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75.060 AS E 24 备案号:57707—2017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 7322--2016 天然气处理厂产出硫磺中残留硫化氢的测定 化学法 Determination of residual hydrogen sulfide in sulfur produced from natural gas purification plant- Chemical analytical method 2016-12-05发布 2017-05-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7322-2016 目 次 前言 ⅡI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试验方法 3.1 方法原理 3.2 仪器和材料 3.3 取样 3.4 硫化氢分析方法选择 3.5 分析步骤 3.6 结果计算 3.7 精密度 附录A(资料性附录) 脱气时间与脱气效果关系的确定示例 SY/T7322—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全国天然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天然气研究院、中石化中原油 田普光分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蒲长胜、迟永杰、罗勤、张冰、鲁春、王宏莉、彭鑫岭。 II SY/T7322—2016 天然气处理厂产出硫磺中残留硫化氢的测定 化学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天然气处理厂产出硫磺中残留硫化氢的测定方法,测定范围:质量分数为3×10-6, 500 × 10-6。 本标准适用于天然气处理厂产出的液态硫磺和固体硫磺中残留硫化氢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449—2006工业硫磺 GB/T11060.1天然气含硫化合物的测定第1部分:用碘量法测定硫化氢含量 SY6277含硫油气田硫化氢监测与人身安全防护规程 SY/T6537—2002天然气净化厂气体及溶液分析方法 3试验方法 3.1方法原理 将一定量的硫磺样品置于试样杯中,在加热保温的状态下用氮气吹扫出液态硫磺中的硫化氢,吹 扫气带出的硫化氢采用钼蓝法或碘量法进行测定。 3.2仪器和材料 仪器和材料如下: a)带刻度的石英试样杯(图1中3):30mL。 b)搅拌加热器:能显示加热温度和搅拌速度,加热温度范围为室温~310℃,最大允许差为 ±0.5℃;搅拌速度范围:50r/min~1200r/min,最大允许差为±5r/min。 c)加热温度控制器:室温~250℃,最大允许差为土0.5℃。控制图1中2和4的温度。 d)分析天平:最大允许差为±0.1mg。 e)氮气:体积分数大于99.99%的钢瓶气。 f)硫化氢吸收器:应符合GB/T11060.1碘量法和SY/T6537—2002中5.2钼蓝法的要求。 g)取样器和保温取样器:500mL密闭保温杯。 h)其他仪器、试剂和材料:采用GB/T11060.1所需仪器试剂和材料;SY/T6537一2002中5.2 钼蓝法所需仪器试剂和材料。 1 SY/T7322—2016 3.3取样 3.3.1取样安全 硫化氢具有强毒性,取样应按GB/T2449—2006的规定执行;安全注意事项按SY6277的规定 执行。在所有操作中应预防液硫烫伤。 3.3.2固体硫磺取样 固体硫磺样品使用采样器直接采样,取得的样品密闭保存备用。 3.3.3液态硫磺取样 在液硫取样口,用一个保温取样器取出液态硫磺,迅速向已经准确称重的试样杯中倒入5g~10g 液态硫磺样品,盖好已经接好胶管的塞子,冷却后称量分析。 3.4硫化氢分析方法选择 当吹扫气中残留硫化氢质量浓度小于25mg/m3时,用钼蓝法测定吹扫气中残留硫化氢含量;当吹 扫气中残留硫化氢质量浓度大于25mg/m3时,用碘量法测定吹扫气中残留硫化氢含量。 3.5分析步骤 准确称取5g~10g样品于干净的试样杯中,把试样杯或在现场取回的装有液态硫磺样品的试样 杯接到装置中,使玻管尖部至试样杯刻度10cm处。在试样杯的出口处接上吸收器。分析装置见图1。 1一流量计;2一伴线加热保温套;3一带刻度的试样杯,4一加热保温套;5一硫磺样品; 6搅拌加热器:7-硫化氢吸收器;8一加热温度控制器 图1硫磺中残留硫化氢分析装置流程图 通人氮气,调节流量至50mL/min。 打开各温度控制器开关,开始记时,把加热温度调节到145℃~150℃,揽拌速度调节到 (500±100)r/min的范围内。 进行生产控制分析或需要进行快速测量时,脱气时间建议选择120min(2h)或240min(4h); 进行硫磺产品分析或需要准确测量时,脱气时间宜选择大于480min(8h)。当吹扫到规定的脱气时间 后,取下吸收器用钼蓝法或碘量法分析所吸收的硫化氢。 找出脱气时间与脱气效果的关系,根据该关系进行校正。脱气时间与脱气效果关系的确定示例见 附录A。 2 SY/T7322—2016 3.6 结果计算 3.6.1 钼蓝法 用吸收后的钼酸铵溶液测得的吸光度值,从标准曲线上查出吸收液中硫化氢的量即吹扫气中硫化 氢的质量(m.)。 样品中硫化氢的质量分数w按公式(1)计算: W= (1) m 式中: 样品中硫化氢的质量分数,十万分之(10-6); W -吹扫气中硫化氢的质量,单位为微克(μg); m。 m- 硫磺样品的质量,单位为克(g)。 3.6.2碘量法 吹扫气中硫化氢的质量m。按公式(2)计算: m=17040c(V-V,) (2) 式中: m—吹扫气中硫化氢的质量,单位为微克(ug); V一一空白滴定时,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耗量,单位为毫升(mL); Vz—样品滴定时,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耗量,单位为毫升(mL);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耗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分析结果,所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7 精密度 按下述规定判断结果的一致性(95%置信水平)。 重复性见表1。 表1重复性 硫化氢浓度 重复性,% (较小测得值的) w, 10-6 p,mgm-3 3 ~ 5 4.3 ~ 7.2 20 5 ~ 50 7.2 ~ 72 10 50 ~ 500 72 ~ 720 8 SY/T7322—2016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脱气时间与脱气效果关系的确定示例 在标准规定的相同实验条件下,改变脱气时间,对同一批样品分别进行测定,假设脱气时间在 1440min时,样品中硫化氢为最大释放量,并以此计算脱气率,实验数据见表A.1。 表A.1月 脱气时间与脱气效果关系 样品质量 脱气时间 分析结果(w) 脱气率 序号 min 106 % g 1 7.6809 30 31.0 31.8 2 7.3881 60 39.2 40.2 3 8.4812 90 48.9 50.1 4 6.8387 120 58.4 59.8 5 7.7826 240 89.3 91.5 6 8.2867 480 95.3 97.6 7.7998 720 97.6 100.0 8 7.5638 1440 97.6 100.0 根据脱气率即可得出校正后分析结果。 该脱气时间分析结果 校正后分析结果= 该脱气时间脱气率 例: 58.4×10-6 120min校正后分析结果: ×100=97.7×10-6 59.8

.pdf文档 SY-T 7322-2016 天然气处理厂产出硫磺中残留硫化氢的测定 化学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Y-T 7322-2016 天然气处理厂产出硫磺中残留硫化氢的测定 化学法 第 1 页 SY-T 7322-2016 天然气处理厂产出硫磺中残留硫化氢的测定 化学法 第 2 页 SY-T 7322-2016 天然气处理厂产出硫磺中残留硫化氢的测定 化学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24 08:37:4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