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59.080.20 FZ W 04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FZ/T01086—2020 代替FZ/T01086—2000 纺织品 纱线毛羽测定方法 投影计数法 TextilesTest method for yarn hairness- Projection counting method 2020-04-16发布 2020-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FZ/T01086—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FZ/T01086一2000《纺织品纱线毛羽测定方法投影计数法》,与FZ/T01086一 2000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补充了第1章不适用产品范围(见第1章); 将第3章标题“定义”修改为“术语和定义”,将3.1“毛羽指数”修改为“毛羽数”,增加了3.5“片 段长度”的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 调整了第4章“原理”(见第4章); 调整了仪器精度并补充完善了对仪器的要求(见第5章); 增加了图1"毛羽试验仪内定边示意图”(见图1); 将第6章标题"样品数量及试验次数”修改为"取样”(见第6章); 将6.4试验次数的设定有关内容调至第8章(见8.3,2000年版的6.4); 版的6.5); 将第7章标题“预调湿和调湿”修改为“调湿和试验用大气”,将调湿和试验用大气条件由“采用 将8.2和8.3调整为表注(见表3,2000年版的8.2和8.3); 一 删除了10.2,结果保留两位小数(见第9章,2000年版的10.2); 调整了实验报告内容(见第10章,2000年版的第11章)。 本标准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础标准分技术委员会(SAC/TC209/SC1)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纺标检验认证股份有限公司、郑州和众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福建凤竹纺织科 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福建长源纺织有限公司、中纺标(深圳)检测有限公司、江苏圣蓝 科技有限公司、苏州长风纺织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吕静、章辉、王守宇、景慎全、曾钦学、宋萌、樊蓉、陈明宏。 本标准所代替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7243—1987; FZ/T01086—1999、FZ/T01086—2000。 1 FZ/T01086—2020 纺织品 纱线毛羽测定方法 投影计数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光学投影式毛羽试验仪测定短纤维纱线毛羽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 棉纱线和棉型纤维纱线; a) b) 毛纱线和毛型纤维纱线; c) 麻纱线; (p 绢纺纱线; e) 中长纤维纱线; f) 各类混纺纱线。 本标准不适用于高弹纱、膨体纱和花式纱线。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529 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纱线毛羽 yarnhairness 伸出纱线主体的纤维端或圈。 3.2 毛羽伸出长度 hairness protruding length 纤维端或圈凸出纱线基本表面的长度。 3.3 毛羽设定长度 hairness setting length 指定的毛羽伸出长度。 3.4 毛羽数 hairnesscount 单位长度纱线内,单侧面上伸出长度超过某设定长度的毛羽根数的累计数,单位为根/m。 3.5 片段长度 length between 测试纱线毛羽的基本长度单元。 1 FZ/T01086—2020 4原理 连续移动的纱线在通过检测区时,其毛羽会相应地遮挡投影光束,或对纱线毛羽进行放大并成像于 投影屏上,此时电子感光器件将成像毛羽转化为电信号,并对信号加以处理,根据不同的设定长度分类 统计纱线单侧面上的毛羽数。 5设备 5.1 毛羽试验仪 毛羽试验仪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 采用光电检测原理,仪器能检测不同毛羽设定长度的毛羽数,毛羽设定长度应至少包括 1mm、2mm和3mm。 