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75.020 SY E 13 备案号:57723—2017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 73382016 石油天然气钻井工程 套管螺纹连接气密封现场检测作业规程 Oil and gas drilling engineering- Operation code for gas leaking inspection of casing connection thread 2016-12一05发布 2017-05-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7338—2016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检测前准备 3.1 施工设计 3.2 施工主要设备 3.3 检测队伍 3.4 场地 3.5 检测管柱要求 检测作业程序 4 4.1 现场作业交底 4.2 设备的安装及调试 4.3 检测作业规程 4.4 设备拆卸 资料收集 5 作业安全要求 6 附录A(资料性附录) 套管气密封检测施工设计模板 8 附录B(资料性附录) 气密封检测现场录取数据表格式 附录C(资料性附录) 气密封检测不合格连接螺纹统计表格式 12 SY/T 7338-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石油钻井工程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安东石油技术(集团) 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彭建新、王立志、高文祥、李旭东、吴霞、申瑞臣。 ⅡI SY/T7338—2016 石油天然气钻井工程 套管螺纹连接气密封现场检测作业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油气井和储气库井的套管螺纹连接气密封现场检测的检测前准备、检测作业程序、 资料收集和作业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油气井和储气库井的套管螺纹连接气密封现场检测作业,油管螺纹连接气密封现场 检测作业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Y/T5412下套管作业规程 SY/T6671石油设施电气设备安装区域级、0区、1区和2区区域划分推荐作法 SY/T6872套管和油管螺纹连接气密封井口检测系统 TSGR0002 超高压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3检测前准备 3.1施工设计 3.1.1 基础数据 基础数据应包括井身结构、套管螺纹类型、套管尺寸及性能参数、入并管串数据、钻井液性能 地层压力、地层流体特性等。 3.1.2检测压力确定 检测压力的确定应遵循以下原则: a)应高于油气井最大关井压力、注气井最高注气压力的5%~10%,或不应超过管柱工况条件 下抗内压强度的80%。 b)特殊情况下,根据用户的生产需求确定。 3.1.3施工设计内容 施工设计内容应包括基本数据、油气井简况、检测目的及任务来源、检测压力设计及螺纹密封性 能评定、施工前准备、施工过程、安全风险识别及防范措施、检测管柱示意图、现场设备分布示意图 等内容。施工设计模板参见附录A。 1 SY/T7338—2016 3.2 施工主要设备 3.2.1检测设备配置 气密封检测主要设备应包括液气动力系统、增压储能器、检测气源、绞车及操作台、检测工具 数据采集监测系统及各种连接管线等。设备配置及连接示意图如图1所示。 10 11 QQ 13 17 24 主要设备: 连接管线: 液气动力系统; 19- 低压气控管线; 增压储能器; 20 液压动力管线; 2- 一氨气和氮气; 21- 高压管线; -单向阀; 22- 钢丝绳; 混气装置控制阀; 23- 吸枪管线; 一压力表; 24- 采集系统电信号线。 换向阀; 绞车及操作台; 8- 井架滑轮; 9- 10- 检测工具; 11- 上封隔器胶筒; 12 下封隔器胶筒; 13- 集气套; 14 套管接箍; 15- 吸枪; 氨气检漏仪; 16- 17- 工业计算机; 18- 数据采集器。 图1设备配置及连接示意图 2 SY/T7338—2016 3.2.2主要设备配备要求及资质 3.2.2.1主要设备配备要求 气密封检测主要设备性能应满足SY/T6872的相应要求。