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唯一标准王
ICS 73.020 AS E 12 备案号:57690—2017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73062016 致密油气测井资料综合评价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well logging data on tight oil and gas 2016一12-05发布 2017-05-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SY/T7306—2016 目 次 前言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关键井评价内容与方法 4.1 关键井资料要求 4.2 岩性 4.3 物性 4.4 电性 4.5 含油性 4.6 烃源岩特性 总有机碳含量计算 4.7 脆性 4.8 岩石力学与地应力 5 般井评价内容与方法 6 致密油气甜点评价 7评价成果的图表内容与格式 7.1综合解释成果评价图 7.2评价成果表 附录A(规范性附录)‘关键井的致密油气评价的测井资料和岩石物理分析资料要求 附录B(资料性附录)修正的西门杜公式 附录C(资料性附录)致密油气测井资料评价综合解释成果图和成果表基本信息 11 SY/T 7306—2016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 起草。 本标准由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石油测井专业标准化委员会(CPSC/TC11)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新疆油田 分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国强、周灿灿、杜金虎、李长喜、石玉江、孙中春、李潮流、万金彬。 II SY/T7306—2016 致密油气测并资料综合评价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致密油气测井资料综合评价内容与方法、评价成果图表内容与格式、综合解释成果 评价图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致密油气测井资料评价与解释及成果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SY/T5132石油测井原始资料质量规范 SY/T5360裸眼井单井测井数据处理流程 SY/T6488 :电、声成像测井资料处理解释规范 SY/T6617 核磁共振测并资料处理及解释规范 SY/T6994 页岩气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致密油气tightoilandtightgas 以源储一体或近源成藏方式储集在碎屑岩或碳酸盐岩等致密储层(覆压渗透率小于0.1mD)中的 油气。 3.2 “七性特征”sevencharacters 结合致密油气的成藏特点与生产开采方式而提出的致密油气测井资料评价主要内容,包括烃源岩 特性、岩性、含油性、物性、电性、脆性和地应力各向异性7个方面。 4 关键井评价内容与方法 4.1 关键井资料要求 4.1.1 资料包括井位部署图、构造井位图、地质设计任务书及地质勘探开发报告。 4.1.2 原始资料质量要求按照SY/T5132的规定执行。 4.1.3 关键井的致密油气评价测井资料和岩石物理分析资料要求见附录A。 SY/T7306—2016 4.2岩性 4.2.1岩性种类识别 结合录井和取心等资料,应用中子一密度交会图、MN交会图和MID交会图,并配套应用电阻 率成像测井资料或其他有效资料,识别泥岩、砂岩、灰岩和白云岩等;结合岩矿分析资料,应用自然 伽马能谱测井资料并配套应用元素俘获测井识别黏土类型。 4.2.2矿物组分计算 4.2.2.1常规测井交会法 以去铀伽马测井等资料确定泥质含量,以中子、密度和声波测井资料等采用体积模型方法确定砂 质、灰质和云质等矿物含量。 4.2.2.2元素测井法 4.2.2.2.1元素俘获测井 针对不同岩性组分分布,以实验室岩石元素和氧化物测量为基础,建立元素俘获谱测井的矿物组 分计算模型,确定泥质、砂质、灰质和黄铁矿等。 4.2.2.2.2元素全谱测井 可同时测量俘获谱和非弹散射谱。针对不同岩性组分分布,以实验室岩石元素和氧化物测量为基 础,建立元素全谱测井的矿物组分计算模型,确定泥质、总有机碳含量、砂质、灰质、云质和黄铁矿 等,并计算各黏土类型的相对含量。 4.3物性 4.3.1基质孔隙度计算 4.3.1.1常规测井的变骨架值法 对于砂质、灰质和云质含量变化大的复杂岩性地层剖面,地层的密度、中子和声波骨架值随岩 性组分的变化而变化,应采用变化的混合骨架值。当各主要矿物含量已知时,混合骨架值计算方法见 公式(1): C(VJX'ma) (1) 式中: X..一第j个深度点的X测井的混合骨架值; V一第j个深度点第i种矿物的体积含量,用百分数表示; Xima第j个深度点第i种矿物在X测井的骨架值。 储层孔隙度计算模型见公式(2): (2) X, -Xma sh X, - Xma 式中: 2 SY/T7306—2016 Φ一储层孔隙度,用小数表示; X一—X测井值,为测量精度较高、资料质量较好的测井曲线; Xm—X测井的混合骨架值; X一X测井的流体值; Vsh泥质含量,用小数表示; Xsh—X测井的泥质值。 4.3.1.2核磁共振测井法 采用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可计算出总孔隙度,并可确定出有效孔隙度,计算方法按照SY/T6617 的规定执行。 计算有效孔隙度时所用T,截止值与常规储层截止值可能存在较大差异,所用T,截止值一般 小于10ms。 4.3.1.3其他常用方法 单孔隙度计算或两种孔隙度交会计算孔隙度等按照SY/T5360的规定执行。 4.3.2裂缝评价 利用电阻率成像测井资料识别裂缝、确定裂缝产状、评价裂缝有效性,计算裂缝孔隙度、裂缝宽 度与裂缝密度等量化参数,计算方法按照SY/T6488的规定执行。 4.3.3渗透率计算 4.3.3.1采用核磁共振测井资料计算储层渗透率,计算方法按照SY/T6617的规定执行,所用T,截 止值一般小于10ms。 4.3.3.2在储层孔隙结构分类基础上分类建立渗透率计算模型。 4.3.3.3其他适用于低渗透率储层的渗透率计算方法。 4.3.4孔隙结构评价 结合毛管压力曲线、半渗透隔板和恒速压汞等岩心实验分析,同时考虑孔隙度、渗透率及裂缝特 征等参数,以核磁共振测井资料为主或电成像测井孔隙度谱等开展储层孔隙结构评价,并评价储层的 有效性。 4.4电性 4.4.1考虑源储配置,如源储相对距离、烃源岩品质与储层品质等因素,评价致密油气储层的电性 特征。 4.4.2对于水平井或大斜度井,注重分析电各向异性影响,建立地质模型,确定储层相对真值电阻率 校正。 4.5含油性 4.5.1 核磁共振测井法 4.5.1.1 应用核磁共振测井资料计算束缚水饱和度Swir,计算方法按照SY/T6617的规定执行。其后, 假设致密油气储层中不含可动水,按公式(3)计算油气饱和度Sg: 3

.pdf文档 SY-T 7306-2016 致密油气测井资料综合评价技术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Y-T 7306-2016 致密油气测井资料综合评价技术规范 第 1 页 SY-T 7306-2016 致密油气测井资料综合评价技术规范 第 2 页 SY-T 7306-2016 致密油气测井资料综合评价技术规范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8-24 08:31:03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