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73.020 SY E 12 备案号:57691—2017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 7307-2016 致密油气储层岩石物理实验室测量 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easurement of tight oil and gas reservoir rock physics in laboratory 2016一12-05发布 2017-05-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7307—2016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岩心处理与制备 4 孔隙度和渗透率测量 5孔隙结构实验与分析 含油饱和度及岩电参数实验方法 岩石力学参数与地应力实验 7 8 测试报告格式 SY/T7307—2016 前言 起草。 本标准由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测井专业标准化委员会(CPSC/TC11)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国强、俞军、周灿灿、孙中春、李潮流、李长喜、胡法龙。 I SY/T 7307--2016 致密油气储层岩石物理实验室测量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致密油气储层岩石物理参数实验室测量及其数据分析方法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致密油气储层岩石物理参数实验室测量,其他类型储层的岩石测量与分析可参照 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3561 煤和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测定方法 SY/T5336岩心分析方法 SY/T5340—2005砾石充填防砂方法 SY/T5385 岩石电阻率参数实验室测量及计算方法 SY/T6351 岩样声波特性的实验室测量规范 SY/T6385 覆压下岩石孔隙度和渗透率测定方法 SY/T6490 岩样核磁共振参数实验室测量规范 3岩心处理与制备 3.1一般要求 3.1.1岩心饱和操作按照SY/T5385的规定执行。 3.1.2取心程序及岩心处理按照SY/T5336的规定执行。 3.2.特殊要求 3.2.1岩心尺寸宜采用直径38mm、长度不小于38mm的柱塞样品。 3.2.2岩心洗油采用二氧化碳溶解有机溶剂方法,步骤为: a)将装有岩心的压力容器抽真空,真空度不大于0.1×10-3MPa。 b)注入二氧化碳至压力7MPa,等待不少于2h后,卸压至大气压。 c)重复步骤a)。 d)将7MPa压力下溶有CO,气体的溶剂注入压力容器,等待不少于2h,降压至大气压;排出洗 油溶剂,观察溶剂颜色或用荧光照射。 e)重复步骤d),直到溶剂颜色清澈透明,或荧光检测洗油溶剂不大于三级。 3.2.3岩心饱和要求真空度不大于0.1×10-3MPa;饱和压力不低于30MPa。 1 SY/T7307—2016 4孔隙度和渗透率测量 4.1孔隙度 4.1.1一般要求 实验操作按照SY/T5336的规定执行。 4.1.2 特殊要求 4.1.2.1称量岩心质量,宜采用电子天平,量程为0g~200g,分度值为0.001g。 4.1.2.2标准样品最小孔隙度不得大于2%。 4.1.2.3 采用气法测量标准岩心的孔隙度不确定度应小于0.1%。 4.2渗透率 4.2.1 一般要求 4.2.1.1 覆压条件下的渗透率按照SY/T6385的规定执行。 4.2.1.2 实验操作按照SY/T5336的规定执行。 4.2.2 特殊要求 4.2.2.1 采用稳态法测量小于渗透率1mD标准样,不确定度应不大于0.1mD。 4.2.2.2 先用稳态法测量渗透率,若稳态法无法得到渗透率的有效数值,则采用压力降落法测量;若 压力降落法仍无法得到渗透率有效数值,应采用压力脉冲衰减法或瞬时脉冲法测量。 4.2.2.3对各向异性强的储层,应测量全直径岩样的水平、垂直渗透率。 4.2.2.4测量环境的温度变化应小于±1℃。 5孔隙结构实验与分析 5.1 核磁共振实验方法 5.1.11 仪器设备要求 5.1.1.1永磁磁体及探头模块:磁场均匀度应不超过百万分之一百。 5.1.1.2离心脱水装置:驱替装置或具有恒温、恒湿功能的离心机,离心机温度控制范围为 20℃士2℃,真空度应不大于0.1×10-3MPa,最小脱水压力应不小于2MPa(300psi),离心时间为 2h ~ 3h。 5.1.2测量参数设置 5.1.2.1系统参数设置按照SY/T6490的规定执行。 5.1.2.2横向弛豫时间T,的采集参数设置为: a)等待时间RD:不低于样品纵向弛豫时间的3倍,确保岩样充分磁化。 b)回波间隔TE:选择仪器最小回波间隔,通常不大于0.3ms。 c)采集回波个数NECH:确保回波串信号能充分衰减,数值为2的N次幂。 d)采集扫描次数NS:以提高信噪比为设置原则,信噪比宜控制在40%以上。 e)横向弛豫时间T,测量采集参数设置见表1。 2 SY/T7307—2016 表1横向弛豫时间T,测量采集参数推荐使用值 等待时间RD 回波个数 接收增益RG 回波间隔TE 样品 扫描次数NS ms NECH % s 标准水样1 0.6 13 16384 32 10 ~ 20 (蒸馏水) 饱和岩样 0.2 13 4096 16倍数,确保信噪比>40 80 ~ 100 (孔隙度10%~15%) 饱和岩样 0.2 6 4096 16倍数,确保信噪比>40 80 ~ 100 (孔隙度5%~10%) 饱和岩样 0.2 6 4096 16倍数,确保信噪比>20 80 ~ 100 (孔隙度5%以下) 同饱和岩样 脱水岩样 同饱和岩样 同饱和岩样 同饱和岩样 同饱和岩样 5.1.2.3人 反转恢复法测量纵向弛豫时间T,时的采集参数设置为: a)180°与90°脉冲之间的测量时间序列:时间序列采用对数取点法,取点个数为10~20,最 短时间通常为0.03ms,最长时间通常应大于5T,。 b)回波间隔T。、采集扫描次数NS、接收增益RG的设置分别按5.1.2.2的规定执行。 5.1.2.4横向弛豫时间T,分布刻度方法:采用与岩样体积相近的蒸馏水、2%和10%的重水溶液等三 点拟合刻度。 5.1.3处理方法及参数 5.1.3.1 反演方法采用模平滑算法(BRD)。 5.1.3.2 横向弛豫时间T,分布反演参数如下: a)反演回波串个数选择以回波串信号能充分衰减为原则。 b)反演回波串的压缩应使前7个窗口保持回波个数为1,剩余回波采用对数开窗压缩;压缩后 的总回波个数不少于128个。 c)采用以10为底的对数方式布点。 d)布点范围为0.01ms~10000ms;布点个数为16的整数倍,并不少于64个。 e)平滑因子不大于1。 5.1.3.3 纵向弛豫时间T,分布反演参数按照5.1.3.2的规定执行。 5.1.3.4噪声计算方法为: a)T,分布反演采用拟合法求取噪声。 b)T,分布反演采用渐近线方法求取噪声。 5.1.3.5孔隙结构分析方法为: a)将横向弛豫时间T,分布转化为伪毛管压力曲线,与压汞法毛管压力曲线对比,压汞法毛管压 力曲线与伪毛管压力曲线误差最小时,得到最优转化系数。 b)采用公式(1)将横向弛豫时间T,分布转化为孔径分布。 .F-c =P (1) T rr 式中: T,一横向弛豫时间,单位为毫秒(ms); 表面弛豫率,单位为微米每秒(μm/s); P2 3

.pdf文档 SY-T 7307-2016 致密油气储层岩石物理实验室测量技术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Y-T 7307-2016 致密油气储层岩石物理实验室测量技术规范 第 1 页 SY-T 7307-2016 致密油气储层岩石物理实验室测量技术规范 第 2 页 SY-T 7307-2016 致密油气储层岩石物理实验室测量技术规范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24 08:32:36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