤维含量允差、水洗尺寸变化率、染色牢度等项;外观 质量包括局部性疵点和散布性症点两项。 4.3 质量评定 麻粘混纺印染布的质量评定以匹为单位,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其中,内在质量按批评定, 外观质量按匹(段)评定,以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中最低一项评定作为该匹(段)布的品等。 4.4内在质量 麻粘混纺印染布内在质量要求的允许范围见表1。 表1 内在质量要求的允许范围 项 目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密度偏差率(经/纬)/% 2.0 3.0 3.5 <130 g/m² 170 断裂强力/N 130g/m²~300g/m² 200 >300 g/m² 250 <130-g/m² 6 撕破强力/N 130g/m²~300g/m² 10 ≥ >300 g/m 16 接缝滑移/mm ≤ 9 单位面积质量偏差率/% 5.0 6.0 7.0 纤维含量允差/% 按GB/T29862执行 水洗尺寸变化率/% 3.5~+1.0 -5~+1.5 -5~+2.0 耐光 4 3-4(浅色3) & 变色 4 3-4 3 耐皂洗 沾色 4 3-4 & 染色牢度/级 > 变色 4 3-4 3 耐热压 沾色 3-4 3 2-3 耐湿摩擦 3-4 3(深色2-3) 2-3 注:深、浅色程度按GB/T4841.3规定,颜色大于1/12染料染色标准深度为深色,小于等于1/12染料染色标准 深度为浅色。 2 FZ/T34012—2016 4.5外观质量 4.5.1外观质量要求 外观质量按局部性疵点和散布性疵点分别评定。局部性疵点采用平均每百平方米允许评分的办法 (见表2)评定等级,散布性疵点按表4规定逐匹评等。在同一匹(段)布内,局部疵点和散布性疵点同时 存在时,先计算局部性症点的每百平方米平均分,然后评定等级,再与散布性疵点的等级结合定等作为 该匹布外观质量的等级。 4.5.2 局部性症点允许评分数的规定 4.5.2.1 每匹(段)布的局部性疵点允许评分数的规定见表2。 表2局部性疵点允许评分数规定 单位为分每百平方米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25 ≤40 4.5.2.2 每匹(段)布的局部性疵点允许评分数见式(1),计算结果按GB/T8170修约至整数。 A=(a×L×W)/100 ..(1) 式中: 每匹(段)布的局部性疵点允许评分数,单位为分每匹(段); 每百平方米允许评分数,单位为分每百平方米(分/100m²); a L—匹(段)长,单位为米(m); W. 幅宽,单位为米(m)。 4.5.3 局部性疵点评分 4.5.3.1 局部性疵点评分规定见表3。 表3局部性疵点评分规定 单位为厘米 评分数 疵点名称和程度 1分 2分 3分 4分 轻微 0'0s> 50.1~100 - 线状 明显 ≤8.0 8.1~16.0 16.1~24.0 经向 24.1~100.0 症点 轻微 0'8> 8.1~16.0 16.1~24.0 24.1~100.0 条状 明显 s0> 0.6~2.0 2.1~10.0 10.1~100.0 轻微 《半幅 末< - - 线状 明显 0'8> 8.1~16.0 16.1~半幅 >半幅 纬向 轻微 ≤8.0 8.1~16.0 16.1~24.0 >24.0 条状 症点 明显 s'0> 0.6~2.0 2.1~10.0 >10.0 轻微 ≤半幅 末< 稀密路 明显 《半幅 末< 3

.pdf文档 FZ-T 34012-2016 亚麻 或大麻)与粘胶纤维混纺印染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FZ-T 34012-2016 亚麻 或大麻)与粘胶纤维混纺印染布 第 1 页 FZ-T 34012-2016 亚麻 或大麻)与粘胶纤维混纺印染布 第 2 页 FZ-T 34012-2016 亚麻 或大麻)与粘胶纤维混纺印染布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0 06:27:1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