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59.080.20 FZ W 32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FZ/T 32021—2016 精梳亚麻棉混纺本色针织纱 Combed flax cotton blended grey yarn for knitting 2016-10-22发布 2017-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FZ/T32021—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麻纺织品分技术委员会(SAC/TC209/SC4)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深圳市贝利爽实业有限公司、德州恒丰纺织有限公司、黑龙江省纺织产品质量监 督检验测试中心、宏大研究院有限公司、石家庄常山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福州开发区正泰纺织有限公司、 伊春市天和纺织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秦松颖、王禺、刘玉庆、张建明、罗勤、肖荣智、薛建昌、刘伟云、于丽丽、薛维义。 H FZ/T32021—2016 精梳亚麻棉混纺本色针织纱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精梳亚麻与棉混纺本色针织纱产品的分类、标识、要求、试验方法、验收规则和标志、 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鉴定环锭纺精梳亚麻棉混纺本色针织纱的品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543.2一2001纺织品纱线抢度的测定第2部分:退抢加抢法 GB/T3292.1纺织品纱线条干不匀试验方法第1部分:电容法 GB/T3916纺织品卷装纱单根纱线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CRE法) GB/T4743一2009纺织品卷装纱绞纱法线密度的测定 GB/T29862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 FZ/T10007 棉及化纤纯纺、混纺本色纱线检验规则 FZ/T10008 3棉及化纤纯纺、混纺本色纱线标志与包装 SN/T0756—1999 进出口麻/棉混纺产品定量分析方法 显微投影仪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纤维结 neps 由纤维扭结或聚集成的粒状疵点。相当于条干仪中的“棉结”。 4产品分类、标识 4.1分类 4.1.1精梳亚麻棉混纺本色针织纱产品按不同纤维含量和线密度进行分类。 4.1.2精梳亚麻棉混纺本色针织纱的线密度以1000m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g)表示,单位为特克 斯(tex),按式(1)计算,结果修约至小数点后一位。 T ×1 000 ......(1) 式中: T—线密度,单位为特克斯(tex); 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单位为克(g); m L—长度,单位为米(m)。 1 FZ/T32021—2016 4.2标识 4.2.1精梳亚麻棉混纺本色针织纱的原料、工艺代号和针织用纱代号用英文字母表示,L一亚麻、 C一棉、J一精梳、K一针织用纱。 4.2.2精梳亚麻棉混纺本色针织纱用精梳J、纤维含量(L/C或C/L)、线密度tex及针织纱代号K进行 标识。 示例1:精梳亚麻棉混纺本色针织纱线密度为19.0tex,含量为亚麻55%,棉45%,应写为JL/C55/4519.0texK。 示例2:精梳亚麻棉混纺本色针织纱线密度为16.0tex,含量为亚麻30%,棉70%,应写为JC/L70/3016.0texK。 5要求 5.1技术要求 5.1.1精梳亚麻棉混纺本色针织纱(亚麻含量在50%以上)的技术要求见表1。 表 1 精梳亚麻棉混纺本色针织纱(亚麻含量在50%以上)的技术要求 单纱断 条干均 单纱断 线密度 纤维结 细节 裂强力 线密度偏 匀度变 实际 纤维含 线密度 裂强度 变异系数 (+280%) (50%) 等别 变异系数 差率 异系数 抢系数 量偏差 tex cN/tex % 个/km 个/km % % % % > > > 优 14.0 14.0 2.5 27.00 1 650 500 15.0及以下 一 13.5 15.0 3.5 29.00 2 200 600 合 13.0 16.0 -4.0 31.00 3 300 800 优 14.0 14.0 2.5 25.00 1 650 500 15.0以上~ 13.0 15.0 3.5 - 27.00 1 760 600 18.0 合 12.0 16.0 4.0 29.00 1 880 750 优 13.0 13.0 2.5 25.00 1 450 300 18.0以上 12.0 14.0 3.5 27.00 1 560 400 21.0 按 合 11.0 15.0 4.0 29.00 1 680 550 ±3.0 500 GB/T29862 优 13.0 12.0 2.5 24.00 1 400 200 规定执行 21.0以上 12.0 13.0 3.5 26.00 1 500 300 26.0 合 11.0 14.0 4.0 28.00 1 600 450 优 12.0 12.0 2.5 22.00 1 250 200 26.0以上~ 11.0 13.0 3.5 24.00 1 350 300 32.0 合 10.0 14.0 4.0 26.00 1 450 450 优 12.0 11.0 2.5 21.00 900 100 32.0以上 11.0 12.0 3.5 23.00 1 150 200 - 合 10.0 13.0 4.0 25.00 1 250 400 2 FZ/T32021—2016 5.1.2 精梳亚麻棉混纺本色针织纱(亚麻含量在35%~50%)的技术要求见表2。 表2 精梳亚麻棉混纺本色针织纱(亚麻含量在35%~50%)的技术要求 单纱断 条干均 单纱断 线密度 纤维结 细节 裂强力 线密度 勾度变 实际 纤维含 线密度 裂强度 变异系数 (+280%) (-50%) 等别 变异系数 偏差率 异系数 拾系数 量偏差 tex cN/tex % 个/km 个/km % % % % > > > 优 15.0 13.0 2.5 20.00 1100 300 11.0及以下 14.0 14.0 3.5 22.00 1 200 400 合 13.0 16.0 4.0 24.00 1 300 500 优 14.0 12.0 2.5 20.00 900 300 11.0以上~ 13.0 13.0 3.5 22.00 1 000 400 12.0 合 12.0 15.0 4.0 24.00 1100 500 优 14.0 10.0 2.5 20.00 850 300 12.0以上~ - 13.0 11.0 3.5 22.00 950 400 14.0 按 合 12.0 12.0 4.0 24.00 1 050 500 ±3.0 450 GB/T29862 优 14.0 10.0 2.5 19.00 800 150 规定执行 14.0以上~ 13.0 11.0 3.5 21.00 - 006 200 16.0 合 12.0 12.0 4.0 23.00 1 000 300 优 14.0 12.0 2.5 19.00 650 100 16.0以上~ 13.0 14.0 3.5 21.00 - 780 150 26.0 合 12.0 16.0 4.0 23.00 900 200 优 12.0 11.0 2.5 17.00 550 100 26.0以上 11.0 12.0 3.5 19.00 650 150 合 10.0 13.0 4.0 21.00 780 200 5.1.3精梳亚麻棉混纺本色针织纱(亚麻含量在35%以下)的技术要求见表3。

.pdf文档 FZ-T 32021-2016 精梳亚麻棉混纺本色针织纱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FZ-T 32021-2016 精梳亚麻棉混纺本色针织纱 第 1 页 FZ-T 32021-2016 精梳亚麻棉混纺本色针织纱 第 2 页 FZ-T 32021-2016 精梳亚麻棉混纺本色针织纱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0 06:25:24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