仪器采用内定边(见图1)的毛羽基线定位方式,纱线进人检测区时经 过的最后一个包角(见图1)为15°。可根据需要选取纱线片段长度,能检测纱线不同片段长度 的毛羽分布。 说明: 1- 一纱线; 2- 包角; 3- 上导纱轮; 4- 毛羽检测孔; 下导纱轮。 5- 图1毛羽试验仪内定边示意图 2) 毛羽设定长度的精度不低于0.05mm。 3) 毛羽分辨率不低于0.5mm,毛羽细度分辨率不低于5uμm。 4) 为消除静电干扰,进人测试区前纱线经过的导轮由导电材料制成。 5) 具有可调节的预加张力装置,保证检测区内纱线预加张力符合表1中要求。此外,还应具有张 力显示装置或附带张力仪,用以校验纱线的张力。张力仪分度值不大于0.1cN。 2 FZ/T01086—2020 表 1 预加张力要求 预加张力 预加张力偏差 纱线种类 cN/tex eN/tex 毛纱线 0.25 ±0.025 其他纱线 0.5 ±0.1 6) 根据需要可改变测试速度、试验次数。测试速度偏差为士5%。 7) 能准确计数、计算统计值并且可以显示及打印。 导纱架 可以手动调节高度。 清洁用具 洗耳球或擦拭布。 取样 6 6.1 按照产品标准或协议中规定的方法取样。如果产品标准或协议中无有关规定,则按照6.2~6.1规 定的方法取样 6.2按表2中的规定,从待试验的货批中随机抽取一箱或多箱作为批样品,注意不要抽取在运输中损 坏或受潮的箱子。 表 2 样品抽样规则 一批的箱数 随机抽取的最少箱数 M3 1 4~10 N 11~30 3 31~75 ≥76 5 6.3 从6.2抽取的批样品中抽取实验室卷装样品。抽样时从每箱的上中下层以及这些层的中间和边 侧随机抽取。一般最少取10个卷装,各箱中抽取的卷装数应相同。 6.4为避免不良纱段,舍弃卷装的头端和尾端各数米长。为避免纱线毛羽形态发生变化,试样在测试 前不得退绕,同时应保证无损伤、擦毛和污染。 调湿与试验用大气 预调湿、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按GB/T6529规定的标准大气执行。试样调湿不少于21h。 3 FZ/T01086—2020 8步骤 8.1 使用洗耳球或擦拭布对检测区进行清洁,保证镜头表面无杂物。 8.2 仪器校准:按仪器使用说明进行校准。 8.3 选择并设定试验次数。每个卷装至少测10次,需要时可按式(1)计算试验次数: XV ...( 1 ) E 式中: 单个卷装试验次数; n 取决于概率水平的系数(概率水平取90%时,t值为1.64); V 卷装试样的测试结果的平均变异系数(可根据以往试验的累积数据获得); 试验结果的允许误差率(E可取土5%~士8%)。 E 8.4根据试样和实际需要,选择并设定测试参数,在产品标准没有规定的情况下,各种纱线主要试验参 数的规定值见表3。 表3主要试验参数的设定 毛羽设定长度 纱线片段长度 测试速度 纱线种类 mm m m/min 棉纱线及棉型纱线 2 10 30 毛纱线及毛型纱线 3 10 30 中长纤维纱线 2 10 30 绢纺纱线 2 10 30 苎麻纱线 4 10 30 亚麻纱线 2 10 30 注1:用于分析和修改工艺参数为目的的毛羽测试可以采用其他的参数,但片段长度的确定应考虑到毛羽数与 纱线长度或卷装呈周期性变化的因素。 注2:如果需要可采用其他的测试速度,但在有争议的情况下以本标准的规定为准 8.5退绕并舍弃约5m纱线,牵引卷装试样的自由端并按正确的引纱路线装上仪器,调节预加张力满 足5.1表1中要求,使纱线运动时保持平稳,抖动尽可能地小。 8.6启动仪器进行试验,使纱线以规定速度运行。在测试过程中若出现数据异常,应舍弃该数据并补 充测试。试验至规定次数时记录或打印试验结果,以根/m表示每个试样的毛羽数。 8.7重复以上操作,对其他剩余试样进行测试。 9 试验结果 计算试样毛羽数的平均值和变异系数,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0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 1 FZ/T01086—2020 说明试验是按本标准进行的; a) b) 调湿、试验用大气条件及调湿时间; c) 样品描述; d) 仪器型号; e) 试验参数(包括预加张力、毛羽的设定长度、纱线片段长度、试验次数和测试速度); f) 毛羽数的平均值和变异系数; 试验中任何偏离本标准的细节 g) 5

.pdf文档 FZ-T 01086-2020 纺织品 纱线毛羽测定方法 投影计数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FZ-T 01086-2020 纺织品 纱线毛羽测定方法 投影计数法 第 1 页 FZ-T 01086-2020 纺织品 纱线毛羽测定方法 投影计数法 第 2 页 FZ-T 01086-2020 纺织品 纱线毛羽测定方法 投影计数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0 05:47:1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