现场配备要求见表1。 表1 主要设备配备要求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技术要求 1 液气动力系统 1套 2 增压储能器 1 台 3 绞车及操作台 1 台 3套 4 检测工具 满足检测管柱尺寸要求 氨气检漏仪 2 台 a)氨气检漏仪流量值在200sccm~300sccm之间。 压力变送器 2个 数据采集 b)施工全过程动态曲线监视,压力、泄漏曲线随时间同步并行输出。 5 监测系统 数据采集器 2 台 c)自动判漏、报警,检测数据可存取 d)吸枪的防爆等级满足SY/T6671中1区防爆要求 工业计算机 1台 6 氨气和氮气 ≥8瓶 氨气不少于1瓶,氮气不少于7瓶,配比后氮气含量10%~13% 注:sccm为体积流量单位,即标准公升每分钟流量值。 3.2.2.2主要设备资质 气密封检测主要设备应取得以下资质: a)整套设备应取得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或相关认证机构认可的第三独立检验机构出具的型式检验 报告。 b)增压储能器的设计单位应具备超高压容器设计资质,制造单位应具备超高压容器制造资质、 出具产品合格证等。 3.3检测队伍 检测队伍应包括以下岗位:队长、工程师、班长、井架工、井口工、场地工。应具备以下相应的 岗位资质: a)各岗位人员均应取得井控培训合格证、HSE培训合格证、硫化氢防护技术培训证。 b)队长应取得安全生产管理证。 c)队长、班长应取得起重机械指挥证、压力容器操作证。 d)井架工应取得高处作业证。 3.4场地 设备进入井场前,由队长按照4.2.1中设备的摆放要求对场地进行勘察,与钻井队共同划定气密 封检测设备摆放场地。 3.5检测管柱要求 检测作业前,对检测管柱的要求如下: a)套管内壁应清理干净。 3 SY/T7338-2016 b)检测时,待检测连接螺纹中点与管柱内液面的距离应大于5m。 c)下套管的其他要求应按SY/T5412的规定执行。 4 检测作业程序 4.1现场作业交底 气密封检测设备到达现场后,监督组织召开作业交底会,参加人员应包括钻井队、气密封检测 队、下套管队及其他服务商。交底会主要通报内容应包括: a)气密封检测施工设计中施工程序和要求。 b)检测作业中高压施工的安全要求、风险识别及防范措施。 c)核实检测管柱型号、规格、数量。 d)明确作业中各方的工作职责。 4.2设备的安装及调试 4.2.1 设备的摆放 气密封检测设备的摆放应符合以下要求: a)液气动力系统、增压储能器并列摆放在钻台侧面的地面上,距离井口大于10m。 b)氮气与氮气瓶不得靠近热源,距离办公区域、居住区域、井口、液气动力系统和增压储能器 均大于10m。气瓶使用防止倾倒、防暴晒、防雨淋,按“满瓶”、“使用中”、“空瓶”三种状 态进行分类挂牌管理。 c)绞车及操作台的摆放距离井口大于3m。 d)地面检测设备与气瓶区均应用安全警戒线隔离,划分危险区域,警戒线距离设备边缘不小于0.5m。 4.2.2设备的安装、连接 4.2.2.1动力及气控管线的连接 管线的连接顺序及要求如下: a)连接液气动力系统到绞车及操作台的液压动力管线。 b)依次连接液气动力系统到绞车及操作台、绞车及操作台到增压储能器的低压气控管线。 c)所有管线应对号连接,整齐排列,每隔1m进行捆扎及固定。 4.2.2.2井架滑轮安装 井架滑轮的安装顺序及要求如下: a)将绞车钢丝绳及其附件穿过滑轮,并悬挂平衡配重。 b)提升井架滑轮,同时盘动绞车,释放滚筒钢丝绳,速度应不大于0.4m/s。滑轮正下方周围2m 的钻台面设置警戒区。 c)滑轮固定在井架天车下侧翼位置,距离检测管上端口不小于5m,与井口的偏心距小于0.8m。 绕过滑轮的钢丝绳距离其他垂吊绳索不小于0.3m。 4.2.2.3高压管线的连接、固定 高压管线的连接要求如下: 4

.pdf文档 SY-T 7338-2016 石油天然气钻井工程套管螺纹连接气密封现场检测作业规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Y-T 7338-2016 石油天然气钻井工程套管螺纹连接气密封现场检测作业规程 第 1 页 SY-T 7338-2016 石油天然气钻井工程套管螺纹连接气密封现场检测作业规程 第 2 页 SY-T 7338-2016 石油天然气钻井工程套管螺纹连接气密封现场检测作业规程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24 09:02:20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