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27.120.10 EJ F 63 备案号:53329-20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核行业标准 EJ/T20120—2016 钠冷快中子增殖堆设计准则 蒸汽发生器保护系统 Design criteria for sodium cooled fast breeder reactor Steam generator protection system 2016—01—19发布 2016—03—01实施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发布 EJ/T20120—2016 前 言 本标准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余华金。 I EJ/T20120-2016 钠冷快中子增殖堆设计准则蒸汽发生器保护系统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钠冷快中子增殖堆蒸汽发生器保护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钠冷快中子增殖堆蒸汽发生器保护系统的设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EJ/T20102一2016钠冷快中子增殖堆设计准则构筑物、系统和部件安全分级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蒸汽发生器steamgenerator 用于将热量由二回路钠传递到三回路水/汽的换热设备,包括蒸发器和过热器以及之间的相连接的 管道、部件。 3. 2 蒸汽发生器保护系统steamgeneratorprotectionsystem 对蒸汽发生器发生钠水反应事故和超压进行监测、报警、隔离、排放、包容等工艺系统。 4安全等级和抗震类别 根据EJ/T20102一2016《钠冷快中子增殖堆设计准则构筑物、系统和部件安全分级》的规定,本 系统属于核安全2级,抗震I类。 5系统功能 5.1应及时探测蒸汽发生器发生的泄漏,判断泄漏率的大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二回路主冷却 系统和蒸汽发生器的安全。 5.2在大泄漏情况下,应通过排放管道及时泄压,降低二回路主冷却系统内的压力,并包容钠水反应 的液体和气体产物,防止二回路设备受到进一步的损坏。 6系统组成 6.1概述 系统由泄漏指示子系统、快速隔离子系统、安全子系统、事故排放和钠水反应产物包容子系统、状 态监测子系统、注氢子系统以及相关的仪表测量、电气控制和信号报警系统等组成。 6.2泄漏指示子系统 6.2.1氢计 浓度值及其变化率大小触发报警信号,联锁启动相应保护系统。 6.2.2气泡-噪声探测器 在蒸汽发生器发生钠水反应时,应探测蒸汽发生器至钠缓冲罐的溢流管中气态氢的份额,根据阈值 触发报警信号,联锁启动相应保护系统。 1 EJ/T20120—2016 6.3快速隔离子系统 6.3.1在蒸汽发生器内发生钠水反应后,应快速将蒸汽发生器的水/汽侧隔离,排空蒸汽发生器换热管 内的水/汽,并尽快将水/汽侧压力降低到安全范围内。 6.3.2当压力达到规定值后,应及时向蒸汽发生器换热管内充入保护气体,避免液态钠进入水/汽侧。 6.3.3发生钠水反应后,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蒸汽发生器的钠侧隔离,排空蒸汽发生器壳侧的钠。 6.4安全子系统 6.4.1应包括钠侧和水/汽侧的爆破片装置,爆破片的设计压力、爆破片装置的泄放口径和泄放能力应 根据系统的设计要求进行确定。 6.4.2爆破片装置应设置加热系统,使该装置温度不低于系统运行温度。 6.5事故排放和钠水反应产物包容子系统 6.5.1应包括钠缓冲罐、一二级事故排放罐、连接管道、阀门和水/汽侧的隔离及排放系统。 6.5.2排放的速率、钠缓冲罐和一二级事故排放罐的容量应满足有关规定的要求。 气态反应产物进行初步分离,气态产物排向二级事故排放罐,液态反应产物留在罐中等待处理。 6.6状态监测子系统 6.6.1应设置符合规定要求的仪表,及时准确监测系统运行状态。 6.6.2控制室中至少应对下述参数和设备状态予以显示: a)缓冲罐中覆盖气体压力、钠液位; b)一级事故排放罐中钠温度、压力; c)二级事故排放罐中气体温度、压力; d)阀门状态。 6.6.3覆盖气体压力应设置报警阈值。 6.7注氢子系统 应设置计量设备,能够定量向蒸汽发生器内注入氢气,用于对氢计进行校准。 7设计原则 7.1多重性 监测、报警、隔离、排放等子系统的设置应符合多重性设计原则。 7.2多样性 7.2.1钠水反应的监测和排放措施应符合多样性设计原则,并能通过监测下列不同参数的变化以评判 水/蒸汽泄漏到液态钠中发生钠水反应的情况: a)钠中氢浓度: b)覆盖气体中氢浓度; c)钠的温度、压力、流量和液位; d)钠中噪声; e)覆盖气体的压力; f)二回路运行状况。 7.2.2排放可通过设置爆破片装置、安全阀和电动隔离阀实现。 7.3安全设计 7.3.1钠管道和设备的工艺间应设有防钠火设施和烟雾排放系统,并应设置钠火消防设施。 7.3.2系统工艺间应设置事故排风系统。 7.3.3钠管道和设备间应设置钠泄漏收集装置,并应根据防钠火要求进行设计。 7.3.4所有钠管道和设备上均有钠泄漏测点,当出现钠泄漏时,触发报警。 7.3.5系统穿过工艺间的管道应使用贯穿件,使房间隔离。 7.4布置设计 7.4.1系统的管道布置应具有适当的倾斜度,并在低点设置排放管道。 7.4.2系统设备中钠的自由液面上方应覆盖有情性气体。 7.4.3系统设备和管道应设置加热系统,并能将系统加热到规定的温度。 2 EJ/T20120—2016 7.4.4系统管廊和钠设备间的防钠火结构件应按可信事故规定的钠泄漏量进行设计。 7.4.5系统管道及支撑件的设计应满足强度要求,并进行各种工况下的力学分析。 7.4.6系统材料的选择应考虑与介质的相容性,并满足力学性能的要求。 7.4.7系统布置应满足隔离准则。 7.4.8系统布置应满足维修、役前和在役检查的有关要求。 7.5电气 7.5.1对执行安全功能的用电设备,除正常供电外,还应配置应急电源。 7.5.2电气系统的设计应和本系统的安全级别相适应。 7.5.3电气系统的设计应满足本系统运行功能和安全要求。 7.6仪表和控制 7.6.1仪表和控制系统的设计应和本系统的安全级别相适应。 7.6.2仪表和控制系统的设计应满足本系统运行功能和安全要求。 3

.pdf文档 EJ-T 20120-2016 钠冷快中子增殖堆设计准则 蒸汽发生器保护系统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EJ-T 20120-2016 钠冷快中子增殖堆设计准则 蒸汽发生器保护系统 第 1 页 EJ-T 20120-2016 钠冷快中子增殖堆设计准则 蒸汽发生器保护系统 第 2 页 EJ-T 20120-2016 钠冷快中子增殖堆设计准则 蒸汽发生器保护系统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30 05:43:29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